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 16:36 新浪财经 微博

  8月份以来,由于1609合约临近交割,仓单压力叠加供需面向好,沪胶市场整体呈近弱远强格局。展望后市,上游逐渐转向供应旺季,下游需求虽淡季不淡,但由于高仓单等利空因素依然存在,后市期价面临下跌风险。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环境方面

  美国劳工部非农就业报告显示,7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增加25.5万人,大大高于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的17.9万人。平均时薪较上年同期上升2.6%,超过通胀率。分析师认为,时薪增长尤其对美联储来说是一个支持紧缩政策的信号。上周五耶伦讲话中称,最近数月形势令加息可能性增加,暗示未来几周到几个月内可能加息。而市场也有分析称美联储的温吞态度并不会影响最终加息的结局,只是可能延迟至12月或是明年进行。

  从国内的数据来看,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49.9,跌下荣枯线;中小型企业PMI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临界点。7月财新制造业PMI50.6,虽终结16个月以来低于50的荣枯线趋势,但用工规模继续压缩,平均交货速度也连续5个月放缓。目前来看,全球央行[微博]的宽松力度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由此可能会加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下行压力,从而削弱实体企业对商品的需求预期,同时也会导致部分供需面偏弱的商品失去流动性的支撑。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二)、天然橡胶产业链供需情况

  1、主产国供应情况分析

  为了改变全球橡胶供给过剩带来的价格低迷难题,今年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联合出台出口限制措施,计划从3月起的6个月内将橡胶出口削减61.5万吨。然而,政策实施多月,实际执行情况却未达到预期目的。ANRPC数据显示,今年1-7月天胶出口增长4.5%,出口增速有所提升;其中,泰国增速达到12.2%。泰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6月该国橡胶总出口量达225.16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1.27%。由此可以发现,泰国橡胶出口不减反增。虽然在8月11日,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与国际橡胶联盟(IRCO)于曼谷达成协议,计划于今年9—12月期间,泰国削减出口75750吨橡胶,印尼削减9350吨橡胶,但市场对此措施不抱有太多希望,政策效果难以实现干预胶价的目标。此外,今年越南也加大橡胶出口,7月份越南出口中国天胶7.8万吨,占总出口量的比重超过60%,同比暴增71%;1-7月,出口中国总量同比增长23%。出口量增长带来的供给过剩压力并未改善。

  从产区情况来看,受胶价低迷及天气影响,今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下滑比较明显。据ANRPC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泰国、印尼、越南天胶产量分别增长2.1%、0.3%、3.2%,但主产国天胶总产量同比却几乎持平,仅增长0.2%。主要因6、7月份中国海南、云南割胶积极性较差,1-6月中国天胶产量仅22.47万吨,较去年下滑12.02%,较2014年下滑达20%。据卓创资讯调研,海南地区部分收胶点6-7月收胶量较往年同期下滑30%-50%,而云南产区部分收胶点收胶量较往年同期也有20%-30%附近的下滑。根据ANRPC数据,截至7月,中国、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分别下降了10.9%和4.4%,抵消了部分国家产量的增长。同期,天然橡胶消费量同比增长4.4%至470万吨。但是,考虑到英国退欧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调低经济增速的形势,8-10月份天然橡胶消费量增长预期略有放缓。虽然目前由于天气原因,主要产胶区的产量尚未释放,但新胶的产出将持续增长,预计10-11月将达到本割胶年度的峰值。

  2、橡胶现货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从进口情况来看,海关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共计43万吨,较6月的进口量41万吨增加5%,较上年同期的42万吨则增加2.4%。由于原先通过复合胶项下进口的天然橡胶转向混合胶项下进口,而混合胶归在合成胶,因而造成统计上的同比继续增加的现象。从天然橡胶的进口情况来看,7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14.4万吨,同比大降46%,环比降5%,由此显示混合胶在7月份进口增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流通环节来看,截至2016年8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下滑10.2%至14.06万吨,较上期减少1.6万吨。天然胶出库较多是总库存下降的首要原因,延续两位数的降幅。近期保税区仓库仍以净出库为主,中大型仓库的出库量少则五六百吨,多则一两千吨,保税区部分仓库几近出空。尽管从绝对水平来看,库存高于去年同期,但现货库存自高位下降的幅度以及持续时间均强于去年。一方面,由于海外原料偏紧局面仍无有效改善,青岛保税区货源受到青睐,加上贸易商预期偏向谨慎使得其主动进口橡胶意愿不足;另一方面,国内轮胎在对美出口受阻后,开工率仍能保持七成左右也是造成保税区库存下降的一大原因。

