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情回顾——两板走势分化
两板上市以来,价格走势出现较大分化,胶强纤弱格局明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原木价格的缓慢上涨以及人工成本的抬高对胶合板现货价格支撑较强,且市场更亲睐较为环保的胶合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纤维板相比胶合板使用到的原木含量低、质量差。纤维板一般采用机械化生产,人工费用低,用胶量大,甲醛含量较高、不易达到E1环保标准;胶合板无法机械化生产,人工成本高,用胶量小,甲醛含量低,易达到环保标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对于更加环保、质量较佳的胶合板需求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纤维板标准品容易量产,导致供给较易出现过剩局面;胶合板标准品不易量产,且生产标准品对人工素质有一定要求,企业生产意愿不强,也导致了逼空行情持续出现。
二、 宏观背景——房地产不容乐观
中国7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增加至6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全线下挫:北京首度环比下跌,跌幅1.3%;上海环比跌1.4%。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最高涨幅为0.2%(厦门),最低为下降2.5%(杭州)。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最高涨幅为7.2%(合肥),最低为下降4.9%(温州)。7月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从55个增加至64个;同比下降城市从1个增加至3个。
宏观数据方面,中国7月汇丰服务业PMI降至50,创下2005年11月有记录以来新低。无论新业务还是先有业务指数都自6月的高位回落。数据的疲软可能反映出各地房地产冷却导致的房产中介、住宅服务等相关服务产业的放缓。汇丰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上周末官方数据中显示的非制造业下滑趋势。前天公布的7月中国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2,创6个月新低,比上月回落0.8。楼市降温导致的建筑业总体放缓为主要拖累因素。7月建筑业PMI为58.2,比上月回落2.4,表明建筑业企业业务总量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小。
最新公布的7月货币信贷数据不尽人意。据统计,7月新增贷款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减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7月金融数据的回落,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并不令人意外,这再次验证,定向调控政策效果有限,货币政策操控方式需检讨。当然,表面看,6月信贷冲高过快,7月回落也属正常,再加上商业银行年中冲时点考核,也使得信贷和存款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过,这样的数据更反映出真实的金融状况。其一,实体经济对贷款需求下降,包括房地产融资需求主动减少;其二,银行风险偏好降低,没有政治动员,银行不会任意扩大风险敞口;其三,宏观调控信号扭曲,市场预期延续宏观下滑轨迹。
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也显示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有下降倾向,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外业务整顿致使房企融资被动减少,二是市场预期导致房企主动减少融资额。在行业数据上显示为投资增速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特别是住宅新开工面积7月下降16.4%。而在住房销售方面,7月降幅比1-6月扩大1.6个百分点,预示消费者依然保持看跌态度。
在银行信贷下降的背后,是按揭贷款的萎缩。目前多家银行收缩了住房贷款规模,有的银行公开控制开发贷款数量,也有银行以繁琐贷款审核来变相减少按揭业务。不管各家银行对住房贷款态度如何,传统的安全产品按揭贷款的利率价格已经难见优惠,可以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风险偏好迅速下降,这使得金融杠杆对房价的支撑不复存在。
三、 行业现状——供过于求,需求低迷
行业方面,2014年木制品行业利润呈继续下降趋势。木材购进价格偏高且仍在不断上涨,木材供应资源日益紧缺,木材原材料采购困难加大,企业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增加造成木制品行业利润偏低。然而,尽管面对生产成本不断增长的压力,中国木制品价格在市场上仍难以实现“水涨船高”。木材连年涨价,但木材加工业的板材、家具、地板、木门木窗等木制品价格却在最近5年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尤其是近期板材企业更加难过,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工程量减少,同时外销受阻;另一方面则是建材行业的整体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整体微利,抗风险能力降低。
自今年4月份开始家具受房地产拖累的迹象已经显现。近月相应的林业PMI指数虽然仍在50以上,但已连续三月下滑。原料方面,目前广州鱼珠木材市场原木价格指数137.60,其中国产原木价格指数148.35,进口原木价格指数136.07;广州鱼珠木材市场锯材价格指数142.80,其中国产锯材价格指数110.99,进口锯材价格指数147.11。
目前逐渐进入家居装修市场的淡季,两板下游需求逐渐转淡,从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中长期下游需求也难言乐观。
四、 操作策略——逼空延续
近期房地产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和回落,使得两板的需求持续低迷,中长期不支持胶合板如此至高的价格。但在短期内,由于市场上胶合板标准品现货严重紧缺,导致主力持续逼仓,价格或持续走强。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胶板短期强势的格局将延续。
国贸期货 林丙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