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 股指万点左右

2015年01月28日 21:3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如果我们跳出主观感性的束缚,在更高的维度来进行客观理性的研判,则不难发现: 中国股票市场的上涨, 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内在基础和有利的外部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国内股市新一轮大牛市已是呼之欲出。

  正如同三千八百万年前那次地壳活跃期的造山运动最终推动8848 米的珠穆朗玛峰横空出世一样,在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股市沉寂多年之后,已经蕴藏了惊人的上涨能量、并且步入了猛烈爆发的边缘。

  在2014 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已有明显的“胎动”,大有牛市“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式。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尚处于大牛市上涨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艾略特波浪理论中上涨五浪中的“第一浪”;而从2015 年开始市场可能出现持续上涨的局面。

  我们预计新一轮的股市牛市规模和性质或将类似于1986-1990 年台湾牛市和2005-2007 年A 股牛市那种“超级大牛市”。我们从股票市场的周期性、市盈率、市净率和证券化率指标等角度进行测算,推测出这轮新的大牛市鼎盛时间可能将出现在2016 年前后、股指(上证指数及沪深300 指数)上涨的高度或达到10000 点左右或更高。

  股指:一六年前后,一万点左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圣经·旧约》

  前言:

  2014 年岁末,于正版《神雕侠侣》电视剧热播,剧中“姑姑”扮

  相惨遭吐槽。而大家在怀念李若彤或刘亦菲版小龙女的同时,也许可

  以顺便观察到《神雕侠侣》影视剧与中国股市存在着这个有趣的现象:

  1991 年香港电影《91 神雕侠侣》(刘德华、梅艳芳)上映---1993 年上

  证指数迎来1558.95 高点;

  1995 年TVB 电视剧《神雕侠侣》(古天乐、李若彤)开播---1997 年上

  证指数迎来1510.17 高点;

  1998 台视电视剧《神雕侠侣》(任贤齐、吴倩莲)开播---1999 年上证

  指数迎来1756.18 高点;

  2006 年大陆《神雕侠侣》(黄晓明、刘亦菲)开播---2007 年上证指

  数迎来6124.04 高点

  问题是,现在新版的《神雕侠侣》又开播了!

  如果纯粹从无厘头的巧合或者类似“丁蟹效应”的娱乐角度来推测,似乎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明后两年国内股市或许又将迎来新一轮牛市的高潮。而我们想要指出的是,通过严谨的分析研究也能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2016 年前后国内股市可能会迎来新一轮大牛市的鼎盛。

  其实,在2014 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已有明显的“胎动”,各种市场指标也有牛市“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如果从2000 点起算,上证指数在今年下半年内涨幅已经达到了60%,并且沪深两市最大日成交量也突破一万亿大关---其在创下国内股市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的同时,也成功超越了美国股市而成为全球成交量之最。

  图一:上证指数月K 线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但是,从2014 年12 月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000 点整数关口那一刻开始,市场中“恐高”的声音再度络绎不绝的响起。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人类记忆具有明显的筛选性倾向---近几年的、痛苦的体验往往能够占据人们回忆的主体感受、并影响其做出的相应判断。毕竟,过去6年多中国股票市场“熊冠全球”的苦涩记忆已将大多数股市参与者以及外围观察者训练成为“条件反射”式的看空。

  其实,再长的寒冬也有结束的时候,漫漫长夜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就是黎明之前!如果我们跳出主观感性的束缚,在更高的维度来进行客观理性的研判,则不难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涨,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内在基础和有利的外部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国内股市新一轮大牛市已是呼之欲出。

  第一部分:牛市行情内因和外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大牛市“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

  股票市场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连续平稳的上涨,而更多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对比台湾股市在历时25 年后才从1986 年底的1000 点飙升至1990 年的12495 点,回顾香港股市在整个六十年代基本与经济发展脱节、却在七十年代初突然迎来上涨狂潮,再参看上证指数在经过2001-2005 年蛰伏5 年后一举从998 点急涨至6124 点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从2008 年至今中国股市所集聚的内在上涨能量已经是非常巨大。若一旦具备合适的条件与契机,国内市场用火山爆发般的急涨来将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则那时中国股市所够能企及的高度和上涨速度或将令全世界都瞠目结舌。

  1.内因之“天时”: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阶段容易出

  现股市大牛市

  1.1.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能够为股市牛市发挥助推作用

  从2007 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从14%左右下降至2014 年前三季度7.4%,中国GDP 增速已经连续7 年放缓。然而,由此得出中国股市牛市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撑的结论却是难以站住脚的。原因如下:

  原因一:经济加速增长并不是股市牛市的必要条件,国内GDP 增速放缓不拖累股市的上涨。

  就全球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股市大牛市和经济增长“错拍”的现象比比皆是。从1970 年开始日本GDP 增速从在1945-1970 年间平均10%的水平迅速下降至1970-1990 年GDP 增速5%的水平区间,但日经指数却从从1975 年初的3777 点上涨至1989 年38957 的高点,涨幅超过10 倍;韩国经济增长率在上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底初从平均9%下降至平均6%左右,而期间KOSPI 指数却上涨了140%。此外,中国台湾地区90 年年代的大牛市也是最典型的实例!在1985-1993 年之间台湾地区GDP 增速持续下降,但股市却走超级大牛市----股指总共上涨近20 倍。

  图二:日本和台湾地区GDP 增速及股市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2014 年股市大幅上涨的国家阿根廷,其股市涨幅超过60%(StockQ全球股市指数2014/12/12 数据)。但阿根廷股市上涨的背后并没有欣欣向荣的宏观经济面的支持---2014 年该国经济增速仅为0.5%,阿根廷比索却贬值超过40%。阿根廷股市是连续两年大涨,一方面是股指连创新高,另一方面是债务危机爆发,经济下滑趋势没有终结。在此背景之下,股票市场成为国民资产避险的场所。

