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开发主体增多 中国衍生品市场四分五裂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9:16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徐绍峰

  最近,这个危言耸听的问题,“游荡”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空。问题缘于一则关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在进行外汇期货品种设计”的报道。报道认为,如果外汇期货落户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股指期货放在筹备中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将会带来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割裂,甚至导致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四分五裂”。

  人们产生这样的担心并不奇怪。当金期所在忙着对股指期货交易系统进行正式测试之际,突然传出外汇期货“另立门户”的消息,不由得人们不产生各种联想。在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越来越成为期货领域的热门词汇时,“分裂”以至损害“定价权”的做法肯定遭人诟病。

  不否认人们“忧心”背后的善良用心,也没有人希望看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从一开始就乱象丛生。

  从中国

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看,今天的人们仍不会忘记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深圳两大
证券
交易所相互竞争带来的好处。两大交易所为了争夺更多上市公司资源和更多投资者,不仅加大硬件投入,改善服务,创新产品,而且改革交易规则,活跃市场。彼时的交易所你追我赶,股票红红火火,市场生机勃勃。可以讲,如果没有当初两个交易所的良性竞争,就没有今天如此规模的股票市场,也没有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提升的重要地位。

  时光流转,今天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犹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票市场。同样的市场,需要同样的竞争,这一点毫无疑义。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开发股指期货产品方面,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不仅因为其拥有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三大期货交易所的雄厚背景,还因为上证、上期等交易所在股指期货方面布局甚早,投入力量最多,研究得最彻底。但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相比,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开发外汇期货方面就劣势多多了。一方面,从技术手段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设立至今,交易软件平台不断升级,可承载的交易品种容量不断增强,多年被市场反复检验的稳健技术运行,使其搭载外汇期货已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从人才队伍看,外汇交易中心多年的人才储备,使其在开发外汇期货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央行的背景,由其设计开发外汇期货成本最低。金期所与外汇交易中心两者各展其长,有竞有合,可以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之际,尽可能把金融衍生品市场做大,让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提升中国金融业

竞争力、争夺衍生品定价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金融期货交易所首个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尚未出笼。股指期货推出后,到底运行情况怎样,会不会被投机资金疯狂炒作,现在还不得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让金期所匆匆上马外汇期货,风险太大;若等待金期所运行稳定并积累经验后再开发外汇期货,对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说则可能太久了。让两个市场设计并交易各自所长的衍生品,不仅可以分隔风险,相互取长补短,加快产品推出速度,满足市场主体交易需要,还可以通过竞争,改善交易环境,杜绝垄断弊端。

  未来,金期所与外汇交易中心开发的衍生品,到底是相互共存、相安无事,还是走向融合,或者谁吃掉谁(一如纽约证交所与泛欧期货交易所的合并那样),一切应由市场说了算。其实,即便是国外,金融衍生品诞生之初也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一统天下。中国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经验缺失,应当允许初期的探索不拘一格。其实,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好,外汇交易中心也好,无论谁,不论其开发何种衍生品,一旦交易冷落,无人问津,自然会自我萎缩,被人收编。所以市场大可不必对外汇交易中心设计外汇期货产品大惊小怪,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一分为二不奇怪,“四分五裂”不可能。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在债券市场上可以看得分明。最初的债券交易全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但发生了“三·二七国债事件”,为了阻隔风险,银行间债市建立了起来,银行间债市与交易所债市并行竞争。其后的事实告诉人们,随着银行间债市的规范运作,银行间债市成了债市主体,而交易所债市则日益边缘化。现在舆论鼓噪两个债市合并,但谁合并谁?让规模甚大的银行间债市投奔交易所债市,还是相反?不论结局如何,人们可以扪心自问的是,如果没有银行间债市参与竞争,仅凭交易所债市,今天的债市将会怎样?

  虽然,从事金融衍生品开发的主体的增多,会给市场监管带来难题,但这显然不是限制竞争的理由。金融衍生品市场呼唤竞争,金融衍生品市场拒绝“四分五裂”。显然,只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监管者不同”不会成为分裂的诱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