不支持Flash
|
|
|
铜市再现中国需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08:5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长城伟业 冯晓安 美国房地产市场一蹶不振,全球股市受日元息差套利平仓以及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等两爆“黑色星期二”,大面积殃及大宗商品,而铜市似乎视而不见独立寒冬。国际铜价,本月3号在基金推动下一举收复7000美元高地。市场再度被有效激活,伴随成交量不断放大,投资者热情高涨,2月份展开的春季攻势所向披靡,去年下半年以来笼罩在国际铜市上空的阴霾一扫而光。 带动铜价的上涨的关键因素,仍然是贯穿此轮牛市运行始终的主题———中国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经济高速增长导致铜需求强劲是支撑国际铜市场的主要力量。 去年下半年因国储抛铜、铜精矿长单进口延续以及废铜进口品位大幅提高,中国国内铜消费缺口得以弥补,炼铜进口明显放缓,国际市场投资者通过对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口数据跟踪,得出“中国铜消费疲弱”的结论;加之在上一轮逼仓行情中明显透支,铜价出现价值回归要求,去年下半年全球铜价因此逐级回落,并在12月初跌破7000美元关口,市场悲观情绪占据上风。 在一片“牛去熊来”的气氛中,市场迎来2007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再度刷新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GDP增长10.7%之后,关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疲软的猜测不攻自破,空方的信心开始动摇。在随后公布的数据中显示进口开始得到恢复,12月份铜进口环比增加了15.7%, 1月份进口同比增加86.3%,至131,851吨;铜精矿进口同比增长11.4%至329,479吨。市场人士开始相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铜的消费依然强劲,并非如一些机构猜测的“严重下滑”。在新一轮基金介入下,铜价的春季攻势启动,市场缓慢回升。在市场的试探性上升过程中,3月初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1-2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大大高于2006年1-2月的16.2%,也高于2006年全年的16.6%。进口强劲成为金属价格保持上升势头的主要动力,三大市场的持仓开始稳步增加,投资者信心也稳步恢复。 国内精炼铜进口的增加令伦敦市场以及纽约市场的库存稳步下降,成为铜价回升的动力。中国方面通胀指数的上升使得这种进口得到了持续。中国央行研究局报告显示: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提高,预计2007年GDP增长率为10.0%,CPI为2.3%左右。显示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消费的推动令价格也将出现同步上行的态势。而中国前两个月铜进口的大幅提高表明在消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进口方式是目前弥补缺口的主要途径。从中国自身的产量看,虽然铜精矿的进口在今年前2个月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但精炼铜生产仍然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2月中国铜产量为22.2万吨,同比减少4.8%。在消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精练铜的直接进口自然是主要途径,于是,国际铜市场的库存出现下降自然在情理之中了,而这种下降必然导致铜价的上涨。 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中国工业生产正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央行对今年中国GDP的增长预计仍然达到10%,令全球投资者坚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在此基础上,中国铜消费仍然强劲,继续推动铜价走强。宏观基金的不断介入,使得起始于今年2月初的春季攻势继续向纵深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