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扬帆起航 高糖价时代已经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1日 09:08  国联期货

  第一部分 2010年行情回顾

  图1:白糖指数连续走势图

  

图为白糖指数连续走势图。(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国联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10 年白糖期价走势可谓一波三折。2010 年初郑糖没有延续牛年的牛气,在1 月5日逼近6000元/吨关口前便牛闻虎啸撤退,出现连续5个月的调整,5、6月份白糖期价逐渐止跌企稳,振荡向上,国庆节以后,郑糖便进入快速拉升,但好景不长,11 月中旬在国家调控物价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出现急速下跌,11月12日到11 月17日,短短5个交易日,便跌去近1000元/吨,11月中下旬,郑糖在6200元/吨获得强劲支撑,在经历20 个交易日的盘整后,新一轮上攻形成,近期已经再一次来到前期高点附近。

  纵观2010年郑糖走势,仍维持在2008底以来广泛的上升通道当中,如果把2009年郑糖走势看做1浪上升的话,2010年上半年历时5个月的调整可以比做2 浪调整,5 月中旬至11 月中旬的上涨是第3 浪主升浪,11 月中下旬开始维持一个月的调整是第4 浪,12 月中旬开始的上攻则是第5 浪上攻。2010 年,白糖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过程跌宕起伏,共同催生了2010 年白糖振荡向上的行情,总体来看,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 年1 月4 日-2010 年1 月29 日):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以及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加速了白糖1月份的调整。在国内宏观经济持续转好并趋于稳定的大背景下以及国内食糖本榨季减产预期及国际糖价创近30年新高刺激下,2009年糖市屡创新高,一路狂奔走牛,2010 年第一个交易日,郑糖更是以涨停迎来一个开门红,但这种疯狂走势更像是一种非理智的赶顶行情。1月7日央行首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重挫商品期货市场,白糖在创出2006年3月以来的新高后快速调整。2010年1月白糖期价冲高接近6000元/吨后一路震荡下跌,1月跌幅达到6.65%,跌去383元/吨。

  第二阶段(2010 年2 月1 日-2010 年2 月22 日):干旱题材助涨白糖期货。2010 年初西南干旱灾情逐渐加重,连续数月罕见干旱导致我国甘蔗榨量严重减少。云南因旱灾导致白糖减产50 万吨以上,广西榨蔗减少582 万吨,折合白糖53.6 万吨,在旱情题材以及春节消费旺季的共同助推下白糖期价再上5900 元/吨。纵观2010 年2 月的走势,郑糖总体涨幅达到7.20%,上涨387元/吨。

  第三阶段(2010年2 月23日-2010年5月17 日):内忧外患下,白糖期价震荡下跌。国际原糖2月初见顶,转而快速下跌,短短3个月,暴挫几近一半。4月中旬,国家各部委楼市新政接踵而至,重拳频出。同时欧洲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逐渐显现。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快速的深幅调整,白糖亦未能幸免,一路震荡下跌。同时,2010/11榨季国内食糖增产预期强烈和西南干旱题材炒作的消退加速了白糖的一波空头波段。

  第四阶段(2010年5 月18日-2010年9月30 日):2009/10榨季供需紧张,现货坚挺支撑糖价逐渐止跌企稳,振荡向上。2009/10榨季白糖供需紧张局面难以改变,而国内逐渐进入夏季用糖高峰,致使现货价格坚挺给白糖期市带来一定支撑。同时,国际原糖价格的大幅反弹更为国内糖价上涨推波助澜。

  第五阶段(2010年10 月8日-2010 年11 月9 日):国内通胀压力大增加速糖价上攻。国内农副产品由于通胀抬头的涨价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场暖意融融,大宗商品“涨”声一片,以及流动性异常宽松和美元持续走弱的大背景下,白糖期价的上涨进入加速上攻阶段,短短一个月,SR1109就上涨近1600元/吨,涨幅达到26%,糖价达到创历史的7500元/吨。

  第六阶段(2010年11 月10日-2010 年11 月17日):国家物价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致使糖价出现暴跌。11 月初开始,面对日渐严峻的通胀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空前密集的宏观调控政策,旨在抑制国内逐渐高启的物价。10月20日时隔两年国内首次加息,年内多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等都表明,国家不会放任物价上涨,“防通胀”将成为后期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心。此外,随着广西、云南各地糖厂的开榨加速,国内的食糖供应情况大为改善,致使国内糖价出现暴跌。11月12日到11月17日,短短5个交易日,便跌去近1000元/吨。

  第七阶段(2010年11 月18日-2010 年12 月24日):多重利好助推糖价再起波澜。国内新糖供应量逐渐增加的同时,商家也进入了元旦春节的备货高峰。近期,国内白糖主产区现货糖价基本维持在6800元/吨以上,将给白糖期货价格带来一定支撑。与此同时,受冷空气影响,主产区桂北地区发生霜冻,又激起郑糖多头的炒作热情。而国际原糖供应紧张,全球2010/11制糖年或仍将存在供需缺口,提振国际原糖期价的同时,也给国内糖价再添利好。截止到12月24 日,郑糖主力合约SR1109收盘价为7308元/吨,逼近年内高点。

  第二部分 国内通胀压力不减

  1、国内物价居高不下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环比上涨2.0%,拉动CPI上涨3.8%,“贡献”率是74%;11月份,食品价格中粮食同比上涨14.7%、食用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