  从国内的以往的牛市经验来看,A 股市场每次牛市的出现与经济增长速度也并没有必然联系:1999 年“5·19”行情和2005--2007 年大牛市都是在经济增长中速或低速时启动;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从2008 年增长一直领先全世界平均速度的3 倍,A 股市场熊霸全球,但印度、巴西等经济相对低增长的国家股票指数却是节节高升、屡创历史新高。

  俗话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需要指出的是,股市走势和经济增长背离的现象并不是对股市经济晴雨表功能的否定,而说明了股市波动不只狭隘的反映经济增速高低、更反映出包括货币政策、社会综合心态等在内的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相关研究显示,与股市关联最为紧密的宏观经济因素是货币供应水平,股市的上涨往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同时,经济增长往往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结果。所以,股市的上涨和经济的增长可以看作是宽松货币政策这棵树上同时结出的两颗果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时候股市牛市和良好的经济增长相伴而行,有时这两者却背道而驰---宽松的货币往往能够催生股市的一波上涨,但不是一定就能够促成经济的快速增长。

  当然,良好的经济增长能够为股市的上涨提供助力的作用。经济增长不佳但货币宽松可能只促成是股市上涨(如2013-2014 年阿根廷股市),但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加上相对理想的经济增速,往往就能够形成“风助火势”的局面,从而铸就股市的大牛市。

  原因二:中国经济经仍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国内GDP 相对理想的增速能够助推股票市场的上涨。

  2014 年前三季度国内GDP 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三季增速是7.3%,为5 年半以来的新低。总体来看,2014 年中国GDP 增速放缓的形态基本确立,2015 年全年GDP 增长或将继续放缓的可能。目前中国经济或已及步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阶段。

  虽然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良好的增长潜力,未来一段时间其经济发展状况在全世界来看还将是一枝独秀。目前国内持续深入的改革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同时在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的阶段,后期新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能够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

  何况,纵然以后可能难以重返10%或以上的高水平,但6%-7%的GDP增速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言仍然属于很快的速度,其也明显高于80 年代后期台湾、日本股市大牛市期间平均5%左右的平均GDP 增速。

  总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状况能够为国内股票市场牛市提供良好的“土壤”,而不会成为股市上涨的“拖累”。

  1.2. 目前国内人均GDP 水平有利于股市出现大牛市

  正如流行性感冒容易在暖春、而不是寒冬或酷暑中爆发一样,一个经济体的股市大牛市往往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骤然发生。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水平太低,股市牛市或因为缺乏经济环境和社会基础而难以发展壮大;但另一方面,如果人均GDP 水平已经很高(例如高于2 万美元),则该经济体的股市往往已经步入了理性的成熟阶段,其同样也难以出现“疯牛”行情---这正如美国股市在1929年后、日本股市在1989 年后以及台湾股市在1990 年后都再未出现过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大牛市。

  2013 年中国国内人均GDP 达到6764 美元,如果按7%的增速计算,在不考虑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到2016 年国内人均GDP 将超过8000 美元。如果把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比作不同季节的温度,那么现阶段中国的人均GDP 水平对股市上涨来而言就如同四月阳春的一般舒适、温暖。

  图三:中国国内人均GDP 水平变化(单位:元)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从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大经济体证券市场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在人均GDP 超过5000 美元后就将步入加速发展的阶段。2013 年中国6764 美元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为9800国际元(1990 年G-K 国际元)来对比,相对于70 年代的日本、80 年代后期的中国台湾和90 年代初其的韩国水平。而这些经济体在相同发展阶段前后均出现经济增速换挡,而且股市也都迎来或将迎来其最为猛烈的大牛市---其中和大陆同宗同源的中国台湾地区,股票市场在1990 年股指超过12000 点时其人均GDP 正是在8000 美元左右。

  图四:中国台湾地区人均GDP 变化(单位:美元)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如果考虑到2007 年中国股市在国内人均GDP 仅2500 美元左右时就曾经出现过6 倍左右的巨大涨幅,那么在国内经济依然快速发展并且资金投资渠道依然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在2016 年前后、人均8000美元左右的GDP 水平阶段就更加有利于“滋生”股市大牛市。

  2.内因之“地利”:中国国内资金充沛且中国股市极具投资价值

  2.1 国内流动性充裕,股市上涨“不差钱”

  股市的涨跌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资金流动的结果:资金涌入市场,股市大幅上涨;反之市场下跌。因此,市场资金充裕与否是决定股市上涨幅度的关键因素。那么,就目前而言,国内是否究竟具备充足的资金基础以推动一轮大的新股市牛市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现阶段国内资金面正是“兵强马壮”、“弹药充足”!

  伴随着30 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已经积累起来了巨额的财富和庞大的贸易盈余,这也为资本市场带来超额流动性。如果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指标来衡量,中国国内2008 年底货币供应量为47.5万亿元,而到2014 年9 月末M2 余额已达到120.21 万亿元;其中2009年到2013 年4 年间的货币供应增量高达63 万亿,其已经远远超过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2008 年这59 年间货币供应量的总和。

  图五:中国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因此,可以说目前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流动性最充裕的主要经济体。如果用M2 与GDP 的比值来衡量,中国则可能是世界上这一经济指标最高的大国:2014 年美国M2/GDP 大约为0.7,日本M2/GDP 约为1.1,而中国大陆的M2/GDP 水平则接近2.0。

  图六:中国国内M2/GDP 指标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value500 资讯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经济还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货币政策或将趋于相对宽松,同时出口和贸易顺差也还可能继续增加,所以目前国内这种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也还将延续。

  以往国内股市似乎存在着一个现象,即:市场表现通常受限于自由流通市值/M2 的比率---当这一比率超过15%时,市场就上涨乏力而趋于回落。

  然而,以往A 股市场的这一现象也许并不是一条铁律。首先,这个现象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定律---例如台湾地区股市在1986年底大牛市刚刚发轫的时候股市流通市值/M2 的比率就已经高达17.55% (5480 亿市值/31222 亿M2;单位:新台币)。其次,以往国内不到一亿的股民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偏小,其所能调动的入市资金量对M2 的占比自然不高;但新一轮牛市参与群体规模有望大幅增加,其能调用的资金对M2 比例就相应提高--这将会推高股市流通市值对M2 的比率。此外,目前股市已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市场通过融资业务就能更大幅度的将入市资金量放大转化为股票流通市场,从而在股市上涨过程中大幅提高流通市值对M2 的比率。

