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铁矿石谈判仅存硕果告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09:31  金牛财顺

    

     作为2009年铁矿石谈判唯一的成果,澳大利亚FMG给中国进口铁矿石35%的折扣最近恐生变。该公司近日突然改变口风,表示正在与中国就第四季度是否继续采用折扣定价进行协商。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又将再次展开的关键时点,原本指望FMG能够成为“正面标杆”的中钢协却遭遇“反水”,这也给原本就分外艰苦的谈判增添了一丝变数。

     “小弟反水”

     2009谈判仅存硕果危急

     8月17日,中钢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FMG公司经过充分交流和认真商讨,粉矿和块矿价格分别下降35.02%和50.42%,合同有效期自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这一成果可谓来之不易,在另外两家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和必和必拓咬定价格不放松的背景之下,FMG此举可谓给中国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带了了希望。中方将此谈判结果高调公告的意图之一,就是想以此作为和两外三大矿石价格谈判时的“标杆”。

     也是在8月17日同一天,FMG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公告。FMG称,达成该交易的前提条件是,FMG与中国融资机构在9月30日前完成一项55亿-60亿美元的融资交易。这个协议被看成是“60亿美元贷款换低价矿”。

     显然,双方在表述这一“融资”的性质问题时出现了分歧。如果融资真的被看作是附加条件的话,那么和FMG达成的铁矿石价格协议示范效应难免会打折扣。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此前曾强调,中国与FMG签署的协议内容中并没有说必须提供60亿美元融资一条,实际内容是“中方将积极促使中国的金融机构对FMG提供融资,扩大其产能”。

     FMG9月30日发布公告,称未能如期获得来自中方的融资。FMG公司称,将依靠自身能力实现产能扩大计划,暂时不会与中国继续就融资问题进行磋商,这也成了此后FMG一系列动作的导火索。

     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对中国矿石出口的数量上来看,FMG只能称之为铁矿石谈判过程中的“小弟”,中方支持FMG,也有扶植新兴矿山企业和三大矿山“打擂”的意思。不过遗憾的是,这位“小弟”却临事“反水”,背后出了一手。

     自9月30日融资谈判失败之后,FMG接连做了几个动作:首先,考虑将其所产的块矿与巴西淡水河谷(Vale)等矿商所产的粉矿混合,混和矿比较容易卖,也能降低钢铁厂的生产成本。第二,希望改变产品大部销往中国的现状,涉足日本与韩国市场。最后就是直接表示考虑是否继续执行与宝钢确定的折扣价。

     视若“插曲”实际影响有限

     铁矿石谈判的艰巨之处,首先缘于其一直以来形成的“三对三”格局,买方为中国钢铁企业,日本钢铁企业,欧洲钢铁企业,卖方是三大传统矿商力拓、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这三家矿山企业控制着全球70%的铁矿石资源,因此可以主导铁矿石价格连年上涨。

     但问题是,中国铁矿石贸易量占全球60%,在铁矿石价格议定上却没有多少话语权,每年多花300多亿美元的价钱从对方手里买矿,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利益。因此在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过程中,中国一直在要求铁矿石粉价格45%的折扣,大大超出了力拓给出的33%折扣。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FMG及时出现在了谈判桌上。作为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的规模实际上比较有限,年产量在5000万吨左右,即便是全部产量都运往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仅占中国今年5亿吨进口量的1/10。FMG在铁矿石谈判过程中的示范效应要远大于实际效用。毕竟,在谈判胶着状态从第三方首获“中国价格”,无疑会给谈判对手施加压力。

     虽然此后力拓和必和必拓仍不接受这个价格,但这一谈判结果无疑已经成为2009年铁矿石中的重要成果。

     事实上,FMG自2003年成立之后便将中国各大钢厂视为主要客户。公开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FMG与中国钢企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超过30家。

     昨日,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集团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FMG客户的身份,但是他不对FMG可能取消折扣一事做出表态。

     作为FMG第二大股东,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效伟表示,中方帮助FMG融资和中方与FMG达的价格是两回事,二者并不挂钩,公司采购FMG矿石的价格仍然按照协议价来完成。

     FMG“反水”一举实在可以算是铁矿石谈判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因为其矿石供应量的确非常有限,另外铁矿石价格降35%还是降33%,对钢厂的成本影响可计。“炒作”,一位钢铁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性直接提出了这个词,该人士认为,事实上和FMG达成协议本身就是一定程度的炒作,“只不过咱们的炒作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筹码。”而此番FMG因种种原因试图放弃既定协议,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以要挟为目的的“炒作”。

     坐拥“资本”新一轮谈判获支持

     中钢协对即将开始的2010年进口铁矿石谈判有自己的主张,就是要建立铁矿石谈判新机制,其中包括适合中国的财政年度计价周期、统一铁矿石离岸价格、量大从优、不盲目跟随他国定价等基本原则。

     三家矿业巨头放风称2010-2011年度铁矿石价格上调30%-35%,而这一价格料难被中国接受。中方新一轮谈判最大的资本,仍是铁矿石供大于求基本判断。

     瑞典原材料集团预测,2010年铁矿石将过剩3-4亿吨,2009年铁矿石产量下降,2010年不会出现增长,甚至有可能出现小幅下降。而另一方面,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压力的中国钢铁行业,可能出现新一轮库存压力,届时,铁矿石作为原料成本,价格难以得到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20日在天津召开的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土资源部主要领导分别表示,在国际矿业贸易中,贸易双方要加强协商对话,反对价格垄断。这被业界解读为官方对中钢协新一轮铁矿石谈判的支持。(燕赵都市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