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元危机隐现 黄金成香饽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08:46  中瑞金融

  美元贬值的危机正在进一步深化,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如此表现,不得不令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注。

  美国政府因应对金融危机大量印刷钞票所释放的流动性泛滥,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显现出来,尽管我们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膨还没到来,但距离到来的时间也为时不远。同时美国政府创历史的高额财政赤字将在经济强劲复苏后进一步拖累美元继续行走在熊途中. 美国所处的财政“两难困境”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其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有着很大区别。如今,所有的数据都显示经济疲软。消费支出和就业尤为悲观。前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失业率已触及26年高点,债务激增的同时,美国经济的大环境却很脆弱。国民储蓄率基本为零。净借款完全由外国人提供。外国人已持有美国国家债务的一半。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后美元却因避险情绪的转移而大幅下挫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图为美元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目前美元利率要低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利率,使得市场更愿意将美元作为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也就是说,投资者借入低利率的美元后,将美元抛售后再买入高收益的资产。这一融资套利交易,目前对美元形成了很大的贬值压力。

  美元一枝独霸的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也为将来世界实行多元化储备货币创造了可能性。从而使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质疑和威胁。所以美元的弱势在根本上难以扭转。也加剧了市场对黄金的买入兴趣. 美国政府正大量印刷钞票,并大肆支出,导致其背负的债务不断加大,对纸质货币的功能产生怀疑,从而寻求其他途径来保护自己的资产。而买入黄金和原油进行保值是首选。当然和与其他资源类商品构成不错的投资组合。我们从下图原油的走势可以看出在需求并不乐观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资的介入,油价在70美元获得支撑而与美元走弱合力下,推动金价刷新历史高点。而油价目前已经处于震荡区域上轨下方附近,能否打破区域整理而重新引领商品牛市,短期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毕竟世界经济刚处于复苏的初期阶段,如果油价大幅上扬,势必会拖累脆弱的经济而使复苏的步伐放缓。所以笔者认为油价维持现状将更有利于经济走向正轨。如下图所示:

  

图为美原油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而将导致美元危机的罪魁祸首却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纸币不断贬值的事实. 自从今年三月份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纷纷效仿跟进,通膨的梦魇也就随之若隐若现。同时一些央行售金的额度也在逐步缩小. 2009年8月初,欧洲18国央行达成第三期央行售金协议(CBGA3),规定从2009年9月27日起的后5年内,CBGA签约国每年售金不得超过400吨,总销售额不得超过2000吨(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要出售的403吨)。这比前次售金协议的总额已经减少了500吨,最大的售金机构减少售金计划,显然对黄金是很大的利好。

  中国央行4月份宣布黄金储备已经增加到了1054吨。2009年8月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在7月份国际储备总量减少2.6%的情况下,其黄金储备量却增加了3.38%。中国及日本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大量饿美元资产敞口风险在加剧,所以买入原油与黄金成为各国政府及投资资金不错的选择.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不断增加黄金持有量,是坚定看涨黄金的持有者。截止10月13日,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持有者SPDR持金量已达到1,109.314吨,与年初相比增幅为40%。表明市场中对未来通膨的担忧在加剧,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泛滥的日子也为期不远。如果不及时应对,那我们的资产只能被通膨所侵蚀,当我们再回头看看今天的金价,会说当初那么便宜为什么不买呢?可能只能徒生事后周渝的感慨罢了。

  10月6日,澳大利亚联储意外宣布加息,利率上调0.25%至3.25%,将澳元兑美元一举推向14个月高点,给了市场一个大大的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尽管通膨尚未到来,但威胁无处不在。这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笔者认为,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热点已经从欧美转移到亚洲,而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也将会使世界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可能成为现实,虽然短期内还没有任何货币能取代美元。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经济复苏过程中仍存变数,G20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国仍将维持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换句话说,就是用未来的风险换得眼前暂时的安宁。以后的事情就留给以后的政府去头疼吧。

  总之,在当前世界政局及经济格局悄然转换的背景下,投资者买如黄金来为即将到来的危机进行避险保值是当务之急。在今年年底及明年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金价向1200美元迈进不是梦,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瑞金融:雨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