  总之,在国内货币供应量相对过剩、流动性十分充裕这一背景下,可为资本市场提供上涨能量的场外资金可谓是“蟹肥膏黄”。由于前几年股市一直处于熊市阶段,持续低迷的收益水平将很多社会资金阻挡在股市之外。而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降温以及其他实业投资回报率依旧偏低,在2014 年市场财富效应开始逐步彰显的影响下,场外巨大的资金“堰塞湖”或将加速向国内股票市场“溃堤”。

  2. 2. 中国股市极具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只有充裕的资金而无合适的投资对象,则市场也难起大的波澜! 虽然近年来国内在资金流动性充足,但中国股市能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资金入场投资、其能否成为资金青睐、追捧的对象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a。市盈率、b。市净率及c。证券化率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价值被大幅低估的状态,其具备很强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a. 从市盈率指标分析,中国股市投资价值被低估

  一个国家或地区股市上市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的高低,主要由上市公司整体的收益水平、成长性以及外部诸如银行利率等因素所决定。同时,市场整体市盈率的高低波动更是由其所处的市场不同阶段的整体投机氛围强弱所主导:在牛市中市盈率较高,而在熊市中市盈率则往往偏低。此外,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者整体的风险偏好(投机性)、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则决定了股市平均市盈率在牛市中的高峰及熊市中的谷底。

  不同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差别很大,欧美成熟股市平均市盈率相对偏低。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在1926--1996年的70 年间,市场平均市盈率在20 倍以上的仅有7 年,只占10%,而平均市盈率在20 倍以下的时间则多达63 年,比重高达9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及地区的股市平均市盈率呈现高水平、强波动性的特点。

  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日经指数在1989 年39000 多点的最高峰时,盈率曾高达92.28 倍(1987 年10 月14 日)。80 年代后期东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40-50 倍,而在1993 年—1998 年的六年间,东京证交所的平均市盈率为75.15倍(而同期纽约证交所的平均市盈率为29.72 倍,伦敦证交所的平均市盈率为19.37 倍)。

  我国台湾地区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也常常高企且波动剧烈。台湾股市的市盈率水平在20 倍以下很少见,20 倍到40 倍属于正常范围;其股市在1990 年的大牛市顶峰时,台股整体估值超过70 倍市盈率。

  图七:日本和台湾地区股市的市盈率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印度股市在1992--1995 年间经历了两次大牛市,股票的市盈率也均达到了60 倍左右的水平。

  在同样属于亚洲国家、经济同样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国,A 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也具有如日本、台湾等亚洲股市“先驱”们的那种高波动性、高峰值等特点。历史统计的数据显示, 国内股市平均市盈率最低最高在10.65 倍和76.7 倍之间波动。

  图八:中国A 股市场市盈率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Value500 资讯

  而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可得看出:当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在20 倍左右或以下时,股市投资价值处于被低估状态。

  上证指数熊市低点---

  1994 年325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10.65 倍

  1996 年512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19.44 倍

  2005 年998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15.42 倍

  当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在50 倍以上时,股市投资价值处于被高估状态。

  上证指数牛市高点---

  1997 年1510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59.64 倍

  1999 年1756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63.08 倍

  2001 年2245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66.16 倍

  2007 年6124 点股市平均市盈率69.59 倍。

  截至2014 年12 月,中国A 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为20 倍左右,明显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由此,我们判断目前国内A 股价值被大幅低估,从估值修复的角度来看其具备很强的增长潜力。

  从平均市盈率的角度分析,国内A 股市上市公司可以从两个阶段

  为市场上涨提供增长推力:

  阶段一: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推动股市上涨。

  在货币政策开始放松以及沪港通等因素的刺激下,2014 年年底资金开始较大规模的流入股市。随着股市触底反弹,已经在前期进入股市的资金的财富效应开始扩散,2015 年或有更多的资金因此流入市场,推动上市公司的股价从低估值状态向合理估值状态上涨,使得股市平均市盈率从低水平(20 倍左右)向中等水平(40 倍左右)上升,从而为股市整体上涨提供动力。

  阶段二:上市公司成长性推动股市上涨。

  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经济增速回升以及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股市的持续上涨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从而加强财富效应、并形成明显的股市羊群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新入场的资金往往具备更高的风险偏好,而这一阶段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也能够为资金提供更多的炒作因素(题材、故事),进而使得股市平均市盈率从合理水平(40 倍左右)向高水平(60 倍及以上)变化-----这就为股市牛市上涨提供了第二阶段的动力。

  b. 从市净率指标分析,中国股市具备投资价值

  市净率(PB)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净资产的比值,也是股票定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整个股票市场而言,市场的平均市净率能够作为衡 量当前股市估值是否合理、其整体价值是被低估或是否存在泡沫的有效参考指标。

  从全球各主要股票市场的平均市净率变化趋势来看,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成熟市场的市净率大约在1.5-3倍的区间内波动,而不同经济体股市之间的平均市净率估值水平差异很大。出现这种差异,除了因会计准则不同外,更多的是由于各经济体及其股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新兴经济体所处的高速增长阶段决定了其上市公司具有稳定提高的ROE,从而使得股市平均市盈率容易创出较高水平。

  较之欧美成熟市场,亚洲国家和地区股市的平均市净率大多存在着高波动性、高峰值等特点。例如:日本和台湾地区在上世纪80 年代末的股市大牛市鼎盛时期其股市平均市净率都曾分别超过5 倍和8 倍的高峰水平;而作为新兴市场典型代表的印度,其股市BSE SENSEX 指数在2001 年9 月见底之后持上升至2008 年1 月的历史高点20873.33点,股市平均市净率PB 则从1.73 倍升至6.85 倍。

