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22:37 新浪财经 微博

  摘要:

  ●玉米播种面积连续数年上升,上游产量延续增加态势;而下游消费疲软依旧,国储拍卖玉米几乎无人问津尤,养殖行业悲观情绪四起,玉米最为主要的终端消费仍处“寒冬”,再加上大幅下降的出口数据,整体玉米行业的供需矛盾更为激化。在这种局面下,玉米下降的熊市格局或将延续。

  ●玉米价格下跌,压榨利润使得上游淀粉企业开工率高企,供应短期仍将维持高位。与之相反的是下游淀粉糖消费低迷,原糖价格下跌使得预期中的“替代消费”没有出现,国内白糖价格在5800元/吨以下,用糖企业基本不会考虑替代;而原糖进口量的上升也很好弥补的今年国内产量的下降。因此玉米淀粉行业供大于求格局依旧,短期价格弱势仍将延续。

  ●综合来看玉米淀粉价格依然处于弱势调整趋势中,首先上游玉米供需矛盾依旧拖累玉米价格,使得玉米淀粉成本大幅度下降;再者,玉米淀粉行业本身开工率偏高,而下游消费又未明显跟上,进一步打压价格;最后,原糖价格回落明显,预期中的“替代消费”短期也难以出现。因此综合来看,玉米淀粉价格的阶段性反弹或基本到位,价格焦点将重新回到“供需矛盾”上,在这一大背景下做空玉米淀粉浆成为我们近期的主要策略,合约选择仍以1601为先,1605为后,具体操作计划如下

  图一:大商所玉米淀粉主力合约价格日线走势图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文华财经

  一、玉米淀粉历史行情回顾

  玉米淀粉自去年12月上市之后基本呈现区间震荡格局,但进入今年下半年随着玉米价格开始回落,玉米淀粉也进入了熊市,价格在短短四个月内从2500元/吨下跌至1900元/吨,下跌幅度高达24%。但进入十月底,当前价格下探至1900元下方之后,多头似乎突然醒悟过来,一波强有力的反弹孕育而生,三个星期时间内,淀粉价格又大涨300元,涨幅接近16%。面对市场,淀粉价格似乎又站到了十字路口,是延续之前强势反弹的格局还是回归供需基本,并展开调整走势呢?我们认为出现后者的概率可能更大,接下去我们将从上下游以及期货盘面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上游玉米市场分析

  作为玉米淀粉最直接的上游原料,自玉米淀粉上市至今,两者期货日收盘价格的相关性高达88.2%,这也意味着玉米价格的波动将对玉米淀粉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分析玉米价格走势,能给我们最为直观、有力的依据就是供需平衡表,我们从表一可以看到,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继续增加780万顷亩,产量上升9330万吨,供给继续增加或为大概率事件。与之相反的是需求端的低迷,需求端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出口的下降,预计今年全年玉米出口将较去年下降2516万吨;而国内消费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整体上升幅度依然不能覆盖产量上升的速度,这就使得今年玉米期末库存或较去年上升13950万吨,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而这种供需格局的恶化也是今年下半年玉米价格一路下跌的主因。

  从玉米下游养殖业来看,去年猪肉价格的低迷使得生猪养殖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中小型养殖企业在资金压力下选择退出市场。而从今年来看,CPI持续低迷反应出猪肉消费依旧偏软,这使得生猪养殖户补栏意愿下降,截止到今年7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仅仅在39000万头左右,较2014年同期大幅下降4200余万头,下降幅度接近10%。同时可繁殖母猪存栏量也仅仅4000万头,这预示着即使养殖户补栏情绪上升,真正对价格产生影响仍需很长时间,这使得玉米下游消费很难迅速升温。

  再者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今年下半年国储对于玉米的拍卖情况较为低迷,比较好的月份买盘数量大约在30-40万吨,这一数字仅仅为过去今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进入8月以后,整体拍卖数量基本维持在10万吨左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前玉米市场下游消费相当疲软,中期利空玉米价格。

  表一:我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图一: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图二:玉米国储拍卖成交比例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图三:我国玉米现货价格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图四:国内玉米期现价差走势图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结论:玉米播种面积连续数年上升,上游产量延续增加态势;而下游消费疲软依旧,国储拍卖玉米几乎无人问津尤,养殖行业悲观情绪四起,玉米最为主要的终端消费仍处“寒冬”,再加上大幅下降的出口数据,整体玉米行业的供需矛盾更为激化。在这种局面下,玉米下降的熊市格局或将延续。

  三、下游终端消费分析

  从玉米淀粉年度产量来看,自从2000年开始玉米淀粉行业就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年度产量逐年上升直到去年,但是这种程度的减产对于价格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从当前来看玉米淀粉压榨机的开工率处于历史高位,这也意味着由于上游原料成本价格的下降,很多玉米淀粉企业仍有利润,在价格仍有利润的局面下,企业减产保价意愿不强。如果我们从历史数据来看,开工率和现货价格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作用,而在当前开工率仍处于上升阶段,这也意味着短期价格仍未见底。

