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张鸿儒:大豆商品期货市场机遇大于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 16:22 新浪财经

  

张鸿儒:大豆商品期货市场机遇大于风险

图为:三隆期货北京首席分析师张鸿儒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8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携手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图为:三隆期货北京首席分析师张鸿儒。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想就不再给大家交流的时间了,让我们掌声感谢胡凯西先生,胡先生讲得非常好,信息量非常大,数据也非常充实,下面我们谈到对下半年投资机会的分析,张先生是三隆期货北京的分析师,有多年操盘的经历,同时也在做研究。今天来的这些都是有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来跟大家分享。

  张鸿儒: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探讨的是《下半年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用大连大豆商品期货的走势举例说明,分析期货市场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会在哪里,以及如何演变。今年下半年大连大豆的走势一是延续目前的空头趋势,二是基本面发生变化,导致走势逆转,多头会发力向上。包括今年上半年的走势,都是比较弱,就是说下跌的过程当中,在反弹的时候,也不是说像以前都出现单边行情,而是下跌不断,但是在下跌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有财富效应,当我们再回头看大豆下跌效应的时候,通过趋势线回头看今年下跌了很多,但是当我们往后看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行情怎么走了,所以今年大豆在主要的走势过程当中很难产生财富效应,就是说连豆期货的走势受国际大豆供应大于需求,受到压制,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构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国外大豆产区产量很好,尤其是南美大豆,2006年不仅种植面积扩大,而且产量也是创记录的新高,这样的话,对我们国家的进口比较有利,价格比较低廉,这样对我们近期的进口也影响比较大,质量优良的进口大豆对加工厂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今年截至8月上旬,进口大豆累计到货总量为1140万吨,预计8月份末是2300万吨左右,由于库存大豆的消耗速度较大,以山东为例,该省7月底进口大豆库存为78万吨,到8月上旬旬末的时候,库存也就减少了4万吨,为74万吨。不管现在怎么看,和20、30万吨的正常库存水平相比,目前的库存还是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据海关统计,截止到7月份,本年度的进口量为2351万吨,这意味着8、9两个月的进口量平均达到200万吨即可,但是,我们估计最终实际的进口量会持平或略高于这一预期水平。我们看一下这个表格,咱们进口大豆到货量预计表,我们表上有一个蓝色的注和浅蓝色的住,二月份浅蓝色的住低于蓝色的柱,说明二月份大豆进口少,7月份的时候,大豆的进口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平,在其他几个月份,像1、3、4、5、6几个月份,大豆的进口高于预期,在我们每年8月份以后,是一个集中到港的时期,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进口大豆对国内大豆的压力看,国内大豆期货短期内仍有下跌空间,多头应注意风险。在短期内无论是套期保值的多头,还是投机交易的多头,就将受短期现货压力的影响,导致现货下跌的风险。由于现在现货的库存较大,虽然说8月份进口量有所降低,但是库存较大,所以目前的压力也较大,所以说空头,现在市场基本上就是空头比较有利,从技术上看,连豆主力07001合约的价格,正运行在一个大的下跌趋势线之下,在今年的走势过程中,每当大豆价格下跌的时候,都出现100个点左右的下跌的时候,很快的幅度向上拉升,在这个过程当中,像我们刚才说的财富效应减少,所以今年的大豆期货交易量与持仓量都大幅缩紧,都是因为财富效应降低,有的朋友在沟通过程当中就说,股市上、期货上的资金,大豆市场的资金会不会流向股市,由于前阶段股市和权证比较火,股市是这样,因为咱们期货市场交易的时候,主要资金来源是套期保值,企业套期保值一般来讲这个资金不会半途拿初期做股票、权证,而是在这个市场上做它的套期保值业绩,今年的财富效应不能显现,这笔资金也是受到财富不能显现,甚至出现财富大幅亏损,与现货不能接轨,这样运行的方向不一致,这部分的资金减少操作次数,在市场上出现了资金蜇伏,这部分资金在市场上没有流出,而是等待时机,这个时机什么时候可以出现?我们看这个图,我们下面有一个红色的线,是我们近期大豆期货价格所要面临的一个主力位,这个主力位的价格是长期形成的,是2004年8月份形成的一个长期支撑位,这个支撑位后期一旦要是被价格向下突破的位置,从理论上讲,这个下跌幅度一般会有300点到500点的下跌幅度,这个幅度会相当大,从上图也可以看出期价目前正考验长期支撑位530元的力度,这一位置一旦被有效突破,下降的空间既被打开,2530元的长期支撑位置一旦被跌破,理论上的下跌目标将有300-500点。所以,在以后的4个多月了密切关注这一趋势特征,将为空头套期保值,或空头投机提供有效的机会。另外,近期我国上调了存贷款利率,对国内现货的影响虽然较小,但对短期交易心理压力影响较大。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使贸易商加大了进口预期,这都有可能有助于我国大量大豆市场后期价格向下突破。就是我们刚才看了2530元的长期支撑位。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大豆市场中的中期基本面偏多,所以空头的风险来源于中期基本面偏多,偏多的基本面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目前,国内主要产区现货大豆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现货大豆价格出现反弹主要是因为猪肉和禽类价格上涨。家畜养殖业显示出复苏迹象。饲料公司对主要原料豆粕的需求增加,本地压榨商也增加了大豆采购量,提高产量来满足增加的豆粕和豆油需求。