  图九:印度股票市场平均市净率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历史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我国沪深两市平均市净率的主要波动区间一般在2 倍至5 倍之间;PB 低于2 倍属于市场价值被低估区间,PB 高于5 倍则属于被高估区间。在牛市峰值时期,市场的市净率往往能够接近或超过6 倍水平---在2007 年沪指上涨至6000 点以上时市场市净率曾经高达7 倍左右。

  图十:中国A 股市场平均市净率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value500 资讯

  截止2014 年12 月,沪深两市平均市净率约为2.29 倍,明显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这也表明出中国股市价值正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c. 从证券化率指标分析,中国股市极具增长潜力

  证券化率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证券化率水平的高低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结构及货币政策等各种因素都有关系,其也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完全的成正比。同时,证券化率具有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等特点,其与股市的周期性及股票价格的涨跌有着直接的关联。

  一般而言,欧美等成熟市场资产证券化率一般平均超过100%,新兴市场大约70%--90%。然而,亚洲国家及地区的股票市场在牛市阶段中的证券化率往往能够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马来西亚股市的在泡沫高峰期,其证券化率分别为180%、150%,280%左右,而香港股市因其开放性和国际化等特点,证券化率在2006 年更是高达近500%。

  图十一:台湾地区股市证券化率水平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究其原因,亚洲股市中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和从众心理较重。同时其证券市场体制多不成熟、法规不健全,投资者缺乏理性分析和正确心态。此外,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财富迅速积累,这也极大地提高了股市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及投资意愿。例如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在大牛市顶峰时期的1989 年最后一个季度,股市证券化率已经到180%的高数值---垃圾股被爆炒上天而基本面优良、具有全球竞争的公司股票却备受冷落。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要代表,国内股票市场经过30 年发展之后,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股票市场,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并没有完全褪色。从2008 年至今,在长达6 年多的熊市周期内中国股市的证券化率水平已降到了黯然失色的50%以下,远远低于2007 年132.65%的高峰水平。

  图十二:中国股市证券化率水平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中国作为亚洲国家,其股票市场的结构及投资文化与中国台湾、香港及日本等其他亚洲经济体股市基本上同出一辙,而市场风险偏好(投机性)则可能更胜一筹----这就使得股市证券化率水平容易创出高峰值。同时,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正是适合于股市证券率水平“登峰造极”的黄金时期:同为炎黄子孙的中国台湾,股票市场在1986--1990 年股指上涨约20 倍、证券化率最高达到180%的时,其经济发展阶段和大陆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基本相同----人均GDP8000 左右、城镇化率超50%、经济增速换挡。

  当然,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国内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上面。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收缩周期的结束以及增长方式调整的见效,国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GDP 增速不相匹配的局面将会结束,其成长性也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此外,我们可以套用金融大师乔治·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来分析,即:良好的基本面能够推动强劲的市场上涨;反过来强劲市场上涨也往往会促使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良性的、迅速的改善。

  图十三:2005-2007 年A 股市牛市中上市公司净利润变化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3. 内因之“人和”:中国股市参与者人数众多、资金量大、投资意愿强

  3.1 中国股市参与者数量众多,后备力量充足

  股票市场的涨跌,虽然直接由资金流动所引起,但其背后归根结底是市场参与者集体行为的结果-----所以人才是市场一切表现的核心因素。因此,参与者群体的数量多寡往往决定了市场规模的大小。截至2014 年12 月,我国A 股市场总账户数量约为1.8 亿户、股民近1 亿人。而根据2011 年调查数据显示,受教育情况、收入水平及其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股市投资者年龄在25-45 岁之间的中青年占绝大多数,占比高达到76.1%。因此,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中坚力量主要由25-45 岁之间的中青年构成。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现一次生育高峰,即:“80 后”婴儿潮;据统计1975 年--1984 年的出生人口约有1.94 亿。目前这些上世纪70 年代末到1985 年之前出生的人群已经迈入25--45 岁这一年龄区间,并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参与着社会财富的分配。而从“X 零后”的分类来看,中国70 后和80 后分别大约有2.17 亿、2.22亿人。所以,目前国内在25--45 岁之间的70 后和80 后人口总数已达 到了约4.39 亿人-----这一规模是国内股市中现存近1 亿存量民股人数的4 倍还要多,更是其中25--45 岁股民“主力军”群体人数的近6倍之多。

  图十四:2012 年中国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可见,中国股市后备力量充足、可参与者数量惊人。在拥有5 亿微博博主、6 亿支付宝[微博]账户以及7 亿微信用户的中国大陆,一旦受赚钱效应的影响而出现诸如1986--1990 年台湾股市大牛市或大陆2005--2007 年股市牛市时那种“全民参与”的局面,那们A 股市场的规模或将扩大到史无前例的巨大程度。如果说上证指数在2001 年的2245.43 点峰值及2007 年的6124.04 点高位,更多的是由60 后、70后股民为中坚力量在市场上“冲锋陷阵”铸就而成的话,那么将来这批思维更新、人数更多、购买力更强的80 后新股民一旦冲入市场,则其给股市带来的扩张力量或就将像放大版的“余额宝[微博]”那样猛烈的爆发出来了。

  3.2 国民财富力量壮大,投资需求强烈

  对股市而言,参与者的资金实力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往往决定了市场波动的幅度。

  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目前中国社会财富积累持续增加、民众可支配资金大幅增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 年全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 元,可支配收入26955 元。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 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私人财富规模大幅增长 49.2%,达22 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预计2018 年中国的私人财富规模将增长到40 万亿美元,增幅超过80%。

  随着中国民众的可支配财务及家庭资产总额的迅猛增加,其对资产保值增值欲望不断增强,投资理财需求也在迅速膨胀。从“炒房”到“炒蒜”,再到“炒金”、“炒画”,各种投机泡沫无不凸显民众投资理财需求的急迫性。但与此同时,国内投资渠道仍然相对狭窄;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降温,国内民众手中总量巨大的资金急切需要找到更好的场所进行投资增值。

