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商所刘兴强:07中国期货市场将突破性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 刘文元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国内期货市场联动性增强,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也得到强化,“看期货、炒股票”成为2006年一大市场风景 以“中国因素”增强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的话语权,国内期货交易所必须走出去,参与到国际期货市场的分工与合作中来 当前在允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积极稳妥地推出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在期货市场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 2006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金融期货上市进程正式启动,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场监管体制更加完善,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7年,将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更为重要的一年: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股指期货有望推出。《第一财经日报》就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等问题专访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兴强博士。刘兴强表示,2007年将是中国期货市场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大商所将力争实现由农产品交易所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期货交易所转变。 金融期货增强市场信心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刘兴强:2006年,国内期货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想用“三个提升”、“两个增强”和“一个分化”来概括市场发展的特点。 三个提升是: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六年实现增长,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期货交易量4.5亿手,交易额2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是近年来增幅较大的一年;监管举措不断完善,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期货保证金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财务安全体系的建设和保证金监控中心的运行,使得市场风险监控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使2006年成为国内期货市场发展中少有的风平浪静的一年;交易所致力于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随着市场流动性提高,更多的现货机构开始参与到市场中来,各期货交易所也抓住这一时机进一步推动市场服务于相关产业,这一年大商所“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也再结硕果。 两个增强是:金融期货品种积极筹备,市场信心前所未有地增强——中金所的成立,发出了国家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的强烈信号,推动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发展予以积极的关注,加深了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影响加深、期货市场对证券市场影响体现,资本市场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国内期货市场联动性增强,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也得到强化,“看期货、炒股票”成为2006年一大市场风景。 一个分化是:品种呈现出非均衡性发展,市场格局有所分化——全年新品种表现抢眼,部分历史上的支柱品种受产业格局变化影响流动性下降。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上半年大商所成交量在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排名第9位,成绩不菲,那么大商所是否感觉到面临来自境外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压力,应该如何应对竞争? 刘兴强: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2006年上半年大商所成交量在全球期货交易所中排名第9位,但相对于境外期货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合约规格只能算是“迷你型”合约。如去年末大商所玉米持仓量达159万手,同期CBOT玉米持仓量为126万手,当时曾有人担心国内玉米期货交易量是不是过大了,但大商所玉米合约规格只相当于CBOT玉米合约的1/13,CBOT年末玉米持仓量相当于大商所的1600多万手,是国内持仓规模的10多倍。在品种数量、结构及投资者结构、市场国际化程度方面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也说明了国内期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与中国作为商品生产、消费大国地位相适应,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话语权,我国期货市场必然要适应经济一体化要求,参与到国际期货市场分工与合作中来,这也必然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实际上这一压力已经体现,目前许多境外期货机构纷纷来内地拓展市场。但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国内市场具有天时(指国内和国际期货市场交易的时间差——记者注)、地利、人和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将竞争压力化为市场创新发展的动力,积极稳妥地发展市场,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一家期货交易所,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商所积极开展“千村万户服务工程”? 刘兴强:大商所是一家以农产品起步、目前尚以农产品期货交易为主的交易所,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服务农民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是我们建设期货市场的初衷,也是交易所不可推卸的责任。2004年以后,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针对我国种粮农民多、小、散的特点,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增强农民市场经营意识、学会利用现代市场手段开展经营,一直是交易所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部分豆农已学会根据期货价格信息卖粮,部分农民开始组织起来通过期货市场“先卖后种”,在市场环节实现了增收,这些成功的探索坚定了交易所服务“三农”的信念,增强了信心,也提供了深入服务的方向。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2005年以来,交易所开展了免费培训农民、送信息下乡、推动“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经营新模式的“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的开展。 去年“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突出了在产区当地的培训,全年共举办期货知识培训班189期,培训种粮大户、现货企业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干部超过1.5万人,并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对象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在期货订单试点方面,重点培育出吉林四平、内蒙古通辽、黑龙江省望奎县和海伦市等地农民通过龙头企业避险、利用期货市场调整种植结构的一批典型,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在当地的开展。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大商所与多家境外期货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你如何看待此类合作对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意义? 