  11 月份CPI 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 创下的最高涨幅。

  图 2:国内CPI 价格走势

  

图为国内CPI 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联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0 月以来,居民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价格居高不下。岁末年初,随着元旦、春节的来临,国内外寒潮的侵袭,2010 年12 月以及2011年初的国内居民消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异常天气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明年国内CPI 高位运行不可避免。

  2、物价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0%提高到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6%提高到5.8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自2010年10月20日起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图 3:国内历次存贷款利率调整

  

图为国内历次存贷款利率调整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国联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 年12 月20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这已是年内第六次,也是在一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的密集调整,史上罕见。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再次刷新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点记录。国内居高不下的CPI、外部流动性冲击以及国内货币超发等都迫使货币政策加速回归“稳健”。种种迹象表明,货币政策正从金融危机后的适度宽松向中性定位进行转变。这一取向转变意味着流动性回收将是贯穿明年的货币政策主线。

  图 4:国内历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图为国内历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国联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此外,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11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

  在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方面,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加大粮、糖、油储备投放,每周定期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

  而 2010 年12 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仍以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为主,货币政策基调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更加确定,财政政策仍将偏向积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日前将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位在8%左右,CPI升幅目标约4%。以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速看,达到8%的增长目标并不存在很大难度。但总体来看,由于保稳成为主要基调,控制通胀水平维持在4%以内将成为明年工作中的重点。

  综上,国家一系列空前密集的调控物价政策表明,国家不会放任物价上涨,“缓通胀”,将成为后期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心。

  第三部分 国际糖市仍是扑朔迷离

  1、2010/11 制糖期全球糖市或仍将存在供应缺口

  图5:全球食糖供求平衡情况

  

图为全球食糖供求平衡走势图。(图片来源:USDA 国联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2月10日,国际糖业咨询机构Kingsman SA称,预计全球2010/11年度(4-3 月)糖市供应短缺37 万吨,之前该机构预估为供应过剩352万吨。Kingsman SA 将全球糖产量预估从1.6772 亿吨下调至1.6517亿吨,并将全球消费量预估上调至1.6651 亿吨,高于之前预估的1.6420 亿吨。11 月18 日,美国农业部(USDA)在公布的半年度报告中预计,2010/11 年度全球糖产量预估为1.619 亿吨,而5 月预估值为1.638 吨。USDA 预计,全球最大糖产国-巴西2010/11 年度糖产量料为3940吨,上次预估值为4070万吨,2009/10年度产量为3640万吨。第二大糖产国-印度2010/11 年度糖产量料为2570 万吨,5 月预估值为2470万吨。

  2、2010/11制糖期全球主要食糖生产国情况

  表 1:2010/11 榨季各主要产糖区供销表单位:万吨

国家
产量
国内消费
总供给
出口
亚太地区
5999.6
6718.5
8945.6
977.7
南美地区
4739.6
1987.4
4994.5
2840.5
西欧地区
1507.5
1764.1
2175.6
150.5
北美地区
1318.2
1611.8
1955.3
114.4
东欧地区
612.2
972.0
1185.0
89.7

  数据来源:昆商糖网国联期货

  表2:2010/11榨季各主要产糖国和出口国食糖产供销表单位:万吨

国家
产量
国内消费
总供给
出口
巴西
3940
1200
3856.5
2685
印度
2570
2500
3135.3
2
泰国
687
220
835.6
470
澳大利亚
480
125
519.3
375

  数据来源:昆商糖网国联期货

  12 月14 日消息,巴西甘蔗工业协会Unica 称,11 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压榨量达184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8%,因2010/11年度甘蔗产量下滑。当地350家甘蔗压榨厂中有约140家已经在12月1日关闭,远超过去年同期的25家,因今年天气干燥加快了收割进程。

  11月下半月糖产量总计10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8%。

  12月13日,据印度方面公布的数据,今年11 月份印度累计产糖153.1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月152.6万吨的产量,至此,2010/11制糖年头两个月(10 月和11 月)印度已产糖177.7 万吨,去年同期仅产糖 172.0 万吨。印度一高级行业执行长称,印度本市场年度的糖产量可能实现2550万吨的预估,尽管存在一些主产区的甘蔗压榨迟后将损及产出的忧虑。

  12月24日,巴基斯坦农业部长日前表示,估计2010/11制糖年巴基斯坦的食糖产量仅能达到330万吨,根本满足不了国内420万吨的消费需求。

  12 月24 日,目前澳大利亚已结束了2010/11 制糖年的生产,由于雨水偏多影响了生产,食糖产量下滑至20年来的最低点。估计甘蔗收榨量达不到2,750万吨,为1991年来的最低收榨量,该收榨量远远低于今年6 月份糖业界预期的3,200 万吨。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将下降约20%,至360万吨的水平。

  12 月23 日,据俄罗斯糖厂联盟的数据,到12 月21 日俄罗斯甜菜糖产量较去年同期的316.6万吨下降了14.8%,仅达到269.7万吨。

  数据显示,到12 月21 日时俄罗斯糖厂共加工甜菜1,986.9 万吨(去年同期加工2,106.9万吨)。由于夏季气候干旱,估计2010/11制糖年俄罗斯的甜菜糖产量由最初预计的400万吨将减少到270万吨左右。

  12 月17 日,德国已产甜菜糖319 万吨。估计2010/11 制糖年德国的甜菜糖产量将从上一制糖年的420.7万吨减少至362.3万吨的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