  从备受瞩目的交易所库存来看,2016年以来,伴随着天胶价格的阶段性反弹,沪胶仓单库存持续攀升。从7月底至今,一直保持在31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是去年同期的2.3倍有余。截止8月26日当周,天然橡胶库存量增加至360768吨,居历史高位。而根据上期所的规定,在11月中旬之前,所有老胶都必须流出交易所的仓库转为现货且不能转抛到1701合约之上。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11月中旬,将有至少25万吨的老胶流入市场,从而施压现货市场。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资料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资料来源:上期所 瑞达期货研究院

  3、下游汽车、轮胎行业状况分析

  从终端需求来看,2016年7月份,国内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型5万辆,比去年同期的3.72万辆增长34%,环比今年6月下降16%。今年1-7月,国内重卡市场共计销售39.03万辆,比去年同期的33.27万辆增长17%,净增量达到5.76万辆,累计增幅进一步扩大(1-6月的累计增幅是15.16%)。但市场竞争格局相比上半年,基本没有变化。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3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6、7月份的市场已逐渐步入淡季,而且预计8月份销量不会有好转。一方面,3月份到5月份这个传统旺季一共20.85万辆的重卡销量,本身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另一方面,夏季雨水偏多,多数地区天气炎热,很多工程项目都受到影响,下游运输需求相对疲软,势必会拖累新车购买的需求。由于8月份仍然是市场销售淡季,因此当月销量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环比下降,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仍然很低,8月份的同比较大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从轮胎市场来看,2016年7月,中国出口轮胎4477万条,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5.9%,较上月来看,同环比增长均转正,扭转6月的颓势;今年前7个月轮胎出口同比增长3%。在美国市场萎缩的同时,巴西、加拿大等美洲市场也疲弱不堪,均有10%以上的下滑。相比之下,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同比两位数的增幅,给中国轮胎出口总量提振不少。从国内轮胎厂开工率来看,8月份全钢胎开工率维持在7成左右,由于重卡企业通常以销定产,产销比较稳定,因此淡季下的8月份全钢胎销售数据偏乐观。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资料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资料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二、市场评估与展望

  整体来看,上游逐渐转向供应旺季,下游需求则淡季不淡。供应端压力虽尚未显现,但后市原料产出将逐渐增多。青岛保税区库存持续下降,为期价提供支撑,但上期所库存不断上升,高位库存将打压国产胶价格,进而拖累沪胶期价。由于高仓单等利空因素依然存在,沪胶市场基本面本质依旧偏弱,期价面临下跌风险。

  操作策略:

  (一)短线策略

  从沪胶1701合约日K线图看,均线系统对期价形成压力,但下方12000整数关口支撑,MACD指标绿柱有所缩短,指标仍处0下方,预计短期期价波动于12000-12700区间。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二)中线策略

  从沪胶1701合约周K线图看,期价上方面临下行通道上沿的压力,下方前期交易密集区11650附近支撑,MACD指标绿柱较小,DEA和DIFF指标虽仍处0上方,但表现偏弱,中线操作上建议在11650-13100区间交易。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三)套利

  从天然橡胶的期现套利情况来看,截至8月29日,主销区全乳胶报价10150元/吨,沪胶1701合约结算价在12305元/吨,价差超过2100,投资者可适时关注期现套利机会。

瑞达期货:高位仓单压力

  (四)企业套保

  在套期保值方面,目前天然橡胶市场仍承受来自庞大的库存压制,并且随着天然橡胶产区供应上量,后市仍面临来自供给端的压力。但目前绝对价格已处于相对低位,因此原料供应商暂不适合介入套保空单。

  风险防范

  1、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变动;

  2、产胶国政策;

  3、交易所库存和保税区库存变动;

  4、下游采购态度和数量。

  瑞达期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