刘兴强:2006年,大商所先后与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日本和加拿大的6家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至此,大商所已同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共13家期货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外知名交易所在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人员培训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对于融入国际期货市场、推动国际化方向发展及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要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以“中国因素”增强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的话语权,国内期货交易所必须走出去,参与到国际期货市场的分工与合作中来。积极与国际期货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将是国内交易所融入国际期货市场的一步,是国内交易所与境外交易所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一步,为国内期货交易所借鉴国际惯例、发展壮大自己、尽快适应未来市场开放新形势提供了快捷渠道。 大商所推出新战略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大商所是一个以农产品期货为主的期货市场,在期货市场新的发展形势下,大商所将如何考虑其战略定位? 刘兴强:去年大商所新班子交接完成后,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拓展“三个市场”的发展战略。 “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大商所建设成为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作用明显、商品价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的一流交易所。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实现新的跨越。 “两个转变”:就是要通过加强品种创新,实现由单一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期货交易所的转变;通过强化市场服务,实现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国际性市场的转变。 “三个拓展”:就是要紧紧抓住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三个经济发达区域,提高大商所交易品种在这三个地区的市场份额。 《第一财经日报》:围绕大商所的战略定位,大商所新品种开发有哪些具体规划? 刘兴强:新的一年里,为改善上市品种结构,突破市场区域性限制,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大商所将大力推动期货新品种,特别是工业品种的上市步伐,争取今年上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期货。 除新品种之外,交易所还将对玉米、大豆、豆油、豆粕进行全面调研,进一步完善相关合约制度,为市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将加大对南方市场的开发力度和现货企业的服务深度,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相关现货企业的培训;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服务水平,使交易、交割、结算、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更贴近市场;推出六期交易系统,使业务创新成果尽快应用于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将进一步完善、充实地区服务总部的职能,为会员和投资者提供现场服务。 金融期货将促进商品期货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金融期货的推出会不会影响商品期货的发展,应该如何协调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发展的关系? 刘兴强:股指期货的推出,发出了国家大力发展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的强烈信号。长远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会促进商品期货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期货市场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期货市场;将进一步打通商品期货与金融市场的通道,推动商品期货市场资金结构和投资者结构的完善;将形成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两轮驱动的新格局,使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使期货市场发展走向新的阶段。 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同样表明,金融期货的发展对于商品期货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前应加大对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度,使商品期货市场快速成长壮大。因此,目前让我们备感紧迫的,是我们必须为投资者奉献更多的产品,打造更好的投资平台,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赚钱机会。世界上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不要担心没有投资者。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当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你认为中国期货业是否具备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 刘兴强: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步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市场的长远发展,从交易所的角度看,市场在法制建设、品种创新、投资者结构完善以及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经济增长与市场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大门没有打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使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无法与商品大国地位相适应。在国内期货市场,玉米、大豆系列品种、铜等都是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好的大品种,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品种基础;同时,商品期货市场结构层次较少,信息透明度高,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严格,加之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积累的丰富经验,使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基础。目前在大豆系列、玉米和铜等期货品种上,已有外资或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参与。为顺应经济的对外开放形势,适应资本市场内部协调发展的要求,当前在允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积极稳妥地推出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在期货市场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 《第一财经日报》:你个人如何畅想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刘兴强:2007年是经济全面开放的元年,在国家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内在和谐发展要求和期货市场内在发展动力的推动下,将是中国期货市场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将施行、股指期货和更多商品期货品种的推出,必然会使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将成为市场发展新动力,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运行效率将同步提高,市场功能将进一步深化,少数期货公司将先行向“打造成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方向迈进,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我相信,2007年的中国期货市场将更加精彩,更加富有活力。 刘兴强 ●1954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 ●历任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体改委副主任、广东省证监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广州证管办主任、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兼中国证监会广州稽查局局长、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现任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总经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