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1.国际期货市场
9月份,如下图所示美棉指数总体走势呈现强劲上扬高位震荡的格局。具体来讲,USDA报告显示植棉面积减少导致的全球棉花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各主产国的天气情况影响新年度棉的质量及产量。各项利多支撑基金多头积极买入,CFTC基金本月净多比呈现了自三月份以来的第二次增加,具体来讲,CFTC净多比9月1日到15日由8.23%上涨至15.96%。美棉指数由月初低点58.17美分/磅一路上扬至高点65.94美分/磅;月末基金多头力量并未发生大的转变,但增速有所放缓,价格对前期上涨进行修正,出现了连续几日的高位震荡,最终收于63.50美分/磅,月K线收于一根带有上下影线的阳线,月涨幅为5.26%。
图1:美棉指数周线图
2.国内期货市场
9月份,受植棉面积大幅下降及连阴雨造成09/10年度新棉产量下降影响,如下图所示,郑棉指数总体呈现冲高后高位震荡走势。具体来讲,受USDA产量下降及连阴雨利多,及国内现货价格止跌平稳上扬影响,棉指数强劲上扬,冲高至13959元/吨月度最高价,月末价格对前期涨势进行修正,价格维持高位震荡。月K线收于带有上下影线的阳线,月涨幅为3.65%。
图2:郑棉指数周线图
3. 国内现货市场
9月份,现货价格方面,因连阴雨天气影响新棉收割,增强减产预期,导致现货资源紧张,国储拍卖棉花成交比和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现货价格在积极地交投意愿中快速上涨,328级棉花价格指数在本月总体呈现止跌回升快速上涨的格局。截至30日价格稳定在13147元/吨,较上月末的13011元/吨上涨了136元/吨,月涨幅为1.05%;
九、十月份正是纺织旺季,目前纺企订单增加,纺企开机率逐步回升,对棉花资源的需求放大。受棉籽上涨影响,棉企收购积极性较高。另外市场对新棉上市后的价格普遍看好,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棉价稳步上涨。
图3: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走势图
二、抛储情况解析
08/09年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了保证棉价的整体稳定,收储和放储几乎贯穿了整个棉花年度。2008/2009年度国家收储棉花270余万吨,是自棉花体制改革以来史无前例的,当年收储占国内产量的35%,占全球产量的11%。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由于出现“7.5”事件,新疆地区的稳定将更加重要了,今年如果出现棉花价格大幅下跌的话,国家还会大量的储备,特别是对新疆的棉花保护力度还将加大。由于“7.5”事件的影响,赴新疆采摘棉花的农民工大幅减少,不仅会影响棉花收购进度,而且会提高采摘棉花的价格。
长假期间现货市场较为平静,针对目前市场上国家将以13600元/吨价格收储新疆棉的传闻,中国棉花协会经向国家有关部门证实,国家本年度将在必要时力保新疆棉花收储顺利进行,但目前并无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市场上传言将以13600元/吨收储新疆棉纯系谣传,新棉收购价的再次陷入猜测之中。但是鉴于,新棉产量的大幅下降,限制了棉价的下放空间,因此就没有必要加大收储的数量了。按照目前出库的数量,国家起码有能力收储不低于200万吨的棉花。但是根据目前用棉形势,国家没有收储200万吨棉花的必要。但是如果国家不收储的话,无法保证植棉面积保持稳定,因此为了确保棉价稳定运行,100万吨左右的收储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今年收储价格和去年基本一致。
三、供求状况分析
供给:
1. 产量大幅下降
根据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09/10年度棉花产量预估为1.0506亿包(2287万吨),年末库存预估为5626万包(1225万吨)。中国2009/10年度棉花产量预估为3350万包(729万吨),棉花年末库存预估为1764万包(384万吨),2008/09年度棉花年末库存预估为1997万包(435万吨)。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棉花产量都较上年出现下滑,库存都有所降低,供需格局偏紧没有改变,支持棉花价格长期上涨。
国内棉花受竞争作物影响,新年度国内植棉面积大幅减少13%左右,加上病虫害及连阴雨天气影响,预计2009/2010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仅能达到700.01万吨,较上年度轻者减少14%,重者减产20%。近期,新疆产区在此前的干旱之后突现降温降雨天气,北疆局部甚至出现降雪,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将给新棉采摘工作带来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降温降雨将导致新棉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无法正常裂铃吐絮现象。另一方面,据统计,因不利天气影响,目前新疆约有近60%的采摘工作延迟,这将造成后期的集中采摘上市情况下的出疆困难,从而无法在下半年的旺季前及时销售,贻误行情。
8月底以来,产区陆续进入采摘时节,北方棉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了棉花采摘进度,致使新棉上市推迟。但目前商家及纺企库存偏低,采购需求较强,天气因素带来的减产因素支撑将令市场坚挺。
2. 棉农惜售心理加强
目前正处于新棉上市初期,棉农惜售心理比较严重,造成短期内的新棉供给偏紧。国内纺织业开工率已从低谷时期的不足70%回升到90%左右。目前各地新棉价格走势尚不明朗,大型棉花公司的收购工作并没有大规模展开,目前企业都已经做好准备国庆之后进行收购。
目前衣分37%的棉花平均收购价格高于5.8元/公斤,最高达到6元/公斤,去年同样价格的棉花衣分在41-42%。农民预期很高,惜售情绪严重,私营小轧花企业开始抢占资源,导致棉农期待更高的价格。据统计数据显示:棉农在农场种植棉花的直接成本为1190-1220元/亩,其中,种子成本100元/亩,化肥140元/亩,农药150-180元/亩,人工400元/亩,地租400元/亩。用亩产450-500斤籽棉,价格2.2-2.7元/斤计算,每亩籽棉能卖990-1350元,即每亩棉花收益为130-200元,是在无利可图。棉农认为“原来1斤棉花抵4斤粮食,随着粮价的上涨,目前最高最能换2.8斤”。因此若棉价不能持续走高,棉花的生产边缘化将持续导致产量持续下降,因此只有棉花价格回升至合理水平内,棉花生产才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