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原油:
9月份国际原油围绕70美元/桶宽幅震荡;
经济数据利好较多给予油价一定支撑;
美元连续下滑,但原油上涨乏力;
消费淡季原油需求减小抵消了宏观经济数据的利好及美元弱势带来的提振;
投机净多连续增加,埋伏油市等待起势;
三大能源机构对未来需求整体乐观;
10月中上旬原油仍难有大涨空间,因需求压制;
下一波涨势将随着冬季取暖油消费旺季来临而启动。
燃料油:
9月份沪燃油跟随原油波动,上涨乏力;
国内股市疲弱对沪燃油亦有影响;
新加坡燃油基本面虽较好,但仍受原油拖累;
国内现货需求平淡,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
短期跟随原油震荡,4200点暂难突破;
10月下旬开始或有望跟随原油走出突破行情。
第一部分:国际原油市场
一. 行情回顾
整个9月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原油价格围绕在70美元/桶波动,没有明确的方向。事实上,8月份时,NYMEX原油亦围绕着70美元处宽幅震荡,只是震荡的幅度更大,8月份最高点时一度上探至75美元/桶,最低点下探至近65美元/桶。9月份震荡的幅度逐渐变小,8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股市暴跌,这也引发美国原油市场的抛售,油价当天大挫接近3美元/桶,并收于70美元以下,9月开盘第一天原油继续下挫,虽然经济数据利好,但美元走高仍压制了原油的走势,此后几个交易日,原油在60日均线处企稳,并在9月8日在美元指数的大跌提振之下,原油大幅走高一举收复70美元/桶。此后的行情围绕70美元/桶几上几下,9月底时一度下探至65美元/桶附近,但9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暴涨令原油价格重新回到70关口之上。
9月份原油价格多次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因多空双方分歧较大,经济数据的好转及美元下滑支撑油价,但汽油消费旺季渐过令需求忧虑加大,且目前也是炼厂传统的设备检修季节,这也限制了原油的需求,使得原油在短期内上涨动能缺失。
目前也是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以往飓风往往成为助推油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墨西哥湾地区常常遭受飓风袭击,而该地区聚集了美国约四分之一的油气生产,但现在还没有像样的飓风对墨西哥湾地区的油气生产产生明显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9月份经济数据的好转及美元的下滑对原油的支撑作用基本抵消了需求下滑带来的压力。
二. 基本面分析
1. 三大能源机构月报观点
EIA:第四季度全球原油消费有所增长
EIA预测WTI原油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为70美元/桶,比2009年第一季度的均价上涨27美元,并预测WTI原油价格将逐渐上涨,至2010年12月份,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改善,原油均价将升高至75美元/桶。
初步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消费比今年早些时候下降了300万桶/日,消费的下降主要集中在OECD国家,非OECD国家变化不大,当前的宏观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在将在今年年底在亚洲非OECD国家的带领下复苏,在此前提下,EIA预计全球石油消费在第四季度将比2009年稍早时候有所增长,为5个季度内首次增长。预计全球石油消费将在2010年增长90万桶/日,非OECD国家的强劲增长将部分被OECD国家的轻微下滑所抵消。
OPEC在2009年第二季度原油产量为2870万桶/日,与第一季度基本相同,但比2008年第三季度的巅峰产量减少了300万桶/日,目前较高的油价及历史上OPEC对产量目标控制的不严格暗示着在2009年剩余时间里其增加产量的可能性较大,除非价格从目前的价位上大幅下挫。预计OPEC在2009年下半年的原油产量将上升至2930万桶/日,2010年产量为2890万桶/日。
非OPEC国家在2009年第二季度平均供应量为5010万桶/日,比2008年第二季度增加30万桶/日,供应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南美洲(增加30万桶/日)和前苏联(增加30万桶/日),这两个地方的增长被欧洲(减少30万桶/日)的下降部分抵消。在预测期间内,来自巴西、美国、阿塞拜疆及哈萨克斯坦的产量增加将抵消墨西哥及北海地区产量的减少。
图:全球液态燃料消费
(资料来源:单位:百万桶/日)
图:全球液态燃料消费增长
(资料来源:单位:百万桶/日)
图:全球原油及液态燃料产量增长
(资料来源:单位:百万桶/日)
图:OPEC原油剩余产能
(资料来源:单位:百万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