  由于前几年持续挣扎在低迷的熊市之中,股票市场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自然十分有限。据统计,中国家庭居民资产中房地产资产占比大约在6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偏高;相比之下,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较低仅5%左右。但随着从2014 年开始市场逐步摆脱熊市低谷、赚钱效应渐渐彰显,民众必定会将目光更多的投向门槛偏低、操作简便、流动性强、容量巨大的股票市场这一传统、主流的投资领域。

  此外,国内股市开展的融资业务相当于在市场中引入了资金杠杆机制,其能够放大参与者的资金量规模,为广大股民投资股票起到“如虎添翼”的功效。

  可以预见,在2015 年内如果国内A 股市场依然延续强势,则可能再度出现类似于2005-2207 年牛市中的“存款搬家”流入股市的火爆场面。

  3.3 民众风险偏好高,易形成“羊群效应”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相对贫穷到中等富裕的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有所加剧-----这就容易在国民中形成崇尚财富、渴望暴富的价值观。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民众对此财富的渴望以及对投资获利的欲望就特别强烈。同时很多80 后新一代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并没有接受过股市暴跌震荡的“洗礼”(如:美国股市1929 年、台湾股市的1990 年及A 股2007 年),这就使他们容易将股票市场当作追求“一夜暴富”的投机工具,而不是长期稳健的投资场所。同时,大多数国民从众心理较强,对股票市场既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水平,也缺乏正确分析的知识基础。因此,如果股市上涨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则民众很容易大规模的跟风入场抢购股票,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羊群效应”,推动股市迅速膨胀、形成“疯牛”局面。

  回想台湾地区股市在1990 年泡沫顶峰时,活跃交易账户从牛市开始的不到60 万户激增至近500 万户,约3000 万人口中就有503 万股 民---大多数家庭都在参与了股市的狂欢。和台湾同胞们同宗同脉的大陆民众,当下正好也处于和当年台湾大牛市非常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大陆民众的投机性和从众心理更是不输于当年的台湾股民。因此,当年台湾股市全民炒股的“盛况”完全有可能在大陆股市以更大的规模的形式再度重演。

  图十五:1981-1990 年台湾地区股市开户量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讯

  3.4 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更有助于牛市形成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发达、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展开。对股票市场的而言,便利的信息传播途径与交易条件在为投资者参与股市创造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的同时,更为股市的上涨形成了明显的助力作用。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形式,能够将股票市场的资讯用以往报纸或电视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速度和广度进行及时传播、并对股市上涨后的“赚钱效应”进行更为有力的渲染,从而能够加速吸引资金关注、促成“羊群效应”的形成。而以平板、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交易端,则极大地扩展了投资者参与股市时间和空间,也极大地增强了股民追涨杀跌的能力,进而加强股票市场的波动能量。

  图十六:中国国内智能手机保有量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讯

  试想,在2005-2007 年国内大牛市中仅靠传统的电视、报纸及网络媒体加上电话和电脑等有限的参与手段,就已经推动市场上涨了近6倍的幅度;而如果在下一轮大牛市中新老股民利用强大的新媒体以及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交易端,以双十一在京东淘宝上抢购一样的方式在股市上集中买卖,那么国内股指所能爆发出来上涨速度和幅度或将会令人叹为观止。

  二、外因分析:万事具备,更有东风

  1.外因之: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牛市的“导火索”

  股市的涨跌实际上是市场资金流动的表现,而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背后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则是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联度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其它如经济增长等因素。诸如降息周期等宽松货币政策能直接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拉低无风险利率,从而让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宏观经济的增长来为股市的上涨提供基本面的助推作用。

  图十七:1880-2000 年美国利率变化与股市走势的关系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Bloomberg 资讯

  对国内股票市场历次牛市进行观察,我们往往都能够找到像降息

  等宽松货币政策作为其背后的推手作用。例如:

  1996 年5 月1 日--1999 年6 月10 日,市场迎来一次降息周期,央行[微博]连续7 次降息,引发A 股走出一波慢牛行情。1996 年二季度至1999年二季度,沪指从566 点涨至1689 点,区间涨幅超过200%。

  从2008 年10 月9 日--2008 年12 月23 日,央行连续降息4 次,1 年期存款利率从2007 年12 月21 日的4.14%骤降至2.25%的水平。沪指从2008 年10 月28 日的1664.93 上涨至2009 年8 月4 日的3478.01点,上涨幅度超过200%。

  目前国内可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决定自2014 年11 月22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次降息已直接对股市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上证指数在降息三天之后即创下3 年新高;自央行11 月21 日公布降息决定起,指数在12 月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5%。

  图十八:中国央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同时,在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十几个季度的下行、物价水平有出现通缩迹象的背景下,市场预期宽松货币政策还将延续宽松---2015 年内央行或还将进行多次降息、降准,这将继续对股市形成利好强提振。当然,降息也并不是股市牛市的充分条件。如果只有降息而没有其他因素配合,股市也不容易出现明显的上涨----这如同只有引信而内部没黑火药就不能引发爆炸是同样的道理。然而,目前在A 股市场已蓄积了十分充足上涨能量、孕育牛市的各种条件皆已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央行降息这一直接的利多因素当然就容易引发股市出现强烈的牛市“躁动”。秦末时庶民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揭开了大秦帝国倾覆的序幕,其主要有“天下苦秦久矣”这一重要的内在原因。那么,在股市苦“熊”久矣、人心思“涨”的大背景下,降息这一味“猛药”自然就能够成为牛市上涨最直接的“导火索”。

  2. 外因之: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牛市的“助燃剂”

  在过去的30 年间,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可谓是主要源自那场始于上世纪70 年底末的翻天覆地的大变革。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新一轮改革就已经启动并开始持续深入的进行,其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必将再次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国内新一轮强劲的、持续深入的改革,能够成为A 股市场新牛市的有力“促动”因素:改革既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良性可持续的发展、从而间接助推股市上涨,也可以为直接为市场资金提供可聚焦的热点和题材。

