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7原油市场依然充满变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2:59 第一财经日报

  由于原油供应能力不足、石油产品加工能力受限、欧佩克稳定市场作用失效和投资基金炒作,2006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并在8月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历史高位。此后,原油供应紧张状况才有所改善。然而到目前为止,推动油价上扬的诸多因素没有完全消除,市场脆弱的供求平衡关系极易被打破,明年国际原油市场依然充满变数。

  首先,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将影响原油市场的供需,进而对油价产生影响。欧佩克11月份的月度报告预测,2007年世界原油日需求量平均为8560万桶,其中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日平均供应量可达5740万桶,欧佩克只要保持2820万桶的日产量即可使市场供需平衡。今年第三季度,欧佩克11个成员国的平均原油日产量为2970万桶。理论上,明年市场的原油供应量可以满足需求。

  但诸多不可预知因素也可能造成市场供求失衡,从而引发市场超前反应,推动油价走高。其中,伊朗核问题外交解决前景不明朗、

伊拉克安全局势继续恶化以及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经济可能降温等,都为新一年原油市场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其次,虽然世界能源供应多元化和多边合作趋势增强,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有所增加,欧佩克正逐渐恢复市场调控能力,但全球性原油生产和加工能力在整体上没有摆脱瓶颈状态。另外,欧佩克的减产保价政策限制了油价的市场调控空间,但处在调整期的国际原油市场仍具备价格剧烈波动的条件。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由于美元

汇率下跌,2007年欧佩克将继续加大价格干预力度,力保国际市场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之上。而一旦欧佩克无力应对市场突然出现的供应短缺和恐慌,油价就极易突破前期高点。

  不过,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也加快了各国以能源安全为中心的政治和经济战略调整,许多国家均在努力推动石油供应国、消费国和国家集团之间的互动。同时,得益于全球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降,对高油价的承受力也在增强。

  (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