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9日 00:24 新浪财经 微博

  内容提要:

  1.经济情况仍需要政策的扶持,特别是货币传导和实际减税的具体措施;整体大的环境相对偏中性,在深港通被理解为利好兑现以及国家队有所离场之后,市场仍会继续摸索新的平衡。

  2.7月企业利润好于预期,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功不可没。供给侧改革有两大重要意义:第一、带动价格回升,破除债务-通缩螺旋导致中国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可能性;第二、缓解国企的压力,减少因为产能过剩企业债务风险导致信心崩溃和引发经济崩盘的可能性,使得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化解中长期中国经济风险。供给侧改革政策的“一箭双雕”,使得中国经济的“L型”底更加的扎实稳固,对中长期股市有着积极影响影响。在2015年的大幅波动后,“杠杆牛”、“泡沫牛”难以出现,而以企业盈利推动的“健康牛”则成为可能。本次企业利润数据的大幅改善显示:经济“L型”底奠定、中长期经济风险降低,而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下游需求的优化,企业盈利在“L型”底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好转。企业盈利的持续好转足以推动中国信心归来,继续看好中长期股市“健康牛”。

  3.技术层面上,指数在面临1月熔断高压区以及国家队可出售区面前依然较为谨慎,短期进行回踩属于情理之中。从K线形态上看,短期回踩前期的突破平台较为健康,目前看,只要指数守住3300点则仍可认为是多头态势;而就浪型结构来看,指数已经基本完成了前四浪结构,可等待第五浪的企稳反弹,但是震荡反弹还是再新高需要看多头动能有多大;如果考虑到高压抛售和监管导向,震荡反弹的概率则更大一些。

  一、好被坏打破

  经济基本面情况

  7月的经济数据如下:

  1)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6月的6.2%下降至6%,低于市场预期的6.2%。由于今年7月工作日同比减少两天,且洪水等天气因素也可能对工业生产有所拖累,因此,实际需求可能比表面的数据显示的略强。

  2)名义固定资产投资7月同比增速从6月的7.4%明显下降至3.9%。1至7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8.1%,低于市场预期的8.9%。月度名义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总体而言存在高估,且数据质量堪忧。特别7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2%,显示宏观政策亟需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3)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6月的10.6%放缓至10.2%。剔除价格因素后,零售实际同比增速从6月的10.3%下降至9.8%。

  7月的领先指标以及8月至今的数据显示,3季度总需求大体稳健,8月经济增长可能较7月有所上升。特别在5月中旬以来财政政策的大幅宽松是支持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期来看,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外需可能有所放缓,以及民间投资持续疲弱。

  特别的,我们关注了7月的相关信贷数据情况,总体认为:

  1)尽管多有扰动,但货币信贷增长趋缓是基本事实。我们注意到,去年同期M2基数较高,而7月财政存款增加4,882亿元,直接拉低M2增速0.36个百分点。但考虑这些一次性因素后,广义货币供给还是放缓的。

  2)流动性条件仍然宽裕。7月M1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至25.4%,企业和机关团体继续增持活期存款。从价格信号看,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有所下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改善。

  3)中国面临的是“不确定陷阱”而非“流动性陷阱”。目前中国投资回报率和存贷款利率虽有下降但仍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不具备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条件。经济和政策前景不明朗才是企业投资、偿债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政策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M1增速持续上行是政策不确定性高企和经济活动低迷形成自我强化循环的表征之一。央行[微博]此次正式澄清,货币剪刀差与“流动性陷阱”假说相距甚远。

  4)往前看,总量指标趋缓而流动性宽裕的格局将延续,而货币政策核心问题是传导的有效性。货币信贷增速放缓大体印证了央行保持政策中性的意图。在此次沟通中,央行强调,货币信贷增长的中枢水平可能比过去有所调整,意在引导市场预期。尽管如此,央行相机抉择最终还是要看增长和通胀的走势。2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利率5.26%已明显低于当期名义GDP增速7.3%,货币政策架构已与去年初紧缩的状态截然不同。我们判断,中国经济仍处于温和再通胀的轨道上,会限制往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当前货币政策核心问题是囤积的流动性如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而这不完全是央行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应扮演更重要角色,尤其在这两年稳增长努力中唯一还缺的可能就是真正有效地降低私人部门税负。降低企业和家庭税负是激活民间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同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贯和透明也应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经济活动。

  有关G20

  G20峰会将于9月4至5日在杭州召开峰会,考虑到中国本土召开这一重要会议,其间会预计会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正面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保持相对稳定),而更重要的的是会议本身可能会达成某些重要议题,对中国未来的政策和经济走向形成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在此前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决策者一再承诺避免竞争性贬值,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尽管有美联储加息预期,中国应不会率先放手人民币贬值,因此,峰会前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调整的概率不大。

  2)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将有关SDR的讨论列入G20议程,开始公布以SDR计价的外汇储备数据,并于近期批准世界银行[微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首批SDR债券。这些努力将会得到与会领导人的认可,并被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部分。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将于10月正式生效。发展SDR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此前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要使用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多种政策工具来促进增长,指出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预计领导人将对结构性改革的部分优先领域和指导原则达成共识。G20鼓励高质量投资和创新,峰会或将钢铁和其它行业的产能过剩视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呼吁共同应对。这将有助于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中国牵头的多边开发努力,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有望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4)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包括英国退欧影响、货币政策分化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导人将强调全球政策协调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及可能的负面溢出效应。峰会将继续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特别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将在2017年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世界银行也将进行股份审议。G20还将讨论完善主权债务重组进程,加强对资本流动及相关风险的监测和分析,促进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