  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使市场因素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国企改革则是改革蓝图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说2014 年是新国企改革元年的话,那么2015 年国企改革或将进入黄 金时代:改革将进入加速和深入的阶段。由于目前国企市值占A 股总市值的一半以上,因此推进国企改革也会对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回溯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牛市行情,背后往往也有相关改革举措的促动:1999 年“5·19 行情”的背景是国企改革、金融改革;2005年-2007 年大牛市的背后是汇率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的新一轮改革以及股权分置改革。

  进入2015 年之后,随着A 股市场上市公司国企改革消息不断呈现,其能够吸引场外资金流入市场、能够为市场提供持续的炒作热点、能够提振修复目前市场蓝筹股普遍偏低的估值水平。因此,在下一轮牛市上涨的前期,上市公司国企改革的因素极可能成为激活市场人气、吸引场外资金、修复市场估值的最有力的“助燃剂”。

  3. 外因之:GDP 增速“V 型波动”----牛市的“加速器”

  我们在前一部分已经指出,经济加速增长并不是股市上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牛市阶段如果GDP 增速能够出现反弹,则反弹幅度不论大小都会给市场的上涨起到“风助火势”的效果。

  我们认为,虽然未来几年国内经济可能依然保持在平均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但在2016 年前后中国GDP 增长出现“V 型”波动的概率很大。

  图十九:中国GDP 增速下降中的“V 型”波动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国元证券

  其原因如下:

  其一,2014 年年底货币政策转松的效果及改革红利在明后年开始就或将体现出来。

  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是导致2012 年-2014 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直接原因。随着在2014 年11 月央行开始下调利率, 此举或标志着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开始;而该轮周期预计或将持续至2015 年年底。根据我国历史上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1-2 个季度的滞后反应规律,那么在2015 年上半年开始GDP 增长或将从货币政策的放松中获取增长潜力。

  其二,原油价格下跌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外部促进作用。受全球需求减少、主要产油国供应过剩等因素打压,从2014 年6月起国际油价就开始从每桶100 多美元的高位持续下跌。

  图二十:2014 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自1996 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带动原油需求的持续增加。在国内产量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对原油的进口量大幅增加--在2013 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7.39%。因此,原油价格的走低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好处。据估计在其他政策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油价的下跌可能会使2015 年中国GDP 增速比之前预测的水平提高0.4 至0.7 个百分点。

  其三,正如金融大师乔治·索罗斯在其“反身性理论”中指出的那样:由于股市上涨能够起到增加国民财富、提振消费水平及刺激企业投资等积极影响,股市牛市往往能够提升GDP 增速,从而反过又对市场的上涨起到的助推作用。

  4.外因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牛市的“暖气片”

  2014 年全球经济的复苏的态势基本得到了确认,其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图二十一:美国实际GDP 增速变化及预期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BEA)

  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能源价格走低产生的影响,2015 年全球经济的增速或将有所加快。据联合国[微博]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表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15 年和2016 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美国经济在2015 年和2016 年或将分别增长2.8%和3.1%,高于2014 年2.3%的水平;东亚地区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5 年至2016 年的增长将维持在6%的水平;欧元区今后两年的增长幅度较小,但其对全球经济或不构成拖累作用。

  从2014 年6 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跌,截止到12 月末累计下跌幅度超过40%。而在全球原油需求疲弱和供应过剩的格局下,预计后市油价或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低位运行。据测算,若油价下跌超过30%,那么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可能额外增加0.8%,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经济增长都将会因此收益。而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则将带给全球经济信心,也使中欧日等重要贸易伙伴受益,促使全球经济形成强大的增长合力。

  因此,在全球经济加速复苏的情况下,2015--2016 年各国股市或也将总体呈现“涨”声一片的热烈局面,这就能够在外围对国内股市上涨形成“摇旗呐喊”的作用、为牛市形成良好的国际氛围。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重要外部因素之外,2016 年前后国内股市还将有可能受到诸如中国A 股入选MSCI 新兴市场指数、人民币继续升值以及国际热钱涌入等其他各种利多因素的提振。总之,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股票市场可能将会面临十分理想的的外部环境,而种种外部利多因素或也将接踵而至,不断为市场制造热点、推动股指在愈来愈炙热的市场人气中节节高升。

  第二部分:牛市行情时间周期和规模级别分析

  一、时间周期分析

  由于股票市场归根结底是一个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也属于经济的范畴。宏观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性这一事实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证实,所以股票市场的运行客观上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即:牛熊市场行情循环交替。

  从历史经验上看,除了战争、大萧条等极端情况出现外,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股市下调周期持续时间一般都在5-8 个季度。

  根据历史统计的规律,国内A 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牛短熊长”特征:牛市的时间一般为3 年左右,而熊市的时间则为4 年左右。如1993 年大盘见顶后,经历了4 年的低迷震荡,后迎来了97 年的5.19 行情;而5.19 行情开始大盘持续了近4 年上涨,在2001 年见到了2245 高点;而这一高点后,2001-2005 年这4 年大盘又经历了一波熊市,最后又迎来了2005-2007 年的大牛市。

  图二十二:中国股票市场牛市和熊市周期统计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如果从2007 年10 月上证指数6124 高点算起,至2014 年6 月低点调整已长达近7 年;而如果从2009 年8 月3478 高点至2014 年6 月,大盘已调整也已达5 年之久---这都大幅超过历史上其他熊市周期的长度。从2014 年下半年开始,上证指数进入强劲持续反弹;从成交量等 市场指标上分析,基本可以确立股市已经开始进入一轮新的上涨周期。而根据中国股市牛市3 年左右的周期长度,如果把从2014 年下半年作为牛市起涨时间,我们则判断2016 年前后股指达到牛市高峰的概率很大。

