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原标题:2017年粳稻和玉米下跌风险大

  一、 2016年国内粮食价格整体振荡走弱

  2016年作为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现成效。在国内粮食供需整体宽松、粮食库存水平保持高位、低价进口粮食冲击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主导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粮食市场总体呈现振荡偏弱走势。分品种看,玉米价格跌幅较大,早籼稻、大豆价格偏弱运行,小麦、中晚籼稻、粳稻价格基本稳定。据监测,截至12月中旬,中储粮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137.11,较年初下跌5.6%,其中小麦涨0.97%、稻谷涨0.29%、玉米跌15.6%、大豆跌3.02%。

  小麦:2016年我国小麦市场呈现先弱后强走势。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及消费形势影响,市场行情较为疲弱。麦收初期,新麦价格振荡走弱;新麦上市后,价格受托市支撑逐步回升。10月之后,麦价逐渐走强,并反弹至近两年高位。产量减少、托市收购量创近年来新高、优质及高质量小麦紧俏等因素共同推动市场价格走高。具体来看,2016年1-2月,面粉销售市场低迷,国储小麦不断涌入市场,市场上小麦价格持续表现弱势。3-5月,农户、贸易商存粮较少,市场流通粮源偏紧,价格有所回暖,但幅度有限。6-9月,各产区新麦陆续上市,因部分产区出现阴雨天气,小麦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麦价出现大幅下滑;随着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政策,且多地出台超标小麦收购方案,麦价逐渐企稳并向托市价格靠拢。10-12月,因收购量创近年来新高,且国标品质以上小麦进入政策性库存数量较多,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农户及贸易商捂粮惜售情况增加、看涨心理浓厚,导致市场麦价持续走高。此外,10月下旬国家公布了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仍保持2016年水平,对市场也形成较强的支撑。尽管11月份以来,国家开始投放山东、河北两省的政策性小麦,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但因投放分布不均,局部小麦市场供需依旧偏紧,再加上年关将至,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逐渐回升,带动小麦市场价格保持强势。

  稻谷:2016年,国内稻米市场在政策主导下总体保持平稳趋涨态势,品种间走势差异较大。上半年,受托市收购影响,市场粮源紧缺,粳稻价格持续上涨,随着市场进入消费淡季、稻谷轮换出库及政策性稻谷开拍,价格缓慢回落走稳。籼稻米市场受进口米冲击、政策性稻谷拍卖及消费疲软等影响,价格总体弱势稳定。由于企业库存有限,市场对优质稻谷抢购积极,优质稻价格表现坚挺。新季早稻上市后,受质量偏差影响,前期市场主体收购消极,大批等外稻谷低价进入加工企业,受水分大、价格走低影响,农户卖粮心理迫切。由于2016年早稻减产幅度较大,从10月开始,市场已经面临无粮可收的局面,早稻“一车难求”,稻米价格齐涨。中晚稻方面,2016年产粳稻再度丰收,除东北东部个别地区外,稻谷质量明显优于去年。随着托市收购陆续启动,粳稻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附近,而辽宁、吉林因稻价高于托市价无粮可收。中晚籼稻受不利天气影响,产量也出现明显的减幅。新稻上市后各方主体收购积极,受粮源减少影响,大部地区托市收购已经接近尾声,企业收购价格高,手续简单,收购力度较大,稻米市场走货紧俏,价格趋涨。

  玉米: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在政策与供需等因素影响下总体呈现下跌走势。其中,1月至4月东北玉米收购期间,在2015产玉米收购价格下调影响下,市场收购主体入市谨慎,国内玉米价格振荡下跌。但较大规模的东北玉米收购量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大幅下降,特别是高品质的玉米流通量较少,在4月底集中收购结束之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快速反弹;政策改革与市场供需共同作用,国内玉米从7月开始至9月上旬总体维持了振荡走势。随着新季玉米的逐渐上市,新季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及收储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看跌氛围严重,9月中下旬国内新陈玉米价格大幅回落。国庆节之后,一方面包括华北黄淮产区的许多地方多发阴雨天气,影响新季玉米购销,而严格超限超载整治措施增加运输费用,提升玉米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政策变革背景下的谨慎情绪导致多数用粮企业库存偏低,加上部分地区农户惜售,产销区玉米价格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为防止出现农户“卖粮难”问题,相继出台了东北深加工玉米采购补贴、中储粮玉米轮入采购、暂停陈玉米销售等多种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玉米市场信心。12月之后,随着农户售粮进程加快,市场供给增加,国内玉米价格开始走弱下跌。总体看,2016年,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及收储制度变革的影响贯穿全年,成为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从消费方面看,虽然工业消费有所增加,但受制于畜禽存栏保持低位,饲用玉米消费难以明显恢复。从进口情况看,2016年高梁、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虽有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对玉米消费形成抑制。

