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平抑粮价 12月7日国家再度拍卖80万吨小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张大伟 制图□本报记者 钱晓涵

  小麦还要继续拍卖。昨天,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发布信息称,本周四(12月7日),有关部门将组织今年第四次小麦竞价交易会,80万吨今夏按最低收购价收储的小麦将通过郑州、安徽等地的粮食批发市场拍出。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政府稳定粮食价格的决心丝毫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昨日农产品期货全面回调。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06年12月7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河北省粮油批发交易中心将举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交易会”,此次竞价销售的标的物为2006年产小麦,数量50万吨。存储地点分别在河北(5万吨)、山东(12万吨)、湖北(3万吨)、江苏(13万吨)、安徽(17万吨)省。

  受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委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也将于12月7日举办“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拍卖的小麦数量为30万吨。据知情人士称,粮食系统拍卖“最低收购价小麦”的热潮还将继续。

  所谓“最低收购价小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保护农民利益,安排中央储备粮公司“托市”,按最低收购价收储的约4000万吨小麦,每吨小麦价格约在1380至1440元之间。

  早在今年夏天,我国夏粮丰收就已成定局,总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业界人士普遍担心农产品价格过度下跌。为保护农民利益,发改委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印发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和配合中储粮总公司进行小麦托市工作。中储粮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当时表示,要不折不扣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全心全意方便售粮群众。

  但到了秋季之后,农产品行情出现反转,跟随国际价格不断走高,粮食价格(尤其是小麦)上涨势头迅猛,颇有刹不住车的趋势,农民惜售情绪也逐步出现,粮食供给明显不足。由于成本攀升,粮食加工企业叫苦不迭。有关部门审时度势,通过拍卖的方式将“最低收购价小麦”投向市场,缓解供给不足的局面。

  拍卖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经进行了三次,不过知情人士表示,未来半年里国内可能会举行更多竞价交易会,用来平抑国内小麦价格的上涨。

  事实上,连续三次拍卖后,政府调控粮价的效果已有所显现。在最近一次总量为110万吨的拍卖中,企业参与热情有所减退,实际成交量为90万吨,总成交率不过82%,较第二次拍卖降低近8%,其中冀豫皖三省粮源成交率有明显下降。从拍卖成交价格来看,最高成交价和成交均价亦有所回落。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最低价小麦拍卖稳定展开,市场供应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

  昨天,国内农产品期货全面回调,大豆主力0705收报2855美元/吨,下跌1.2%;玉米主力收报1572元/吨,跌0.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