  二、规模级别分析

  如果新一轮大牛市在2016 年前后达到鼎盛状态,那国内股指能够上涨的高度大概会是在什么点位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内股市的1.市盈率、2.市净率和3.证券化率这三个重要估值指标的进行分析,来测算新一轮牛市中股指峰值的大概水平。

  当然,在对三个指标的取值上,我们需要对新一轮牛市的级别先做出一定合理预期,才能设定正确的计算参数。

  在前文中,我们从内因和外因等诸多方面综合描述了新一轮牛市可能出现的大致特征----可能是国内股市有史以来的最为波澜壮阔一轮大牛市,其很多指标水平或将接近或超过1986-1990 台湾股市、1984-1989 日本股市和2005-2007 国内股市的牛市峰值。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可以取上述级别的股市大牛市鼎盛时市场的市盈率、市净率和证券化率这三指标的出现概率最大的峰值来进行计算,即:市盈率取50 倍、市净率取6 倍及证券化率取130%的水平。

  1.根据平均市盈率指标进行测算

  一般来讲,在股市牛市当中,市场平均市盈率的上涨幅度往往要小于股票指数的涨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牛市阶段往往是上市公司业绩改善的阶段,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上升会引起市盈率的下降(PE=股价/每股收益),从而抵消部分股票价格对市盈率的提升作用。

  例如,在上一轮牛市当中,上证A 股市盈率从2005 年最低15.6 倍上升至2007 年的最高69.6 倍,上涨幅度约为4.5 倍, 而同期上证指数从最低998 点上涨至最高6124 点,涨幅超过6 倍。

  虽然,市盈率在牛市中的涨幅并不完全和股指的涨幅完全成比例,但通过一定修正计算后其对估算股指上涨的幅度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截止2014 年12 月末,A 股两市平均市盈率为20 倍左右,上证指数在3200 点附近。如果按照我们的分析,在下一轮牛市的高峰阶段,A 股市平均市盈率再度达到或超过50 倍,则较之目前的水平提升250%。而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保持不变的假设下,则上证指数将上涨同样比例的幅度---即,从当前的3200 点附近上涨至8000 点左右。

  若考虑到上市公司收益的增长性,则可以进一步做修正计算:如果假设从2014 年开始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出现8%的年均增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3 年的净利润增长平均13.75%),在市盈率同样上涨2.5 倍(20 倍上升至50 倍)的情况下,那综合考虑上市公司收益增长后,若2016 年牛市顶峰到来则上证指数将达到10077.70 点左右,即10000 点关口附近的高度。

  2. 根据平均市净率指标进行测算

  我们在前文部分已经提到,历史上沪市的市净率的主要波动区间一般在2 倍至5 倍之间,低于2 倍属于价值低估区间,高于5 倍则就属价值高估区间;前几次牛市的鼎盛时期股市平均市净率的高峰值曾接近或超过6 倍--在2007 年12 月其超过7 倍。

  截止2014 年12 月31 日,沪市A 股市场的平均市净率为2.02 倍。如果新一轮牛市鼎盛时期沪市的市净率再次达到6 倍左右的高峰水平,则其将是2014 年末市净率水平的约3 倍。在沪市A 股各上市公司净资产不会明显减少的前提下,由于PB=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牛市中沪市各股票价格平均将上涨3 倍左右----则也相应的会导致上证指数上涨3 倍左右。

  2014 年12 月31 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239.36 点。以此为基数,若下新一轮牛市鼎盛时期沪市平均市净率水平达到6 倍左右,则届时上证指数或将上涨3 倍达到9718.08 点--接近10000 点关口。

  3.根据证券化率指标进行测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 年中国GDP 总量已达到58.80亿元。如果按平均7%年均增速计算,那么到2016 年中国GDP 总量有望达到72 万亿元的规模。如果中国股市的新一轮牛市2016 年前后达到鼎盛时期,那我们以72 万亿GDP 数量为基础、取130%证券化率水平,则可以计算出届时A 股总市值将达到约93.6 万亿元的规模。

  当然,如果新一轮牛市中证券化率达到更高的水平--像台湾或其他亚洲股市那样超过150%,那么A 股市场总市值则可能将会更高。需要指出的是,A 股市场总市值的增长有一部分是通过新发行股票(IPO)、再融资增发及解禁股流通上市等方式实现的。由于股票指数一般都采取了根据权重定期调整等编制方法,IPO 及再融资这些方式对A 股总市值带来的增量最终会相应的反应在股指的增长上。但另一方面,公司解禁股流通上市却往往使得股指呈现出与股市总市值增长相背离走势,例如:从2001 年-2011 年国内股市总市值却增长5 倍,流通市值增长10 倍,但上证指数却“十年归零”般的原地踏步。然而,随着2010 年市场顺利渡过股改的最后一波解禁洪峰,目前A 股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这就使得以后很难出现股市总市值大幅增加而股票指数并不上涨的背离现象---两者将呈现较高的联动性。

  到目前为止,沪深300 指数样本基本覆盖了超过沪深市场70%的股票市值,其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在自由流通量加权、定期调整指数成分等编制方法的影响下,沪深300 指数和A 股市场总市值之间具有紧密的联动性----即同比例涨跌的关系。

  截止2014 年12 月,沪深股票总值大约在30 万亿元左右,而对应沪深300 指数在3500 点上下。依照前文的计算结果,如果在下一波牛市中A 股市场的总市值在2016 年左右达到93.6 万亿元左右的峰值----即目前股市总市值的约3 倍多一些;那么届时在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沪深300 指数将上涨约3 倍达到10500 点左右。当然,如果牛市到来得更晚一些---比如在2017 年之后才达到顶峰阶段---那么按照我们的分析逻辑:届时中国GDP 总量将会更大,因此在高券化率水平的情况下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也将会更高,其结果是沪深300 指数很可能上涨到13000 点以上的点位。

  考虑到上证指数和沪深300 指数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历史统计的结果显示其关联度超过95%)。如果中国牛市在2016 年左右迎来高峰阶段,若证券化率能够达到130%时沪深300 指数出现约3 倍的涨幅,则上证指数也应该有相应比例3 倍左右的上涨幅度,即从目前3200 点左右上涨进入9000-10000 点区间。