  另外,7月13日公布的中国大豆市场需求趋势指树为41.9,与上周指数持平,该指数连续8周的下跌态势初步得到稳定。6月份国内进口大豆是367万吨,创记录了。但是在目前来看,这一部分大豆通过一阶段的使用,对市场的压力已经得到释放。部分参与的加工厂表示,由于中国8月份船期进口大豆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缺口,因此在国内供应压力开始缓解之后,对大豆进口的询盘数量正在增加。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一下,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什么,我国的大豆在一个月前的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进口大豆到港量不断增加,就是在7月份我们大豆到港量和6月份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当时我们国家的大豆需求指数都是下跌的,对大豆的价值压力非常大,但是目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就是需求指数呈上升趋势,我们看这个表可以看出中国大豆市场趋势指数,可以看出当时在7月12日的时候,趋势指数是41.9%,到8月的时候是48.5%,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说明大豆的需求有所提高。第二个中期基本面的方面是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称,受到新豆产量下调以及大豆库存减少的双重影响,即使新豆的消费预测不变,美国新豆的期末库存还是从商约预测的5.6亿蒲式耳下调到4.5亿蒲式耳,远低于市场的预测范围5.25-6.39亿蒲式耳,比市场的平均预测水平5.71亿蒲式耳低了1.21亿蒲式耳,报告除了对美国的平衡表有较大调整外,中国的新豆量下调20万吨,至1670万吨,说明我们国家的大豆今年产量向下调整20万吨,对我们国家未来大豆的价格会有很大的支撑。另外06、07年度全球量为3.832亿吨,比商业预测调低了350万吨,比0以、06年度的产量减少了650万吨,这是自95、96年度第一次出现产量年比下降的情况。除了美国和中国的大豆产量下调以外,中国和欧盟的产量也下调,此外还下调了中国的花生产量,但是上调了俄罗斯的葵花子产量和印度的幔子产量。总体来说,全球高含有作物的产量下调了,再有巴西2006年、05年度的大豆产量可能大幅减少,并且可能令全球产量下降。对于明年初将收割的巴西大豆估计收割面积仅为2000万公顷,较一年前减少了200万公顷,较两年前减少了290万公顷。预计产量将降至仅有5200万吨,今年年初时为5480万吨。而且巴西几个重要的大豆种植区的干旱情况引发严重的忧虑。预计2006年、2007年全球大豆产量为2186亿吨,较前次预估减少了240万吨,较上季减少了110万吨。主要是巴西产量下降,将成为拖累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虽然阿根廷2006-07年度大豆产量有所增加,但最多可能增加140万吨,还远远不能弥补巴西减产的产量。第三个基本面是国内大都主产区黑龙江,今日大豆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一方面是油厂压榨利润提高,有偿有收购大豆的基金性,另一方面,进入8月份以后,农民大豆存货数量开始减少,各地收购数量同步减少,为了保证货源,一些现货商提高了大豆的收购价格,目前,豆农手中的存货已经不多,收购基本已进入尾声,后期大豆现货应以平稳为主,当地油厂大豆入厂价基本稳定在2240元-2260元/吨,各地收购站点每天收购数量稳中有升,山东以北油厂也都加大了国产豆收购兴趣。再有,国内大豆产区目前的大豆长势不好。结夹较少。每年这个时间大都的夹已发黄,可今年夹还是青的。每年9月23日后大豆就可收割,可从目前看,大豆收割可能要在10月1日以后,如果双动力得早,青豆率会提高,本来今年种植面积就有所减少,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减产的幅度会很大。第四方面是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后期价格不可能轻易下跌。进入到第三季度,国内沿海地区进口大豆的到港完税成本不断趋高,据悉,7月份以来国内沿海油厂架构的进口大豆成本普遍到2550元/吨,预计8月份以及之后的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将不断趋高。按照当前提供给亚洲地区的大豆价格,8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升水价格月为167美分/蒲式耳,而9月船的巴西大豆升水价格则高达172美元/蒲式耳。这样可以折算出远期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将会在2650-2680元/吨,如果油价依然按照目前5500-5600元/吨的价位,那么豆粕平均盈利成本就将高达2170-2220元/吨。由此可见,油厂后期太可能会轻易降低豆粕的价格。第五方面是大豆的下游产品之一都豆粕抗跌增强,目前豆粕已经小幅回升,目前畜禽养殖形势有望回环,对国内豆粕存在潜在利好,近期,国内畜禽养殖形势仍在持续回暖之中,其中当前生猪养殖多少地区可以盈利80-100元/头,幅度偏高地区每头可以达到150元/头,不少地区养殖户开始增加饲养数量,而近期仔猪数量相对较少。养殖户还是比较看好第四季度的养殖行情。另外,家禽养殖效益的环面全面大幅回声对于都剖希求有所提升,目前肉鸡平均盈利空间达到4-7元/只,蛋鸡的盈利达到0.4-0.7元/进,多数养殖户的不栏心理已有所恢复,因为实际的补栏数量难以迅速增长。总体来看,需亲养殖形式的豪壮对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养殖业需求强劲,豆粕进口需求大幅提高,这也使得我们五年来首次成为豆粕的净进口国,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现实,我国在7月份进口豆粕37036吨,略高于6月份的豆粕进口量35997吨。1至于47月份的豆粕进口总量达到了623724吨,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84倍。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到2006年度中国进口预计高达90万吨,高于上年的6.9万吨,低于63万吨。综合分析,近期国内现货市场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在CBOF大豆期价出现暴跌行情的背景下,国内沿海地区豆粕现货依然反应平静,这主要和当前到港的进口大豆成本整体偏高、到港林偏低,畜禽养殖形势持续回升,豆粕价格走强以及每盘豆价格元气仍有可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国内油厂对豆剖的影响力气有关可能增强。第六方面的利好是大豆的另一下游产品豆油价格层先上涨趋势。国内豆油价格上涨对大豆和都剖市场形成一定支撑。近期,国内豆油市场强势仍再继续,各主要产销去厂商提价行为依然踊跃。致使豆油价格刷新近一年来的新高。目前南方地区四级豆油价格已经涨至5500-55550元每吨,偏高区间达到5600元/吨,不过从目前国内豆油实际成交情况来看,中间商和终端用户的采购十分谨慎,除了华东地方的散油备货相对较为活跃外,其他地区油厂仍以执行前期的合约为主,高价位的豆油出货进度迟缓。作为和豆油价格相关性很强的品种,大豆、都剖和豆油背离的走势不会长久持续。在进入8月份之后,随着工序关系逐渐改善,尤其是目前需亲养殖效益的增加有利于补栏数量的提高,价格的继续高位坚挺将会对大有乃至豆剖的价格产生支撑。再看国际大豆市场,随着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下跌,主要大豆出口国FOB升贴水报价逐渐坚挺起来,美湾FOB次月升贴水报价由7月中旬的52美元上升到本周初的58美分。另外,随着国际

