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调控政策难阻挡牛市狂潮 农产品价格强势依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5:40 中国证券报

  首创期货 董双伟

  在外盘迎来圣诞长假之时,国内农产品涨势依旧,继续表现出强势格局。笔者认为,尽管有关部门调控紧锣密鼓,但在市场供需偏紧背景下,政策难以阻挡农产品牛市狂潮。

  供求预期推高麦价

  10月份以来,国内农产品整体上行,其中以工业品概念的玉米先行上涨为首,随后由于市场传统理解的玉米-小麦比价发生改变,带动国内小麦价格走强,加上国家保护价敞开收购,导致后期流通中小麦资源有限,麦价一路上扬,以致国内粮油价格出现明显抬头迹象,并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在11月中下旬开始进行国储粮拍卖。

  不过,从实际拍卖效果来看,12月份进行的3次拍卖中,小麦价格平均仍在1500元/吨附近,并未出现预期的明显回落,而目前面临“两节”需求旺季,预计政策性的拍卖将难敌强大的需求市场;长期看,明年全球及中国小麦供需均不容乐观,USDA报告显示美国小麦库存目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而我国虽连续三年小麦丰产,但由于前期整个北方地区温度偏高,严重影响今年河南、河北以及安徽等地区的冬小麦产量,显然,在此背景下对未来供求的预期正是此轮小麦价格走高的深层次原因。

  “新概念”成就玉米牛市

  国内玉米市场,前期上涨有很大部分与深加工概念有关,加上

能源概念,玉米期货价格一路飙涨,由此也引起国家政策干预。1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出严查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通知,其中专门提到了目前热议的玉米乙醇项目,但从价格的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玉米已脱离单纯的农产品概念,淀粉糖深加工等行业是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目前暂时性遭遇国家政策干预,但其趋势难改,且由于未来淀粉糖对白糖的替代性,白糖价格普遍高企也会促使玉米深加工的发展,玉米价格未来上行将不可阻挡。

  棉花熊牛反转可期

  同样与国家政策有关的还包括目前的国内棉花市场。从11月份开始传出的国家棉市政策,包括收储新疆棉、新增配额发放数量以及滑准税率基准价调整问题,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国内外棉价也深受此影响。从国家已公布的政策来看,目前不仅收储价格高于市场现价,配额发放时机也原则上推迟至2007年3月份进行。笔者认为,在大量消耗国内棉之后,未来中国展开进口之际,就是国际棉价大涨之时,由此看来,棉价在经历了2006年2月-10月的漫漫熊市后上涨可期。

  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市场基本面逆转的机遇首先被国际基金所捕捉。今年9月底以来,以玉米、豆类为代表的农产品开始大幅飙升,短短一个半月内,大豆、玉米、白糖、强麦涨幅均在10%-15%区间,这个过程是紧紧伴随基金净多持仓的大幅增加,玉米、大豆、小麦等表现最为明显。从11月下旬起,由空头转为观望再到目前的彻底看多,短短四周时间内,净空头率从22%附近减至目前不足1%,可以看出基金的重仓比例已经向农产品市场转移,由于基金持仓一般不轻易改变,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产品将持续走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