  图二十三:沪深300 指数和上涨指数对比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计算中使用的在下一轮牛市中股市平均市盈率50 倍、市净率6 倍、证券化率130%水平以及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年均“8%”的增产率水平这些参数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同级别牛市出现概率较大的“保守”取值。因此,如果下一轮牛市中这些计算参数出现更高的水平(比如平均市盈率达像2007 年牛市中60 倍以上的高值),则上证指数相应的峰值还会超过1 万点的水平,反之亦然。同样,按照我们的分析逻辑,如果牛市峰值在2017 年之后才迎来顶峰的话,在取则上证指数的涨幅也会相应的更大,届时指数很可能将突破12000点的高位--这也将符合技术分析上“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一传统经验。

  当然,上述的计算只是测算出:若2016 年牛市达到高峰值时,在国内股市的上涨能量有效释放的情况下,股指有能力以及很可能达到的高度;而届时市场的具体走势最终还是得由市场自己决定。

  第三部分:总结及建议

  正如同三千八百万年前那次地壳活跃期的造山运动最终推动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横空出世一样,在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股市沉寂多年之后,已经蕴藏了惊人的上涨能量、并且步入了猛烈爆发的边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的2015 年、2016 年这两年内,中国股市将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改革红利释放及全球经济复苏等诸多重大事项;而国内货币政策转向、国企改革深入等积极因素则有望起到“导火索”的作用,引发中国股市迎来一轮新的大牛市。

  在2014 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已有明显的“胎动”,大有牛市“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式。同时,通过上文中从各个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尚处于大牛市上涨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艾略特波浪理论中上涨五浪中的“第一浪”;而从2015 年开始市场可能出现持续上涨的局面。

  由于市场在内部已经具备了最能够强劲推动股市上涨的各种因素、同时其或将面临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引导事件,我们预计新一轮的股市牛市规模和性质或将类似于1986-1990 年台湾股市牛市和2005-2007 年A 股牛市那种“超级大牛市”,我们从股票市场的周期性、市盈率、市净率和证券化率指标等角度进行测算,推测出这轮新的大牛市鼎盛时间可能将出现在2016 年前后、股指(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上涨的高度或达到10000 点左右或更高。

  一、技术分析

  从股指的走势上分析,我们认为在2014 年下半年中国A 股市场已经确认完成了筑底并开始了反转过程----即开始新一轮的牛市上涨已经启动。

  如果对上证指数在上一轮牛市的2005 年低点(998 点)和2007年高点(6124 点)之间的上涨幅度进行黄金分割,则我们可以看到指数在2012--2014 年间数次下探0.191 黄金分割位(1970 一线附近)并在此受到强支撑反弹。

  因此,如果将2000 整数点作为新一轮牛市的起涨点的话,那上证指数在2014 年底已经突破上方第一压力位0.318 黄金分割位(2970点附近)的压制;其在2015 年将主要面临上方0.5 黄金分割位(3570点附近)及0.618 黄金分割位(4170 点附近)的压制。而在2015--2016年间,若沪指能够突破0.618 黄金分割位(4170 附近),则指数将直接向2007 年6124 高点发起进攻,并在突破后迈向10000 点整数关口附近或以上的区域。

  图二十四:上证指数周K 线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单纯从技术上看,目前上证指数的走势同黄金价格在1976--1980年牛市后筑底反弹的状况有类似之处:两者都是在前次牛市上涨幅度0.191 黄金分割位一线完成筑底反弹,也同样在底部长期盘整蓄积了足够的上涨能量。因此,从纯粹技术分析的角度参考,我们认为上证指数在2014 年后的上涨走势可能会与黄金价格在2001 年筑底后经历新一轮牛市的进程有诸多相似。

  图二十五:纽约黄金指数月K 线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沪深300 指数在2014 年下半年内的反弹力度明显强于上证指数;到2014 年12 月其价格其已突破上一轮牛市2005 年低点(807.78 点)及2007 年高点(5891.72 点)之间涨幅的0.5 黄金分割位。我们预计,沪深300 指数在2015 年上半年内的主要上涨攻击目标位为4000 点整数关口(即0.618 黄金分割位附近),期指则或将对其保持较大的升水而强劲上行。

  图二十六:沪深300 指数月K 线走势

倍特期货(年报):一六年前后股指万点左右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二、操作建议

  在2015 年中,如果沪深300 指数继续突破性走高,则需要采取积极的战略做多策略。具体而言,对期指可以运用突破跟进做多的操作方式----在确认期价突破3500、4000 或5000 等整数关口后顺势跟进做多,也可以采用等待期价回调后依托20 日均线入场做多的操作方式。同时,可将60 日均线作为行情能否持续的强弱分水岭-----在期指确认下破60 日均线前不建议任何形式的低位追空。

  倍特期货 康黎

文章关键词: 股市指数倍特期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为贵州返乡农民工冲泡面(组图)
  • 体育欧冠-苏神两球梅西失点巴萨2-1曼城 视频
  • 娱乐奥斯卡收视不佳创新低 笑点槽点齐飞
  • 财经楼市春节冷清 部分城市房产项目封盘
  • 科技中关村电子卖场e世界关门:卖家比顾客多
  • 博客任志强:“万恶”的房地产开发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全球高校排名:北大清华进前百名
  • 张化桥:为什么外国人不相信中国
  • 邱林:中国人凭什么为日本拉动内需?
  • 第一穷人:返乡置业的冷思考
  • 孟祥远:房价涨跌的人口密码
  • 任志强:被打翻在地的约束
  • 楚芸 :没了人口红利 楼市怎么办
  • 说钱:返乡置业?多数人将掉入陷阱
  • 龚蕾:从图书价格上涨看通胀
  • 余丰慧:P2P大洗牌呼吁创新监管方式
  • 易宪容:希腊债务危机风险能化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