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市场较为乐观 豆类总体震荡上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00:24  海通期货

  􀁺 近期美豆良好天气在基本面上制约了价格上行的空间,不过目前市场基本面早已退居其次,整体经济的相好,周边市场的利好因素带动美豆继续攀高。从近期金属、能源等品种来看,涨幅较大,短期存在一定的回调要求,同时目前正直大豆生长的关键期,后期天气情况直接影响下一年度大豆产量,从最新天气预报来看,未来十几天美国天气仍然以晴好为主,将继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8、9 月份处于关键生长期的大豆来说,由天气引起的任何差池都将改变美盘的运行趋势。预计下半年美豆走势可能会先产生一定的回调,随后重归涨势,整体呈现震荡上扬格局。

   连豆市场一方面面临大量进口大豆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国内 基本面消息匮乏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临储大豆拍卖的详细消息及影响上。虽然国家已在东北举行了两次临储大豆竞价拍卖,都以流拍报收,但是临储拍卖的利空压力无法释放,但是临时储备大豆最终要在市场流通,对于现货市场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压力。

  预计后期拍卖的方法将会发生一定改变,政府给予油厂加工补贴的可能性增大。建议投资者关注随后政策面的动向,以及产区油厂收购态度的变化。预计后期连豆市场走势在国庆、中秋两节前后将会有所表现,笔者对下半年连豆市场较为乐观。

  1.行情回顾

  回顾2009 年上半年美豆市场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首先行情延续了去年年底行情,美豆市场延续了深幅回调走势,盘中主力合约期价曾一度跌至 800 美分一线,而伴随着新年伊始阿根廷干旱的爆发,市场买兴重新回归,同时由于期价跌至数年来的低位,空头抛压信心明显不足,美豆市场下行步伐逐步放缓,随着 3 月末美国农业部种植意向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公布,由于低于市场先前预期,同时美豆库存紧张格局依旧明显,刺激美盘再度飙升,但6 月初随着美国通用申请破产,市场恐慌性情绪再度蔓延,美豆市场再度展开了一轮探底行情直至 6 月末。 7 月国内外大豆走势以窄幅震荡为主,月初CBOT 大豆11 月合约在主产区天气晴好的影响下,打压了期价升水空间,期货价格快速下跌,最低点触及880 美分,随后基本面因素弱化,周边环境影响整个行情走势,美豆也开始展开接近16 天的窄幅震荡,在7 月最后一个周,美豆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影响下,开始大举飙升,收复月初下跌失地,报收于980 美分。

  而国内连豆市场与美豆表现相近,期价同样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波动幅度远远低于美豆,主要还是由于我国政府的收储政策,3700 元/吨的价格对国内大豆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国内大豆也由于政策调控较为严重,大量资金撤离大豆市场,而选择豆油、油脂品种。

  2.国际因素

  2.1. 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度量美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数据GDP 在第二季度的表现远好于前几个季度的表现,也超乎分析师的预测值。而房地产市场回暖、金融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制造业PMI 指数等指标也彰显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复苏通道。7 月31 日,标普500 指数收于987.48,较上月收涨68.16,涨幅为7.4%;较年初收涨55.68 点,涨幅为5.98 个百分点;较3 月9 日的半年低点676.53 则收涨310.95 点,涨幅为45.96%。标普500 指波动率指数在7 月30 日收于25.4,较年初和3 月9 日分别降低13.79 和24.28。这表明在美国经济数据逐步向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对美国股市的恐慌情绪大幅降低。但由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堪比百年难遇,其对经济的影响也还将持续,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仍在进一步的下降。然而目前阻挡美国经济复苏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失业率的径直攀升。在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美国消费支出恐一时难以摆脱疲弱态势,而信用卡违约风险也将是后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2.2. 供需报告缺乏新意,市场关注度弱化

  USDA7 月份出具的供需报告中预测美国2009/2010 年度油籽年终库存量为800 万吨,较上月预测增加110 万吨。大豆库存增加占库存增加的较大比重。由于收割面积上调,本月预测美豆产量为32.6 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6500 万蒲式耳。6 月30 日种植面积报告预测大豆收割面积较6 月份供需报告预测增加150 万英亩。预测大豆亩产仍为42.6 蒲式耳/英亩,与上月预测持平。出口和压榨量增加部分地抵消了供应量的增加,由此预测2009/2010 年度大豆年终库存量为2.5 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4000 万蒲式耳。同时,本月预测美国大豆和豆类产品价格均下调。预测2009/2010 年度大豆季节平均价格为8.3—10.3 美元/蒲式耳,上下限均下调70 美分。本月预测美国2008/2009 年度大豆出口量为12.6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1000 万蒲式耳,反映了出口装船和销量持续保持强劲的状况。中国大豆进口量由3880 万吨上调至3910 万吨。另外,豆粕出口和国内需求上调导致大豆压榨量上调500 万蒲式耳,达到16.55亿蒲式耳。尽管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肉类产量下降及其他替代蛋白粕供应量加大,预测2008/2009 年度国内豆粕需求量年比仍下降8%。大豆出口和压榨量增加被调整用量下调所抵消,由此使美国2008/2009 年度大豆年终库存仍维持在1.1 亿蒲式耳,与上月预测持平。

  2.3. 美豆出口量仍然持续增加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7 月份以后油粕价格的上涨,压榨利润高企,油厂加大了大豆进口量,从下图我们也可以看出美豆出口量也在本月周度出口量重新超过四年均值线。USDA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 月23日一周,美国2008/09 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3,502.92 万吨,2007/08 年度同期为3,123.99 万吨;累计出口装船3,214.23 万吨,2007/08 年度同期2,900.68 万吨。

  图表1. 美国周度净出口销售量

  

图为美国周度净出口销售量走势图。(图片来源:USDA 海通期货研究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4. 大豆播种进度加快,天气炒作进入主旋律

  目前良好的天气状况仍是压制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特别在进入7、8 月份大豆关键生长时期,天气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的产量。目前美国大豆生长情况良好,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 月26 日当周大豆良好率为67%,开花率为63%,结荚率为20%,均高于2008 年同期水平,并与5 年平均水平进一步靠拢。同时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未来十天的天气情况接近理想状态,将继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另外,美国农业部宣布将对该国中西部主产区玉米面积重新进行调整,美国农业部8 月作物报告中可能进一步上调大豆播种面积预估,CBOT 大豆市场短期上涨动能或将因此持续受到抑制。

  2.5. 基金对大豆后期谨慎乐观

  近期经济情况好转,市场对于金属、能源需求转好预期,对于两类商品持仓增加,而相应减少了对大豆的持仓水平,截至7 月28 日,传统基金在CBOT 大豆市场 持仓392027 手,较上年增加113254 手,不过较6月份总持仓减少45019 手,减持比例达到10.3%,如下图所示:

  图表2. 基金持仓分析图

  

图为基金持仓分析图。(图片来源:CFTC 海通期货研究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CFTC 数据显示,投机基金在CBOT 大豆上的净多头率也在本月出现持续下滑,截至7 月23 日,大豆净多头率为17.27%,较上年度增加7.88%,不过较6 月底,减少9.8%,如下图所示,总持仓和净多头率的减少,可以看出基金对于刚性需求的大豆在经济转好、通胀预期的背景下,期货价格上涨幅度持有谨慎态度。

  图表3. 基金持仓净多头率分析图

  

图为基金持仓净多头率分析图。(图片来源:CFTC 海通期货研究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