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商品超级周期理论遭挑战 中国因素将受遏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9: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记者 陆星兆

  本报讯 日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商品市场时宣称,商品市场超级周期的看法在2006年遇到严峻的挑战。

  罗奇表示,油价从去年7月中的高峰期下跌了超过25%,天然气价格下降了30%以上,而对经济走势敏感的主要金属价格,比如铜,年底时更出现了走软的迹象。这无疑对商品市场所谓的超级周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罗奇对其批判的超级周期理论做了剖析。他认为,超级周期理论的大前提有赖于可信度极高的主要商品供应短缺的情况,而供应短缺是因为过去20多年来在新建提取和加工产能方面缺乏资金投入所造成的。“鉴于全球化进程将促使更多来自中国、印度等商品密集型经济体的新需求来源,有限供应与日趋强劲需求之间的不对称,使超级周期倡导者总结出有史以来最高的商品价格预期。”他说。

  随后罗奇指出了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观点的理论缺陷。他认为,超级理论缺少对商品市场潜在需求周期的考虑。

  罗奇表示,美国的

房地产市场震荡将导致众多对房屋建造敏感的工业的材料需求显著下降。而另一方面,中国因素也将得到有效的遏制。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约占世界GDP的5%(按市场
汇率
计),其石油和主要金属消耗增长却占了全球过去三年累计增长的50%,而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对过热投资行业进行降温,以及在由美国引起的出口放缓的影响下,中国未来的增长将放缓。这些需求因素的变动,将足以对供应导向的商品市场超级周期看法带来致命的冲击。

  对于2007年,罗奇认为可从去年的经验汲取一些重要的教训和启示。他认为,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震荡和中国投资降温的影响,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将会放缓,但他认为全球经济不会硬着陆。在这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对于人们仍然去狂热的追逐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不断泡沫化的风险

资本市场,罗奇表示出极大的忧虑。

  对于资产泡沫何时将会破灭,罗奇却表示,这几乎不可能去预测,“资产市场的极端情况支撑的时间总能比我们预期的要长,特别是在流动资金过剩的年代。”罗奇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