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棉麻局史建伟:新年度棉价可能将在低水平运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史建伟:新年度棉价可能将在低水平运行

  本报记者刘文元发自石家庄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建伟昨天在“河北省第二届棉花供需衔接会”上分析,2006/2007棉花年度(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中国棉花产量增长较大,需求下降,国内棉花可能将在低于成本的价格水平运行。

  对于2006/2007年度的棉花形势,史建伟表示,中国棉花协会8月份发布的产量预测数据是634万吨,9月份国内棉花主产区秋高气爽,天气状况良好,可能产量还会增加。634万吨的产量已经是历史最好水平。

  国内棉花收购价格在新年度开始时(9月1日)曾短期内出现过上涨,籽棉收购价格一度达到2.8元/斤,不过这时棉花市场收购主体主要以个体收购者收购为主。到了9月中旬,收购价格开始一路下滑,目前的价格大体上在2.5元~2.6元之间。随着9月中旬价格下滑,大型棉花企业开始大举入市收购,不过也比较谨慎,这与农发行贷款的落实情况有关,节后农发行贷款才开始陆续落实到位。

  史建伟表示,中国棉花协会认为棉花企业以2.5元/斤的价格收购籽棉比较合理,按36%的衣分和0.62元/斤的棉籽价格计算,若皮棉销售价格为 13000元/吨,企业能有300~400元/吨的利润。

  目前棉花收购价格在下降,棉花销售价格也在下降,国内棉花价格已经接近滑准税进口的棉花价格,一等棉已经低于滑准税进口的棉花价格。国庆节前国家有关部门发放了70万吨的进口棉配额,但是现在纺织企业拿到棉花配额之后并不十分感兴趣,因为现在内外价差不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了。据了解,2005/2006年度国内棉花价格一度高于进口棉花完税价格2000元/吨。

  史建伟说,2006/2007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平衡,对中国棉花价格影响不大;中国棉花大丰收,对美国棉花期货价格构成利空因素。目前看,没有刺激价格上涨的动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