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9月份四个月存在将近4000万吨的供需缺口
2013/14年度,经过6919万吨的临储之后,国内玉米余粮全面告急,初步测算,不抛储国内玉米市场将存在约4000万吨的供需缺口。粗略计算了一下全国玉米的供需缺口:2013/14年度产量比上年度持平略减,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量变化不大,而很小的进口量也不会带来什么影响,所以两个年度的最大差别体现在收储数量上。去年收储3000万吨,假设本年度结转库存和上年度相同(上年度的结转库存并不算高),今年收储7000万吨,故本年度的供需缺口大约为4000万吨。
在“拍卖季”的6-9月份4个月期间,为满足国内需求且保证结转库存等同于去年,每个月平均需要向市场投入1000万吨拍卖粮,每周需拍卖成交250万吨。如果拍卖成交量低于这一数值,国内玉米的供需缺口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
二、市场逐渐按照拍卖粮成本重新定价,区域价差关系趋于合理
截至目前,国家已经执行了10次拍卖,已经向市场投放了1843万吨玉米(包含临储进口玉米)。拍卖初期,由于拍卖底价较高,市场价格较低,拍卖粮缺乏贸易利润,所以临储拍卖成交率一度低迷。但4000万吨的供需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来,市场按照拍卖粮成本重新定价,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后,拍卖粮成交率大幅上升,成交价格也稳步上涨。
总体而言,全国不同区域的玉米现货价格结构已经基本合理,东北内陆拍卖粮成本、北方港口、华北地区、山东地区、南方港口、南方销区六个地区的价差结构基本理顺。虽然南方销区和山东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但在目前的价格结构下,也基本可以从东北地区买到足量的玉米,来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所以短期内全国各地的玉米现货价格估计都不会再出现太大的涨幅。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国投期货
三、10月底之前或许拍卖成本更高的2013年玉米
长期而言,2012年及之前的国储玉米,虽然总量足以满足2013/14年度的供需缺口,但由于有一些玉米质量很差,有些玉米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所以有效的拍卖量可能仍然不能覆盖2013/14年度的供需缺口,这样就需要拍卖2013年的临储玉米,但2013年的玉米临储价格比2012年贵120元/吨,所以起拍价格也会比2012年的2100点高120以上,这对后期是一个潜在的利多,将支撑玉米价格进一步走强。
四、分析国家的政策意图,国家更愿意看到一个较高的市场价格
2013/14年度临储量达到将近7000万吨的直接原因是,市场价格很低,而临储价格较高,临储成为价值洼地,大量玉米豆流入临储系统。目前国家的玉米储备压力已经非常大,一是库容紧张,持续收储的能力下降,二是1亿吨以上的玉米储备,每年都会产生巨额的仓储费用和利息费用,加大财政负担。所以2014/15年度国家更愿意看到一个较小的玉米临储量。
分析临储政策连续性,2013/14年度临储价格较上年度提高120元/吨,2014/15年度临储底价我们不妨假设为较本年度提高60元/吨至2280元/吨。而2014/15年度的玉米产量前景很可能会继续创纪录,因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供需会比上年度更加宽松,所以下年度临储期间(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的4月份)市场价格可能比本年度同期更低,这将导致临储需求比本年度更强烈,临储量可能会超过7000万吨。
为了抑制2014/15年度的临储需求,需要缩小临储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这就需要提高2014/15年度临储期间的市场价格,所以国家可能更乐于看到一个更高的玉米市场价格,因此玉米市场价格受到国家加大拍卖力度进行打压的风险较小。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国投期货
五、玉米1409价格仍将坚挺,1505对1501升水有望进一步扩大
因为大商所仓单注册标准比原来更加严格,1405的交割结算价已经对现货基本平水,所以1409基差或会进一步缩小,且北方港口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所以后期1409将继续坚挺。如果2013年的玉米拍卖底价叫2012年提高120元/吨,各种费用加总后,大连港口平仓价格需达到2600元/吨上方,所以1409合约后期有望见到2600元/吨的高点。
另外,2014/15年度的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往年几乎完全一样,都是丰产背景下执行临储政策,所以1501和1505的价差应该也可以参考过去价差规律。从基本面的逻辑分析,5月份对1月升水扩大有以下三个理由:一是5月供需形势会比1月更加宽松,因为离收割月份更远,;二是1月到5月份存在一个持仓成本,企业可以在盘面上做多5月来实现更划算的虚拟库存;三是1501的仓单将在2015年3月底注销,1505受到仓单方面的压力会小一些。目前的5-1价差在20以下,按照往年价格数据,后期或有进一步扩大的需求,我们的第一目标位置为70元/吨,因为1-5月份持仓成本为70元/吨以上。
国投期货 刘国良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