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满月:期待更理性关注

  ⊙新华社记者 潘清

  14日,中国内地股指期货迎来“弥月之喜”。这一个月,恰逢A股市场遭遇一波持续调整,上证综指频频创下年内新低。这使得诞生之初的股指期货备受质疑,甚至被指“罪魁祸首”。

  对于在“单边市”中摸爬滚打了20年的中国股民而言,股指期货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概念。或许正因为如此,股指期货难免被“误读”。

  股指期货正式交易以来,名义成交量屡屡超过沪深两市交易量之和。专家解释说,股指期货实行的是保证金交易和“T+0”日内回转交易,同一笔资金日内可以交易多次,因而名义成交额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交易制度不同,指数期货名义成交额与股票交易额不具有可比性。

  从海外市场来看,2009年,美国股票类衍生品名义成交额是股票市场交易额的1.20倍,香港、印度市场均为3倍多,韩国则高达近30倍。在中国内地市场,沪深300指数期货是第一只,也是目前唯一一只股票类衍生产品,理应拥有套保、套利和纯交易的巨大市场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尚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在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看来,对于股票现货市场而言,股指期货相当于一个“隐形弹簧”,即在股市过度下跌或过度上涨时,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市场进行提示,引导其恢复理性区间。

  马文胜分析说,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交易量最大的IF1005合约对沪深300指数的升水一般在30点至60点范围。而当现货市场出现大跌时,期现价差往往会高达70点、80点。这意味着股指期货开始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提醒”现货市场投资者不要过度看空。

  实际上,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以来,不但近月合约正价差运行,而且近月、远月价差结构呈正斜率排列。这意味着,股指期货非但不是股市下跌的“祸首”,反而呈现出强烈的上涨预期。

  从理论和海外市场实践来看,作为一种交易手段和避险工具,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中性,并不会助涨助跌。专家呼吁,不要因为需要为股市下跌寻找逻辑原因或者情绪宣泄的出口,就将矛头指向股指期货。

  相对步入“弱冠之年”的中国内地股市,刚刚“满月”的股指期货尚显稚嫩。如同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股指期货渴望善待和呵护,期待更理性的注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