原油价格上涨,国际海员成本也在增加,每年的下半年又是北半球农产品贸易的旺季,而下半年又是中国进口国际大豆相对较为集中的时期,近几个月来,国际海运费出现了持续上涨的势头,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已经由5月底的2436点上涨到8月14日的3755点,两个半的时候丈夫高大54%,指标美湾至日本航线的巴拿马船舶运费也由5月底的35.12美元/吨上涨到8月15日的44.7美元/吨,同期涨幅为27.3%。受海运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进口国际大豆的成本也在出现增加,至8月15日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到港的船板价为2614元/吨,这与6月27日的2498元/吨相比,每吨上涨了百余元,同期CBOT大豆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进口大豆到岸价格与CBOT大都价格反其道而行的根本原因就是豆价下跌的海运费蚕食掉了。

  截止到8月8日,CBOT大豆市场基金空头持仓已经达到了10.71万张,距历史最高持仓10.99万张仅一步之遥,而处于历史第二高持仓手数,由于近几个交易日CBOT豆荚跌幅较大,估计截止到8月15日CBOT基金空头持仓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持仓手数了。国内外大豆市场正处于两年来熊市的底部,国内农民种植大豆的成本,国际海运价格的上涨以及国际大豆市场动态的供给关系将会扭转目前大豆市场的颓势,市场中的上涨空间无疑将会大于下跌空间,市场中难得的投资机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技术上看,下半年的行情走势有可能是以先抑后扬的形式出现,但是不管价格上升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要首先向下突破趋势线,当价格突破趋势线时,是多头买入的最好投资机会。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如果下半年价格向下突破的长期支撑位,后期也会出现一个上涨,这两个位置也就是说我们投资的风险与过程。所以说短期一旦利空出现,大豆期货的利多基本面就会集中体现,多头的炒作也将开始。因此,空头的基本面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释放后,9月份应当是多头反击的最佳时机,也是多头套期保值、多头投机交易中期介入的最好机会。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年下半年剩下的4个多月里,在大连大豆商品期货市场,只要把握好入市时机,多空投资都有机会,而且机遇大于风险,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