  大豆及食用油:2016年以来,受大宗商品整体走强、国内油籽供应相对紧张、消费需求增速有所恢复及厄尔尼诺天气不利生长等共同影响,国内油脂油料现货价格总体振荡上扬,涨势明显。其中,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2016年国内大豆产量恢复性增加,同时由于进口增速放缓,在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整体走强的推动下,全年国产大豆及进口大豆价格整体处于上涨通道。据监测,截至12月中旬,主产区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格约在3650-3750元/吨,较年初略有上涨,同比基本持平。2016年,国内油菜籽继续减播、减产,同时因进口政策波动,油菜籽进口量偏低,导致国内市场油菜籽供给缺口明显,推动菜籽、菜油价格振荡上涨,截至12月中旬,湖北地区油菜籽收购价约为46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00元/吨。另外,2016年部分食用植物油价格受进口放缓、进口成本增加、库存下降等影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二、预计2017年国内粮价总体将以平稳偏弱为主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期,国内粮食库存水平处于高位、国际粮食供需保持宽松以及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形势下,预计2017年国内粮价总体将平稳运行,部分品种走势或有分化。分品种看,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或将由政策市主导;稻米市场整体将保持稳中趋弱走势;国内玉米市场后期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大豆及食用油市场将继续增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明确定调明年农业工作的方向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方案一是去库存,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二是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另外,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重点提到“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力于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以降低价格扭曲程度、矫正资源错配为方向,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坚持“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继续执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要增强政策弹性,改变只涨不降的刚性预期;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模式。基于此,供给侧改革将作为主线贯穿未来5年的农业发展,受此影响,预计包括玉米在内的主要粮食品种市场压力将普遍加大。

  后期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017年国家主要粮食品种收购及拍卖政策调整情况;二是国内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情况及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对生产的影响;三是“供给侧改革”下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分品种看:

  小麦:2017年小麦仍将是政策市主导

  预计受托市底价高企支撑,国内小麦价格将总体保持高位运行,但由于小麦库存总体充足,预计上升空间有限,整体呈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具体来看,春节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势,但随着3月份后各地轮换粮源陆续上市,加上政策性小麦持续拍卖,或将阶段性压制小麦价格走势。6月份新麦上市后,受托市政策主导,国内小麦价格预计将回升至托市价并围绕托市价小幅波动至托市结束,后期市场运行总体受国家小麦去库存节奏及政策性拍卖定价策略的影响。主要原因:一是中长期小麦总体粮源充足。虽然目前2016新麦流通余粮较少,但因库存高企,如2017年小麦不出现大幅减产,则总体宽松的供需格局难以改变。二是小麦饲料消费将继续下降。由于供给侧改革下2017年玉米价格弱势运行是大概率事件,小麦对玉米的高比价关系将难以支撑其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数量,因此2017年小麦的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预计将低于上年。三是进口小麦对市场的影响不易消除。由于国际麦市弱势运行,较大的差价将会刺激小麦进口,预计2017年小麦进口量将超上年。

  后期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一是主产区冬小麦生长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特别是收获期主产区的气候状况;二是政策性小麦的投放情况、定价策略,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情况;三是2017年下半年或将出台的2018年度小麦托市政策。

