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情回顾
连塑在11月走势呈现出一个陡峭的过山车行情。无论是上旬的大幅拉升,还是之后的急速下跌,其变化之快、坡度之陡,均令人侧目。在流动性宽松、国内通胀预期强劲的大背景下,央行在10月下旬的加息动作短期内并未对连塑在内的大宗商品走势形成压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释放压力的作用,使得连塑在短期的盘整蓄势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上冲,仅五个交易日就冲上了14280的位置,也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阶段新高。其间市场上中石油、中石化将“减塑增油”的传言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此轮快速冲高的行情短期内积累了大量风险,而随着年内央行第四次增加存款准备金率以及10月CPI大幅增长所带来的加息预期的进一步加强,连塑短期内的强势上涨嘎然而止,随即开始了多半个月的下滑行情。其间国务院、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表态将严控物价涨势,而各交易所也纷纷出台了以抑制投机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宏观调控的高压态势,使得连塑跌势不止。临近月末,连塑已回到11500附近。较最高点下跌了近3000点。
二、基本面分析
(一)上游原料
1、 原油
11月份,受宏观经济变化的指引,原油走势前涨后跌,向90美元关口突破失败又重新回到80美元附近。
月初美联储公布了符合市场预期的第二轮货币宽松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本已宽松的流动性,并使市场的通胀预期再次升温。而表现稍好的经济数据和原油库存数据也摇旗助威,原油价格随即一路小跑从80奔90而去。但随着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已经偃旗息鼓的欧债危机又借爱尔兰债务问题卷土重来,给原本阳光明媚的资本市场蒙上了一层阴云。而11月11日中国公布的10月CPI数据大幅攀升,以及中国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市场上对中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大幅攀升,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情绪也随之蔓延,成为了压垮骆驼背的最大一颗稻草。11日当日,以原油为首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纷纷高位下跌,并在之后的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将前期涨幅基本吃掉,原油重回每桶80美元水平。进入11月下旬后,由于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显现改善迹象,其中最新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两年多来最低水平,10月份美国个人收入增长0.5%;路透社/密歇根大学11月底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上升。上述数据的好转鼓舞了投资者信心;而随着原油向80美元关口的回落,原油期货上的CFTC净多头持仓也大幅增加,并创出历史新高。原油跌势被有效遏制,并快速反弹至83美元/桶附近。
目前原油需求已进入冬季取暖需求旺季。根据NOAA预测,今冬取暖油需求主要地区——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地区要较去年寒冷6%左右,据此计算,今年取暖季取暖油需求量要比去年同比增加约30万桶/天,将给美原油需求带来支撑。而目前中国面临柴油紧缺问题,原油加工量将维持在高位,也将促进原油进口,进而带动原油的需求。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过去的70-80美元/桶区间上升到80-90美元/桶区间,在需求面利好的情况下,短期内原油跌破80美元关口的概率不大。不过,由于目前爱尔兰债务问题带来的欧债隐忧始终是干扰原油走势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而韩朝两国近期冲突升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其后续发展形势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2、 乙烯
受原油冲高回落及下游需求低迷影响,本月乙烯价格小幅回落。
(二)国内现货
1、 石化定价
11月份,中石油、中石化的挺价姿态未能持续。月初在流动性宽松及通胀预期加温的大环境下,连塑快速拉升,与现货之间价差迅速放大。此时石化顺势大幅提价,截至11月11日,中石化华北线形挂牌涨至12300元/吨左右。之后在CPI高企、国内加息紧缩预期加大的情况下,连塑高位急速下跌,石化未能继续稳价,挂牌价格也随即不断下调。截至11月26日,中石化华北线性挂牌在11200元/吨,较月中高价下跌了1100元/吨。
