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空有成本支撑PVC超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 09:51  中财期货

  第一部分、行情回顾

图为PVC主力合约日线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纵观连PVC 上市这2 年多的时间,2011 年度连PVC 受宏观经济影响持续下跌,屡创年内新低,年底最高值出现在2月下旬,主要下跌性趋势性行情出现在下半年度的8 月到10 月下旬,数据显示,从国内三大需求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因素相关数据在8、9、10 月全线走低,欧元区PMI 指标8 月、9 月、10 月连续三月月处于荣枯分界线50 下方,期间连PVC 持续性下跌。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PVC 下游消费主要依赖建筑市场和房地产行业,作为PVC 下游支柱产业,国家仍将不放松房地产调控,商品房销售长期低迷,国内PVC市场大势偏弱,持续阴跌。但国家保障房建设仍在有序进行中,PVC 管材等硬制品的硬性消费需求仍将存在,同时原料成本的上升导致PVC 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亏损边缘,都对PVC 有一定支撑作用。因此连PVC 也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连PVC年度走势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1-2月,春节前后,PVC 交易清淡,但价格整体波动不大。节后随着市场人士的回归,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2 月节后在外盘带动下,价格小幅推高。

  第二阶段:进入3 月国内PVC 生产企业为减轻库存压力,积极降价出货,,市场气氛阴沉为主,参与者信心难以提振,但成本支撑跌幅有限,连PVC维持弱势盘整。第三阶段:4 月份在电石价格大幅走高和下游刚性需求有所好转的支撑下,连PVC 展开上扬。第四阶段:5-7 月国内楼市调控政策频出,资金继续收缩,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三次上调,连PVC 受此拖累,价格走软,气氛低迷,低位盘整。第五阶段:8-10 月连PVC 受欧债危机影响,紧跟大宗商品步伐崩溃性下跌。第六阶段:10 月底至今,连PVC超跌反弹,随着欧债危机的淡化以及国内通胀拐点的出现,收紧政策进入尾声,政策底逐步出现,连PVC展开修复性反弹。

图为主流出厂电石周度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二部分、连PVC基本面分析

  1、电石价格分析

  2011 年我国电石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第一季度价格仍将逐步回落,至电石企业和下游用户均能承受的平衡点后暂时平稳。从主流出厂电石周度价格图我们可以看出,2011 年度上半年度电石总体价格将高于2010 年上班年度,但2011 年下半年度明显低于2010 年下半年,9 月底开始,电石价格开始迈入下滑通道,且开始下跌便一跌而一发不可收拾,至9 月下旬不足1 月时间,电石总的降幅达到了700-800 元/吨,电石出厂出现3000 元/吨以下的实际成交低价,市场接收价也屡次下压。电石厂迅速跌至谷底,亏损且难以出货,索性停车检修或是焖炉。此轮价格下滑,主要因电石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因9、10 月份PVC企业处于集中检修期,华北、西北大的PVC 企业集中检修,电石用量减少,再加上PVC 现货价格跌势较猛,只能下压电石价格以缓解压力。10 月底电石价格迈出上涨的步伐,这2 月里电石企业经历了从出货不畅到货源供不应求,从亏损巨大到开始到达成本线甚至开始略有利润的转变。电石货源供不应求,下游抢货现象较多,电石企业翻身成为主人,纷纷寻求更高的出货价格,导致了电石价格重心的持续上移,近期电石价格基本和2010 年度持平。

图为PVC粉料产量图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为国内5型电石料月度平均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为华东SG-5原料成本与毛利润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PVC 供需分析

  氯碱行业是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发达国家氯碱行业发展成熟,后续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目前世界烧碱总生产能力达到7800 万吨/年,其中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中国烧碱产能占世界的38.7%左右。世界PVC 总生产能力在4900万吨,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亚洲,美洲和西欧地区,中国PVC 产能占世界的41.7%左右。

  2011 年度我国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255万吨,年均增长10.85%。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1-11 月中国大陆PVC 粉树脂进口量为94.40 万吨,和去年相比减少10.93%;2011 年1-11 月中国大陆PVC 粉树脂出口量为35.50 万吨,和去年相比增加65.65%。可见我国PVC 主要以消耗国内生产为主,进口依存度较小。