  玉米淀粉下游的淀粉糖是白糖的重要的替代品之一,从2015/2016榨季开始,白糖将进入其三年的减产周期,这无疑将给予淀粉糖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我们认为这种替代效应造成的价格上升仍需时间,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白糖价格依然偏低,根据行业规则,在当前局面下白糖价格只有在5800元/吨的情况下,用糖企业才会考虑使用淀粉糖来替代白糖,而当前价格远远未到;第二、国内甘蔗播种情况确实一般,但是今年走私白糖数量明显增加,市场供给情况良好,用糖企业暂未考虑大肆使用淀粉糖。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淀粉糖在最近三个月内下跌明显,整体消费疲软可见一斑。

  图五:玉米淀粉价格及压榨开工率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图六:我国玉米淀粉年度产量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图七:国内果葡糖浆现货价格走势图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图八:白糖期货与玉米淀粉期货价格走势比价图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总结:玉米价格下跌,压榨利润使得上游淀粉企业开工率高企,供应短期仍将维持高位。与之相反的是下游淀粉糖消费低迷,原糖价格下跌使得预期中的“替代消费”没有出现,国内白糖价格在5800元/吨以下,用糖企业基本不会考虑替代;而原糖进口量的上升也很好弥补的今年国内产量的下降。因此玉米淀粉行业供大于求格局依旧,短期价格弱势仍将延续。

  四、期货市场数据分析

  由于期货价格的“波动弹性”要好于现货价格,因此在过去三个星期的大幅上涨过程中,淀粉期货对于现货价格的贴水幅度迅速收窄至100元/吨左右。从玉米淀粉上市至今数据来看,除了少数阶段外,其期货价格基本都贴水于现货价格,也就是说玉米淀粉一直维持在“反向市场”之中。从当前市场来看,这种反向市场格局仍将延续,“反向市场”意味着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较为悲观,虽然期货价格会因为贴水而收窄跌幅,但下跌的整体趋势并不会改变,而且此轮期货价格上涨过程中现货价格未出现明显跟涨迹象,现货市场的悲观态度将在后期抑制和打压此轮价格反弹。

  再者此轮价格上涨过程中市场出现了“逼仓”的声音,但从当前来看,之前增仓明显的1601合约已出现明显减仓;而且现货市场货源相对充裕,交易所监管措施严格,相信之前对于“逼仓”的炒作将逐步减弱,价格回归基本之后,供需矛盾将再度放大,价格承压下行概率较大。

  图九:玉米淀粉期现价差与期货价格走势比较图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wind资讯

  从技术面来看,价格整体下降趋势仍在延续,按照道氏理论来看,反弹20%可以确认转势,而此次反弹的极端高度在15%,而现在连续的高位震荡已反应多头推涨动能不足,短期或已成“强弩之末”。再者从黄金分割线来看,价格此轮反弹已在此轮下跌幅度的0.382处,短期技术性反弹的目标位也已基本到达。最后,从持仓和成交量来看,在淀粉价格创出新高之后,其持仓量和成交量纷纷出现明显下降,这种“减仓缩量”的特征也基本印证了反弹行情结束。

  图十:玉米淀粉期货走势技术分析

通联期货:短期反弹见顶

  数据来源:通惠期货研发部,文华财经

  五、结论及操作策略

  综合来看玉米淀粉价格依然处于弱势调整趋势中,首先上游玉米供需矛盾依旧拖累玉米价格,使得玉米淀粉成本大幅度下降;再者,玉米淀粉行业本身开工率偏高,而下游消费又未明显跟上,进一步打压价格;最后,原糖价格回落明显,预期中的“替代消费”短期也难以出现。因此综合来看,玉米淀粉价格的阶段性反弹或基本到位,价格焦点将重新回到“供需矛盾”上,在这一大背景下做空玉米淀粉浆成为我们近期的主要策略,合约选择仍以1601为先,1605为后,具体操作计划如下:

  策略一:

操作合约 CS1601
入场点位 2200-2300
占用资金 85%(900万),持仓约4500手
目标区间 2050-2100
止损区间 2350-2400
最大盈亏比 2.5:1

  策略二(1601合约主力移仓至1605合约后):

操作合约 CS1605
入场点位 2050-2150
占用资金 85%(900万),持仓约5000手
目标区间 1850-1950
止损区间 2200-2250
最大盈亏比 2.5:1

  风险点:

  1、 国储收储玉米进度加速,玉米价格上涨或提振玉米淀粉价格。

  2、 原糖价格大幅上涨,“替代消费”预期或提振玉米淀粉价格。

  通联期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