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加坡在倒逼中国:股指期货与资源抢占(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李国旺

  银河基金管理公司

  市场总监新加坡在倒逼中国

  ———股指期货与资源抢占(七)

  境外交易所一直在酝酿抢占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权。2004年10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率先推出中国指数期货,文莱国际交易所要推出中国指数的期货合约,香港交易所与新华富时指数公司也于2005年签订了交易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的协议。

  今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SGX)宣布,将于9月推出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其争夺中国股指期货定价权的气势咄咄逼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由于SGX在语言文化、地理位置、金融市场运作等优势,其必然会对国际资金、特别是QFII以及国内地下资金所产生的吸引力,将与国内股指期货形成激烈竞争。因此,当新加坡交易所(SGX)与新华富时合作9月5日正式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时,国内有关方面迅即做出强烈反应,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加坡交易所(SGX)与新华富时马上陷入法律纠纷。为捍卫知识产权和自身权益,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证信息”)起诉新华富时指数侵权。上证信息起诉新华富时指数违约许可他人开发中国A50股指期货,违反诚信原则和许可合同第五条的规定,未经原告书面许可,擅自允许第三方以基于原告提供的上证所实时行情编制的“中国A50指数”开发“中国A50股指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构成违约。由于上证信息维权行动及时,加上潜在法律纠纷,海外投资者一时裹足不前, SGX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推出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成交寥寥。交易量最多时也只有100多手,从而在法律层面对其定价权形成了强力制约。

  在今天,股指期货的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历史上,新加坡交易所(SGX)极其富有“侵略性”。 1986年新加坡交易所先于日本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 2005年全球日经225指数期货市场中,日本本土只占有55.05%的份额,主要是来自日本国内的需求,日本以外的份额主要由新加坡交易所占有。2005年新加坡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价格严重影响着日本本土的日经225指数价格,新加坡的日经225拥有了很大程度的定价权。日本的案例和近两年的“

中航油事件"和"国储铜事件”,表明在国际化环境中,大宗商品定价权旁落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金融期货,特别是源于证券市场的金融衍生品定价权对国家安全影响更大,因为一旦一国的股指期货被其他国家抢先出台,该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就可能成为他国金融产品的影子市场,将严重影响该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威胁该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全。

  新交所之举固然是挑战和冲击,但同时也在倒逼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国际性的金融产品并形成系统性改革。基于金融期货定价权旁落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认识,新加坡交易所创设了针对中国A股市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后,中国马上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宣布将市场代表性更强的沪深300作为第一个标的指数,在国庆节后推出模拟测试环境,提前给国内外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监管层审时度势的决策,将推动产品创新、交易制度、监管架构、投资者准入、股票发行节奏,乃至

汇率制度与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从而在股改后形成新的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

  对沪深股市而言,波浪所及可能催化新的牛市。为适应股指期货的需要,大盘公司发行节奏加快了,这将催生一个更加长远的A股牛市。如果与股指期货相对应的现货股票只能做多,这样就会形成单边套期保值,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入股票(特别是指标成分股)达到推高指数的目的,即投资者形成在期货和现货同时做多的现象,在期指和股票持仓上实现双赢。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初,由于市场效率的原因,可能经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专业机构较多地通过指数套利获取无风险利润,即对股票指数成分股的长期持仓,股指期货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将吸引一大批

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公司等低风险偏好的机构更多地持有绩优股、蓝筹股,使得这些股票行情持续看好。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绩优股、蓝筹股的需求将更加稳定持续,而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将部分流入股票指数期货,这对高估投机品种形成一定的抑制,现货市场将出现好者更好,差者无人问津的投资格局,从而股价也将形成层次分明的格局,除非这些低劣的上市公司的质地出现质的变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