2、 市场报价
本月现货市场价格跟随期价走势大起大落。月初,现货市场报价在11000元/吨上下,并在一周内快速上涨。截至11月11日,已涨至12300元/吨,与石化挂牌持平。之后受连塑快速下跌影响,现货价格也迅速滑落,至月末,重回11000元/吨下方。
(三)生产状况
由于国内石化开工正常,且经过连续扩能,10月国内PE产量大幅增加。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0月国内PE产量为98.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81万吨,增幅为23.62%;与9月份国内PE产量相比增加9.88万吨,降幅为11.16%。1-10月累计产量为855.57万吨,较2009年增加193.64万吨,增幅为29.25%。
进入11月份后,由于部分装置有大修计划。因此预计当月产量或有所减少。
(四)库存状况
8月以来,由于中石油、中石化近期采取控制放量政策,使得企业库存压力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近期,由于进口量快速增加,使得社会库存出现小幅回升。中塑库存及金银岛最新库存报告均显示出小幅回升的态势。但整体上,目前国内PE库存仍处于压力较小的水平,或对连塑的走势提供一定的支撑。
中塑库存继续小幅增加。中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6日,国内PP、PE主要市场总库存环比小幅增加,同比大幅增加,但南北库存悬殊。总库存比上月中旬增长2.49%,比上年同期增长40.44%。其中PP库存小幅上扬,比上月中旬增长0.97%,比上年同期增长20.15%;PE库存小幅上扬,比上月中旬增长2.81%,比上年同期增长16.06%。区域来看,南方库存微幅下滑,比上月中旬减少0.36%,比上年同期增长28.20%。北方库存大幅走高,比上月中旬增长7.65%,比上年同期增长67.27%。
金银岛塑料交易市场10月29日塑料库存报告显示本期国内聚烯烃市场库存较上期略减,据仓库反映出货较为顺畅,具体情况如下:当前总库容为65.8万吨,与上期持平;当前总库存量为34.87万吨,总占用率为52.99%,减少了0.12个百分点。北方略有增加,中部和南方地区库存水平均有所下降。
交易所库存近期仍继续增加。截至11月26日,注册仓单达到27183手。折合超过13万吨现货。
(五)进口状况
受国内产量大增、及外盘价格高位影响,继8、9月PE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后,10月PE进口量出现明显回落。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PE总进口53.47万吨,环比减少8.64万吨,降幅13.91%,同比2009年增加3.77万吨,增幅7.59%。其中线性进口19.28万吨,环比减少3.09万吨,降幅13.81%,同比增加1.99万吨,增幅1.51%。
目前农地膜生产旺季基本结束,需求由旺转淡。因此预计11月进口量不会大幅增加。
(六)供需分析
随着农膜需求旺季向淡季过度,PE市场的供需平衡状况将有所改变。
供应方面,虽然近期中石油、中石化曾表示要“限塑增油”,但截止目前国内石化开工正常。且经过前期连续扩能,国产资源供应面充足。10月份虽PE进口量降幅较大,但产量大幅增长,因此供应总量基本维持稳定。10月供应总量为151.92万吨,环比小幅上涨0.82%。同比增长17.46%。而由于11月底12月初部分国内装置有大修计划,一定程度上将减少国产供应量。
目前期货交割库线性库存高位,约有超过11万吨现货。这些现货经二次交割流入市场可能性较大,届时或对市场供应压力有一定影响。这一因素对LLDPE走势的影响或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逐渐显现。
需求面,就终端需求来看,多数品种需求平淡,北方农膜需求已进入旺季尾声,华北特别是山东地区部分农膜需求至12月中旬后完全进入淡季。经过11月份的暴涨与暴跌,加上对近期国家行政打压及明年信贷政策缩紧的预期,中间商参与积极性受重挫,中间需求较以前萎缩。
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PE的供应量将维持充足,而需求由旺转淡,市场供需平衡或难以保持。这是影响连塑未来走势的一个主要利空因素。
三、后市展望
目前原油、乙烯、外盘相对高位对行情有一定支撑。但由于下游需求旺季已接近尾声,市场供应压力开始逐渐显现。而目前部分人士对11月CPI数据预估为5%,如若属实,则央行再次加息、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更高。而近期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一再强调要调控物价,证监会、交易所等部门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抑制期货投机。上述因素使得目前商品走势面临高压态势,弱势调整期或将延长。而12000点、11500点相继告破,或许意味着连塑将重新回到11000点的前期盘整区间。在操作上,建议短期内以逢高短空为宜。
国都期货 张明恂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