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高铁生表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亟待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2:5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刘文元 发自大连

  在昨天结束的大连一粮食论坛上,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农民因粮价下跌产生的损失,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过目前其弊端也显现出来,亟须全面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完善。

  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不过当年没有执行。2005年,国家开始对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收购,并在今年将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到小麦市场。根据今年的小麦和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安排,白麦按0.72元/斤收购,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为0.70元/斤。

  高铁生表示,最低收购价成了政府主导价格,扭曲了供需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没能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同时最低收购价没有体现出优质优价和地区差价,不利于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粮食正常流通。

  高铁生认为,最低收购价定得较高,并没有很好考虑实际供求关系,其结果是市场价格长期运行在最低收购价之下,使最低收购价变形成了定购价格,取代市场价格。较高的最低收购价很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为明年带来更大的压力。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调研小组近期所作的调研,目前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小麦收购量已经达到了700亿斤,各地库容紧张,对今年玉米收购带来较大的压力。

  高铁生说,最低收购价政策其实并没有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国家财政投入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于收购费用,农民得到的利益并不多。根据国外执行最低收购价得出的经验,农民仅能得到用于最低收购价的财政支出的25%。

  今年出现了各地粮食企业抢购粮食的现象。根据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规定,收购产生的费用、亏损由国家财政负担,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仓储费用也由国家负担。粮库收购积极,并且不希望最低收购价粮食出库,因为只要粮食在库,就能不断地为企业产生利润。

  高铁生认为,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利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今年最低收购价的收购主体主要是国有粮食企业。国有粮食企业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产生的费用和亏损由国家财政收入承担,这使得大批的企业不愿意参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