  总结

  总体来看,整体大的环境相对偏中性,在深港通被理解为利好兑现以及国家队有所离场之后,市场仍会继续摸索新的平衡。

  二、A股内部结构解析

  市场的板块情况

  市场进入八月,市场从七月底的急跌中走出,并形成先扬后抑的走势,全月沪指上涨3.05%,深证上涨3.53%,创业板上涨3.17%。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分别上涨3.22%、2.97%、3.35%。板块普涨。主要板块涨幅方面:地产板块涨幅9.61%居首;钢铁涨幅8.35%;传媒板块涨幅4.71%;商贸涨幅4.51%;非银金融涨幅4.38%;电子板块涨幅4.11%;银行涨幅4.02%;化工涨幅3.92%;医药生物涨幅3.29%;国防军工涨幅3.27%;机械设备涨幅3.03%;采掘涨幅3.01%;电气设备涨幅2.92%;计算机涨幅2.88%;农林牧渔涨幅2.44%;有色涨幅0.93%。跌幅方面:食品饮料跌幅1.18%;家用电器跌幅0.73%。

  图一:近一月板块的涨跌情况(截止2016.08.26)

国贸期货:基本面偏中性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wind

  市场资金情况

  全市场角度,近一月市场流出了近3071亿元。具体到各板块上,仅银行板块流入14亿,其余板块悉数流出。其中,电子板块流出241亿居首;化工板块流出228亿;非银金融流出224亿;有色板块流出217亿;医药生物流出207亿;地产板块流出195亿;计算机板块流出189亿;机械设备流出180亿;食品饮料流出147亿;汽车板块流出142亿;电气设备流出137亿;商贸流出89亿;传媒、农林牧渔流出80亿;采掘板块流出57亿;国防军工流出32亿;钢铁流出4亿。

  图二:近一月板块资金流向情况(截止2016.08.26)

国贸期货:基本面偏中性

  供给侧改革奠定“L型”底

  2016年8月27日,统计局公布7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比6月加快5.9个百分点,接近3月的11.1%的全年最高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8%,较6月加快0.2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环比增加824亿元,为年内存货增幅最高值。分企业类别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利润同比好转幅度最大,由同比下降8%转为同比下行6.1%,其他企业利润都有所改善。7月,从工业增加值来看虽然表现并不亮眼,但工业增加值的结构改变则非常明显:汽车工业同比增速加快一倍,计算机制造行业增速小幅从10.7%加快到12%。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金属压延制造和煤炭开采行业均从生产上表现不佳,同比增速分别小幅下降0.1%和0.3%。纺织服装、烟酒饮料、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小幅下滑,可能仍受到外需不振的影响。

  总体来看,从工业增加值结构来说,主要受到供给侧改革和外需不振的拖累。但从工业企业利润看,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压延制造业等的利润增速同比大幅回升,带动整体利润上行。根据统计局已经公布的行业看,行业利润增速上升的有:汽车制造业的利润同比增速从-3%上升到8%、计算机制造业利润增速从17.1%上升到17.7%、,黑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速从1.14倍上升到1.3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增速从73.17%上升到2倍。下游需求+供给侧改革带动的迹象非常明显。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利润实现了成倍的好转,成为整体企业利润好转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供给侧改革有两大重要意义:第一、带动价格回升,破除债务-通缩螺旋导致中国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可能性;第二、缓解国企的压力,减少因为产能过剩企业债务风险导致信心崩溃和引发经济崩盘的可能性,使得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化解中长期中国经济风险。供给侧改革政策的“一箭双雕”,使得中国经济的“L型”底更加的扎实稳固。

  我们认为,2015年的大幅波动后,“水牛”、“杠杆牛”、“泡沫牛”难以出现,而以企业盈利推动的“健康牛”则成为可能。本次企业利润数据的大幅改善显示:经济“L型”底奠定、中长期经济风险降低,而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下游需求的优化,企业盈利在“L型”底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好转。企业盈利的持续好转足以推动中国信心归来,继续看好中长期股市“健康牛”。

  三、未来研判

  我们在之前提到:在消息面冲击之后,市场出现一定的恐慌,但指数仍稳定在3200点(前期平台区)以及30日均线上,市场只能说不好不坏,但技术形态有走弱的趋向;考虑到近期题材股遭遇打击使得市场心理承压较大,而中小创调整还未结束,这将会带着市场仍有进一步下探的需要,但可以注意3150点的二次支撑,那这次下行浪有望完成,其后再看企稳。

  随后市场明显回升,沪深300指数基本在3150点获得强支撑企稳,随后走出相对稳定上行行情,这一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基本面上,大环境相对中性,在G20的背景下,月初市场可能还会表现的较为稳定,后续则需要关注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调整以及财政政策是否带来减税举措;在深港通之后,注意养老金真实入市的消息。

  技术层面上,指数在面临1月熔断高压区以及国家队可出售区面前依然较为谨慎,短期进行回踩属于情理之中。从K线形态上看,短期回踩前期的突破平台较为健康,目前看,只要指数守住3300点则仍可认为是多头态势;而就浪型结构来看,指数已经基本完成了前四浪结构,可等待第五浪的企稳反弹,但是震荡反弹还是再新高需要看多头动能有多大;如果考虑到高压抛售和监管导向,震荡反弹的概率则更大一些。

  因此,操作上投资者重点观察3300点防守情况,不破位可考虑此点位入场做多,等待第五浪的拉起;日内操作仍不合适。

  图三:沪深300走势

国贸期货:基本面偏中性

  回踩突破平台,有望获得支撑,震荡还是突破看多头动能浪型结构符合四浪调整,等待五浪

  资料来源:国贸期货、博弈大师

  国贸期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