  我国氯碱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烧碱产量达到2800 万吨,年均增长7%,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500 万吨,年均增长8%。而2011 年度我国PVC 产量增幅达10.85%,超过计划2.85 个百分点。与2011年度膨胀的产能对比的是2011 年度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同比缺下跌2.1%,2011 年中国宏观经济险象环生,艰难前行,通胀持续高位运行、全民放贷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楼市低迷中虽有1000 万套保障房开工但PVC下游需求依旧疲弱,这直接反映出终端消费市场低迷的现状,而作为PVC管材、型材消费领域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受到政策的打压,房产企业资金链紧张,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另PVC 消费前景堪忧。

  我国PVC 市场产能过剩,从而也引发了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海外市场,2011 年度前11个月我国进口量同比下滑,出口量增长,但是我国PVC出口量仍然十分有限,不足以消耗PVC 庞大的产能。

  因此2011 年度我国PVC 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一年。

图为PVC粉料进出口数据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为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中财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PVC 现货价格分析

  2011 年度国际经济环境低迷,欧洲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国内楼市调控政策频出,资金继续收缩,资本市场乌云密布。我国PVC 树脂行业进入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而其行业开工率仅在56%左右。PVC 树脂行业进入低迷周期,今年PVC 树脂市场受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全球经济面临下滑风险,以及国内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影响,现货PVC 市场受此拖累,价格不断走软,成交乏力,气氛低迷,PVC 现货价格阴跌不止。下游制品企业资金紧张,订单欠缺,整体需求低迷不振.。我国PVC 树脂价格从5 月份华东及华南电石料8100-8150 元/吨的高点不断下跌,10 月底华东及华南电石法PVC 均价到6250-6300 元/吨,价格跌到历史低位,而上游电石却跌中又涨, PVC 厂家利润进一步压缩,多数厂家逐步濒临成本线,0 月底,随着市场价格达到历史相对低位,逐步形成估值底,另外随着欧债危机的淡化以及国内通胀拐点的出现,收紧政策进入尾声,政策底逐步出现。11 月以后PVC 树脂价格在低位窄幅震荡,PVC 树脂生产企业也连续亏损,部分外购电石的企业亏损高达800-900 元/吨。

  2011 年11 月30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自12 月1 日起,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3 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是(每千瓦时)2 分6,所有发电企业平均起来是2 分5。这是今年发改委第三次调整电价,也是自2004 年以来销售电价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氯碱工业一直是行业里的耗电大户,电价上调必然会带动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也会出现波动。不过受到当前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电价上调的消息出来之后,主要氯碱产品并没有如大家想象中那样表现的风风火火。

  国内PVC 以电石法为主,所以电石价格的变化对PVC 影响是最为直接的。生产一吨PVC 需要消耗1.5吨左右电石,按照电石涨价100 元/吨来计算,PVC 成本提高150 元/吨,其市场价格也被迫推升,但是此次电价上调带来的上涨也为未能够带动PVC 现货的上涨,因为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终端消费表现疲弱。楼市调控对塑料管材型材、玻璃等需求造成巨大冲击,且进入冬季之后,市场本身已处于消费淡季,所以下游需求萎缩,对PVC、纯碱等原料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分析

  1、国内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2012 年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2011 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7 月份达到6.5%的峰值后,受基数效应减弱、货币条件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涨幅呈现回落趋势,全年CPI上涨5%左右。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既定宏观调控方针,提高前瞻性和针对性,胡锦涛指出,2012 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是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和确定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适时推进改革,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国际贸易基本平衡。

  2、欧美经济

  2012 年,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政治周期与商业周期叠加。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主要经济体将面临政府选举。面对经济下滑、债务高企、失业增加等问题,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需要,可能不顾客观经济现实,发表偏激言论和难以兑现的承诺,上台之后也可能对现行经济政策做出不合时宜的调整,使脆弱复苏进程雪上加霜。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短期挑战不同,政策取向也存在明显差异,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可能加深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矛盾。三是结构调整与短期目标冲突。国际金融危机是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的总爆发,需要重大结构调整才能出现转机。但是,当前的政治氛围和面临的短期风险,使其无法实施真正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希腊违约风险较高,但引发欧元解体可能性小。德法自保有利于加速救援进程。欧元区主权债务总额为6.5 万亿欧元,其中“欧猪五国”(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为3.1 万亿欧元(意大利和希腊分别为1.8 万亿欧元和3280 亿欧元)。“欧猪五国”债务主要由德国和法国银行持有,分别持有其债务总额的26.4%和38.5%,其中,持有希腊主权债的比重分别达到32.8%和31.2%。

