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指是下跌祸首还是代人受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5日 13: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期指上市“满月”

  14日,中国内地股指期货迎来“弥月之喜”。这一个月,恰逢A股市场遭遇一波持续调整,上证综指频频创下年内新低。这使得诞生之初的股指期货备受质疑,甚至被指“罪魁祸首”。“满月”的股指期货,期待着市场给予更理性、更公正的对待。

  据新华社电

  4月16日,作为中国内地首个金融衍生产品,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挂牌上市。4月19日,股指期货推出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暴跌,两市股指分别出现4%和6%以上的巨大跌幅。此后,A股市场开始了一波持续深幅调整。

  期指“撞车”股市下跌

  股指期货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有媒体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价值发现、稳定性功能在中国股市没有得到体现,其负面效应反而凸显,如赌博功能、投机功能、上下震动功能等等。

  原本为减少波动、稳定市场而推出的股指期货,真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吗?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认为,过去一个月中沪深股市持续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升级,4月CPI创下年内新高,种种迹象令市场对于刺激政策退出、流动性紧缩的预期不断升温。另一方面,新股密集发行、申购价格居高不下,给二级市场带来了沉重压力。另外,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风险厌恶情绪高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A股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上海证券金融工程负责人李艳在对股指期货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股指期货并非现货市场下跌的原因,“助涨助跌”的理论也不成立。股指期货上市和A股市场单边下跌,二者“纯属巧合”。

  《融资中国》杂志总编辑方泉也表示,在基金、券商等持有大量现货盘的特殊法人尚未涉足股指期货的背景下,武断地将股市下跌归罪于股指期货推出,显然缺乏足够依据。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之间寻找联系,恐怕只能归结为“心理因素”,即股指期货下跌被解读为对后市看空,从而令投资者产生恐慌情绪。

  期指资金难撼A股

  股指期货正式交易以来,名义成交量屡屡超过沪深两市交易量之和。专家解释说,股指期货实行的是保证金交易和“T+0”日内回转交易,同一笔资金日内可以交易多次,因而名义成交额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交易制度不同,指数期货名义成交额与股票交易额不具有可比性。

  从海外市场来看,2009年,美国股票类衍生品名义成交额是股票市场交易额的1.20倍,中国香港、印度市场均为3倍多,韩国则高达近30倍。在中国内地市场,沪深300指数期货是目前唯一一只股票类衍生产品,理应拥有套保、套利和纯交易的巨大市场需求。

  此外,尽管目前股指期货市场每日名义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但实际账户可用资金仅为70多亿元,盘中占用资金40多亿元,结算后持仓占用资金不足30亿元。相对于A股市场逾13万亿元流通市值而言,影响微不足道。

  期指开始展现

  价格发现功能

  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或许眼下“蚂蚁”还难以撼动“大象”,但股指期货已经开始初步发挥其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看来,对于现货市场而言,股指期货相当于一个“隐形弹簧”,即在股市过度下跌或过度上涨时,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市场进行提示。

  马文胜分析说,交易量最大的IF1005合约对沪深300指数的升水一般在30点至60点范围。当现货市场出现大跌时,期现价差往往会高达70点、80点。这意味着股指期货开始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提醒”现货市场投资者不要过度看空。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以来,不但近月合约正价差运行,而且近月、远月价差结构呈正斜率排列。这意味着,股指期货非但不是股市下跌的“祸首”,反而呈现出强烈的上涨预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