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5月15日夜,一则“5月17日国家政策性粮食(稻谷)竞价销售交易公告”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悄然挂出,2017年中晚稻首拍正式开始。此次国家相关部门预计向市场投放稻谷275万吨(第一次拍卖2016年稻谷),早籼稻75万吨、中晚籼稻100万吨、粳稻100万吨。实际拍卖时,投放总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吨。从5月17日的稻谷拍卖底价和实际成交情况来看,并不利于稻谷的“去库存”进程。

数据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从上图看,今年稻谷的起拍价并没有参考2017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制定,而是延续往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作为标准,考虑到当年的收购成本及每年的仓储管理费用,此次稻谷的拍卖底价已经算是“降价销售”。然而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今天的拍卖底价更像是一次“走秀”,或者是一次“试水”。毕竟当前的陈稻市场已经与2017年度稻谷最低收购价接轨,粳稻方面,除江苏等局部地区较为缺粮外,黑龙江等地的轮换出库依然在艰难的进行,2014年的轮换出库价1.48元/斤都无人问津。而南方中晚籼稻粮源虽然见底,但由于现有粮源的品质并不符合米企的加工要求,虽然底价并不算离谱,企业的拍卖热情仍然较低。成交量方面,不出意外的,中晚稻实际成交量很少,尤其粳稻,成交比率只有2%。

     在此次拍卖以前,市场对中晚稻尤其是南方粳稻报以了积极的心态,为了响应国家去库存的号召,再结合目前的市场价格,中晚稻的起拍价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加大胆一些,即使拍卖底价再下调70-100元/吨,也不会起到打压市场的作用,至少能给有需求的加工企业一线希望。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仍然沿用以前的思路制定各项“去库存”政策,稻谷的库存只会越积越多,而最终只能无奈的将存放时间过长的稻谷以“超期”的形式低价销售。这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政损失,也是对粮食的极大浪费,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一种讽刺,“劣币驱逐良币”由此而生。


     眼下大米消费已经步入淡季,企业对稻谷的采购需求也会逐渐减少,高企的原粮采购成本使得企业无力承担,停工待产的现象也会越发普遍。由小见大,拍卖底价的制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与政策的矛盾,当政策不能有效激励市场的时候,这只看得见的手反而会干扰市场,使得市场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造成市场“失灵”。眼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稻谷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从降低稻谷最低收购价到调整种植结构,加大优质稻的推广力度,到延长稻谷轮换出库时间、顺价销售稻谷及超期稻谷的拍卖,都体现了国家对稻谷去库存的决心。而此次最低收购价稻谷的拍卖底价显得并不那么的“协调”。017年中晚稻的首拍就这样遗憾收场。对于超期稻谷的拍卖,我们仍抱以”一丢丢“的希望。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建议有采购需求的企业多关注当地的省储、地储拍卖,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作者: 张露;来源: 易达研究院;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诚邀您加入粮食谷物行业精英群,共筑行业发展,QQ群号383852505。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