  稻谷:稳中趋弱

  预计2017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将保持稳中趋弱走势,籼稻出现阶段性上涨的可能性较大,而粳稻面临下跌风险较大。一是2016年稻谷产量小幅减产。其中籼稻减产幅度较大,粳稻小幅丰收。2017年品种间或将面临阶段性的供需一松一紧的局面。二是新年度政策市特征明显。由于市场粮源紧张,大部分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企业采购原粮的主渠道将来自粮库轮换及国储地储拍卖。拍卖底价定价及政策粮出库节奏将是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三是政策性稻谷库存依然较大,去库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受海关监管力度加强影响,大米走私量预计大大减少,预计2016年大米总进口量或与去年持平略减,但总量依然是近年来较大的年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大米15万吨,同比减少0.03万吨;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276万吨,同比增加89万吨。五是品种间走势将出现较大差异。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籼稻已经面临无粮可收的局面,大部地区的托市也已进入收尾状态,受政策性粮入市节奏及价格影响,2017年籼稻走势或好于粳稻,上半年将表现更加明显。而东北粳稻在年初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较大。由于2016年东北地区冬季运力紧张,且当地政府按照先玉米后原粮、最后成品米的顺序优先保证玉米等的外运,大米外运更加困难,导致大量稻米囤积在当地。苏皖受此利好稻米价格上扬,且粮源紧张,收购困难。年后东北外运条件放开后,东北米集中走货量激增,同时托市收购结束,政策支撑效应消失,粳稻米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较大。六是2017年稻谷受天气影响品质较差,优质粮源十分有限,是企业争先抢购的对象,优质优价将更为凸显。

  后期关注重点:一是新年度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情况。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定调,2017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要增强政策弹性,改变只涨不降的刚性预期。同时,据了解,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多次调研粳稻成本收益状况,研究粳稻托市收购价下调空间,以避免大范围出现玉米改种粳稻的现象。二是新年度拍卖重启时间。2016年我国超期粳稻持续拍卖对市场价格影响明显,新年度稻谷及超期稻谷的拍卖时间、拍卖底价也将是市场关注重点。三是如何积极把握优质粮源。受2016年优质粮源锐减影响,2017年如何掌控低价优质粮源将是加工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玉米:下行压力大增

  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是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对市场将形成较大压力。新的市场格局下原有的购销模式被打破,市场各级主体入市谨慎,后期国内玉米价格仍将承受较大压力。二是玉米消费虽有增长,但国内玉米供应充足,供需阶段性过剩问题仍将保持。受玉米价格回落、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及淀粉和酒精类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影响,预计国内工业玉米消费将有一定幅度增加,但畜禽存栏的低位对饲用玉米消费将继续形成抑制,总体看国内玉米供需仍将保持宽松格局。三是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预计将明显下降,将增加国内消费,但供需宽松格局不会变化。由于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将由市场机制形成,国内外玉米市场联动性将增加,国内外玉米价差也将得到修正,受此影响,预计后期我国玉米进口量将明显下降,进而也将带动高梁、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同步减少。四是国家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各级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以化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对短期内玉米价格仍将形成一定支持。但中长期来看,仍然需要供给侧改革的效力逐渐发挥才会解决根本性问题。五是超限车辆整治活动提升玉米运输成本。从2016年9月21日起,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被物流业称为“史上最严的货车限超令”。新规的执行提升粮食企业物流成本。六是陈玉米库存压力将延后。新粮上市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将暂停相应地区库存玉米销售,集中收购期结束以后再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并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价格,可以阶段性缓解陈玉米库存压力。

  后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一是农户售粮进度情况。由于东北产区收储制度改革,在市场重新定位情况下,其它市场主体入市谨慎,因此农户售粮进度直接影响后期玉米总体定位。二是玉米质量情况。由于部分主产区持续阴雨天气较多,农户保管粮食难度增加,玉米质量变化引发市场担忧。三是陈玉米销售措施。尽管当前暂停了陈玉米销售,但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其政策措施也将影响后期市场。

  大豆及食用油:与国际联动性加强

  预计国内大豆及食用油市场将继续增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总体来看,预计国产大豆价格小幅波动,进口大豆市场或宽幅振荡。从国产大豆看,2016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的增加为国内大豆市场后期的稳定奠定基础,预计后期国内大豆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将会保持相对平稳。从国际市场来看,近期南美产情变化及2017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种将为新季度国际市场增添较大变数,加上美元、原油等敏感外围因素影响,预计新年度国际市场大豆宽幅波动可能性较大。

  食用油方面,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波动将加大。从国内来看,一方面,2016年以来国内食用油去库存成效明显,国内食用油库存用比明显下降,库存压力减小;另一方面,受国内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油料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国际市场来看,受国际市场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及全球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后期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波动幅度将加大,特别是外围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将影响国际油脂油料价格,进而增加国内食用油市场的波动。易达研究院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