  2011 年8 月2 日,美国两党领袖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同意提高政府债务上限2.1 万亿至2013 年,同时削减政府赤字约2.5 万亿美元,旨在解除迫在眉睫的违约风险。虽然白宫和国会最终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了妥协,缓解了国际上对美国拖欠债务的担忧,但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还是在8 月5 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 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债信用首次从顶级跌落,给全球投资者带来沉重的打击。由于美国经济、美元在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当国际市场风险加剧时,美债依然是相对安全和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在避险情绪推动下,投资者选择增持美债,减持其他风险资产,再加上政府的市场干预,短期内美债收益率不升反降。目前,美国企业和银行手中现金较多,流动性比较充裕,美债信用下调和宽松货币政策延长,进一步加大美元贬值压力,但短期内尚不至于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美债危机导致的股市暴跌、信心下滑、经济放缓,直接对我国的外部需求产生影响。在石化产量继续增加的背景下,下游需求的减少,使得塑料市场成交日益冷清。

  第四部分、2012年度展望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成本居高不下是困扰2012 年度PVC 行业的主要因素。

  宏观面上, 2011 年中国宏观经济是险象环生,艰难前行的一年,通胀持续高位运行、全民放贷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本币升值挫伤出口、楼市低迷中1000 万套保障房开工。在未来的一年中,世界经济依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未来几个月中,欧洲到期债务众多,这加重了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欧债问题的担忧。欧洲债务危机令2011 年欧洲经济出现衰退,欧洲经济增长问题已经扩展至政治与社会问题,欧元区财政一体化是解决债务危机的关键途径,但这将考验各成员国的认同差异,债务危机开始从希腊等二线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如果债务援金不能足额认缴并及时发放给相应国家,成员国退出欧元区可能出现,这将随时对期货市场产生重大利空,2012 年法国、比利时等AAA 精英国家评级可能被下调,同时欧洲10%高失业率和消费低迷拖累欧洲经济复苏,这些将对全球期货市场产生持续利空。2012 年是全球选举之年和叙利亚与伊朗问题干扰期货市场的一年,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叠加其中,全球期货市场将紧跟经济周期性波动、欧洲债务危机恶化、地区冲突与动荡频发和各国经济政策调整而跌宕起伏。

  基本面上,2011 年12 月1 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开始上涨,其中大工业用电销售电价平均上涨3 分钱/度。有成本上涨的刺激,电石价格便迅速的继续上涨。近期电石价格上涨,但是开工并未如预期的出现上升。主要原因有1、目前处于停车状态的企业,在临近春节时,已不愿意再冒风险恢复开车,继续停车为主。2、电石企业仍多处于轻微亏损或是无利润状态,电价上涨较多的山西、贵州等地,企业亏损仍然严重,无恢复生产的意向。3、下游PVC 行情仍然低迷,虽电价涨后市场价格重心出现上移,但是整体成交仍清淡,且在终端消费表现疲弱。由这次电价上涨我们不难发现,2012 年度电石成本或居高不下,开工率有限,电石企业或亦亏损严重,PVC成本居高不下。

  综合来看,目前连PVC价格已接近上市以来底部,而2011 年度上游成本上涨,因此2012 年度连PVC跌幅亦有限,但2012 年度宏观经济依旧险相环生,如发生系统性风险,2012 年PVC或下行到6300 附近,宏观经济如持续走稳,连PVC 或震荡在6500-8000,如下半年宏观经济有所缓和,原油出现较大上涨行情的话,连PVC或受大宗商品上涨行情推动展开修复性上涨,或重新登上8000 点,总而言之,2012 年度连PVC走势呈箱体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中财期货 郑满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