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调研报告:河南玉米产量即定 玉米市场成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08:46 大连商品交易所

  河南省是华北黄淮主要玉米产区之一,其自身的需求近年来也在不断增长。河南常年玉米产量1300万吨左右,玉米消费量1100万吨左右,玉米出省量100多万吨,本年度饲料及工业需求均有所增长。由于出省量较高,是华北黄淮地区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省份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玉米网及相关期货经纪公司组成的华北黄淮玉米产区市场调研小组走访了河南省粮食局及河南玉米主产区浚县,对当地的玉米生产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河南玉米即将上市,产量已成定局

  由于目前河南省新粮仍未批量上市,最后的总产量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从河南省粮食局了解到,由于今年雨水充沛,玉米收成较好,河南省的玉米肯定是个丰收年,较高的产量已成定局。

  根据河南省粮食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河南省玉米播种面积3762.5万亩,产量1300万吨,2006年由于年初玉米价格较高,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据估计达到了3850多万亩,玉米产量预计将达到1350万吨左右。我们调研期间,河南雨水较多温度下降幅度较大,低温冷害同样会对后期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现在的恶劣天气继续下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单产下降。今年浚县的玉米种植情况基本稳定,截止我们考察之日,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与去年情况差不多,根据浚县粮食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当地玉米播种面积56万亩,单产440公斤,总产250万吨左右,2006年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但从该地玉米生长情况看,今年单产可能会小幅下降。目前看玉米的生长情况,至少要半月之后才会成熟,如果天气情况较好,批量上市时间可能会集中在9月中下旬。

  二、近来雨水较多,玉米品质难以预计

  2005年,由于生长期气象条件较好,整个年度的产量较高,但玉米收割期间, 出现了连续20多天的阴雨天气,新收玉米无法晾晒,霉变率达到70%以上,霉变的玉米连饲料企业都无法使用,只有酒精企业可以适量转化,质量较差的玉米曾经一度被限制出省,大多数霉变严重玉米难以流通。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河南省除了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比较重要,收获期的天气情况也是影响最终商品量的关键,较差的天气情况可能造成增产不增收。目前,河南春玉米已经基本收购完毕,数量不多,夏玉米仍没有批量上市,我们在前往河南玉米主产区浚县的途中看到,部分成堆的玉米在路边分散晾晒,但现在当地又开始连续降雨,农民最大的担心就是收割时期连续降雨,导致玉米霉变数量较多,将对玉米品质造成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种植收益。

  三、小麦托市收购,玉米库容将难以保证

  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河南的小麦市场,河南省今年小麦取得了较大的丰收,为保证市场稳定,国家下发《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以2006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白麦每市斤0.72元,红麦、混合麦每市斤0.69元。河南与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湖北6个小麦主产省同时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很多河南地区的收储企业为了腾仓并库已将玉米出清,集中力量收购小麦,这也使当地粮食部门未雨绸缪,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已托价收购1650万吨,9月底将达到1750万吨,预计新玉米上市后可能会面临库容紧张的问题,如果不入仓,当然更加不利于玉米保管,玉米品质依然是大问题。

  四、主管部门重视小麦,忽略了持续增加的玉米效益

  我们了解到河南省粮食主管部门对小麦非常重视,对玉米关系甚少,连基本的种植数据都没有。不可否认,作为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农产品中,河南省的小麦收益较大,然而,近年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原来小麦与玉米价格1.1:1的比价关系计算,到目前为止,小麦与玉米的价格已经发生了倒挂。现当地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小麦的托市收购价只能与玉米市场价持平。而从未来发展看,小麦作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品种,产业链必将受到影响,而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势头迅猛,后续价格持续走高将是必然的趋势,对农民增收有着很大好处,因为更多地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品种,所需国家资金支持的力度较小。因此,从利国利民的角度看,建议河南粮食主管部门一定要重视玉米种植。

  五、小结

  总的说来,从玉米生长情况看,今年河南地区总产量变动空间不大,需求方面有所增长,工业需求上涨速度较快,现社会库存已经不多,近期玉米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之中,社会各层面均对新粮的开秤价格有较高预期。后期重点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这将成为决定后期玉米产量及能否按时上市、特别是品质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