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玉米、籼稻、强麦同时量价齐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09:04  金牛财顺

    

     前期一向低调的“玉、稻、麦”三个期货品种昨日均出现了放量大涨,玉米(资讯,行情)主力1005合约大涨3.35%,以一根拔地长阳收于1726元,全日的成交量达到77.7万手为平时的15倍左右,持仓量33.2万手也比平时放大2倍左右。另外,强麦、早籼稻期货合约成交量、持仓量也比日常放大数倍。强麦1005合约收涨1.90%报收2203元,早籼稻1001合约收涨1.64%至2110元。

     沉默中集体爆发的如此突然,在昨日市场各方观点中,似乎并不能找出唯一解释,市场分析人士提出了三大猜想。

     猜想一:粮食收购价或提高

     玉米、水稻、小麦(资讯,行情)同属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三个品种在昨日市场中脱颖而出,产生共振的走势,不免让投资者猜想是否有政策出台。

     今年7月25日至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今后国家还会提高玉米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外,温总理还指出,农民主要关心三件事:其一是粮价要不断提高,二是农资要保持基本稳定,三是中粮直补能再多一点,这三件事国家都会努力去做。

     分析师表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温总理在考察期间的讲话也透露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粮价,因此这一政策预期随时都会给市场带来炒作题材。

     猜想二:干旱带来减产预期

     除了政策可能带来炒作概念外,东北的干旱情况也可能是资金炒作“玉、稻、麦”的理由。昨日,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表示,中国东北大豆(资讯,行情)产区干旱迅速加剧,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正处于关键生长期,干旱可能影响产量。

     近一段时间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减少,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0%以上,而8月上旬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甚至减少了95%~96%,地表干旱的情况已有加剧的势头。另外,在我国华北地区农作物同样面对着干旱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约43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这是7月31日受灾面积三倍,占到全国受灾面积的53%。

     银河期货研究员孙禹认为,主产区持续的干旱让玉米产量出现担忧,干旱的题材让资金得到炒作机会。目前吉林大部份地区玉米已经进入三叶期。干旱在黑龙江同样存在,中西部地区作物长势受到威胁。若未来十天内再无降水,将严重影响最终产量。

     猜想三:资金寻找价值洼地

     期货市场近期也呈现出板块轮动的特点,从有色金属铜、铝及沪钢再到能源,及最近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纷纷受到资金的轮番热炒,相关品种量价齐升,价格甚至还创下新高。但玉米、早籼稻、强麦没有较好的表现,长时间维持盘整行情。

     中证期货分析师刘宾表示,玉米、早籼稻、强麦都属于同一板块,昨日三者的表现可以理解为前期滞涨后补涨。此前,白糖(资讯,行情)期货的突然拉升已经显示了游资的凶悍,因此游资正是在滞涨理由的支撑下,大肆介入创下了量价飙升的局面。

     此外北京中期分析师杨丽娜也告诉记者,昨日的市场中油脂油料均相对从高位回落,资金暂不敢追空,玉米、小麦、早籼稻这类前期震荡为主的品种成为了价值的洼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