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7年国际油价有望回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宪奇

  国际油价在2006年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对于2007年的走势,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基本面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而影响石油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国际油价仍将在较高水平上波动。不过,从短期来看,如果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有望出现稳中回落。这意味着,近几年来单边上扬的走势在2007年将发生改变;初步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5-65美元左右波动。

  该报告称,与历次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不同,此轮国际油价大幅飙升最显著的成因在于需求拉动,而前两次石油危机、两次海湾战争等国际油价大幅飙升主要是供给中断或供给受到严重破坏所致。而地缘政治风险暂时缓和成为2006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导火线;供求紧张趋缓、美国石油库存充裕、美国发现大型新油田改善石油供给预期、飓风的破坏作用低于预期,以及基金的获利对油价都形成打压作用。

  对于下一阶段的国际油价走势,该报告认为,2007年国际油价有望出现回落。其原因在于:首先,在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减速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石油需求增量将减少。IMF秋季报告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增速较2006年放慢0.2个百分点。其次,在高油价和石油供给安全的压力下,近年来各国普遍调整能源政策,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这种政策的成效将会逐步显现出来。第三,从实际价格来看,国际油价已经非常接近历史最高水平,WTI实际油价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达到每桶86美元左右,游资投机国际油市的风险已经非常大。此外,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对通胀的拉升作用逐步显现。尽管此轮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并未阻止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但是高油价给各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存在,而且在逐步显现,尤其是美欧等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过,该报告也认为,国际油价目前尚不能确认已进入真正下降通道,更不能说已经进入低油价时期,国际油价仍然存在快速反弹的可能性。其原因在于:首先,中东等产油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存在,特别是伊朗核问题始终是困扰国际油市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其次,欧佩克增产潜力有限,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产油国不断加强政府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导致石油产能增长缓慢,主要产油地区政局动荡严重抑制跨国石油投资。因此,尽管油价如此之高,石油供给能力仍增长较慢。第三,如果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挫,欧佩克就会削减石油产能。尽管一两次小幅限产不会改变国际油价的基本趋势,但多次调整将会影响到国际油价的走势。此外,国际游资投机炒作、冬季气候状况以及飓风等自然灾害依然会影响国际油价。

  近期路透社开展的抽样调查表明,2007年的油价将小幅下降已成为多家机构的共识;国家信息中心也认为,长期来看,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可以接受的价位在每桶40美元左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