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行情回顾
1、大连玉米(0909)
本月大连玉米,在现货价格不断走高的刺激下,期价走势表现为冲高整理,再冲高又整理的格局。3月3日和16日为冲高之日,尤其是16日,不但突破了前期压力位1700,成交量也大幅增加创出今年最高记录26万手。3月2日开盘在1664,本月最低价是3月3日的1660,最高价是3月25日的1725,截至3月27日,收盘在1698。
2、美玉米(05)
本月CBOT玉米,在美股持续强势反弹、国际原油价格回暖、玉米种植面积预期下降、美元走软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结束前期下跌走势,开始震荡走高。3月2日开盘在357.2,当天低价344.4为本月最低价,3月23日的高价403.6是本月最高价,截至3月27日收盘价为387.0。
二、本月重要事件回顾
1、3月3日和5日,今年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特定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如何振兴经济,既是国内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外寄重望的核心问题。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做了长期的、困难的准备,我们预留了政策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2、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该指数虽然继续处在50%以下,但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已是连续3个月回升,并且同去年11月份创下的最低点相比,目前已经上升了10个百分点。
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日发表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美国经济在1月中旬至2月底这段时间里继续恶化,加之媒体舆论有关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言论,致使在3月6日,道指创出次贷危机以来的新低6470.11。
4、3月10日,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迪特表示,该集团今年前两个月实现了盈利,同时伯南克的讲话也鼓舞了投资者,美国股市开始反弹。
5、3月10日,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2009年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300万吨(玉米163万吨、大豆137万吨),全部为东北地区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粮(2008年生产)。移库计划将由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调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安徽等17省(区、市)。此次跨地区调动,是解决当前东北地区仓容不足,缓解东北地区收储压力、确保粮食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6、3月1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同意保持石油产量配额不变,认为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将会损害全球业已境况不佳的经济。
7、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施行量化宽松政策,买入3000亿国债,收购7500亿美元房贷担保证券。美国货币当局以这种实质上等于“印钞票”的方式,支持政府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这引发了市场对美元购买力的担忧,带动美元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8、南美方面,目前阿根廷国内局势依然紧张。阿根廷农户为了抗议政府的农业政策,在3月20日开始罢工。
9、美国财政部23日宣布,将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资金,设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促进信贷恢复流动。这个项目今后有扩大到一万亿美元的可能性。当天在大型银行股的带动下,纽约股市大幅攀升,道琼斯指数创下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10、美国农业部将于3月31日公布美国2009年种植意向报告。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多因素
1、玉米现货价格不断上涨
本月国内玉米价格出现普涨,主要原因是在国家第四次玉米收储政策的强力支撑下,粮库、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等纷纷入市抢购,带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近期,东北地区多数市场主体的收购价格已达到1500元/吨的政策收购价水平,且部分深加工企业已突破了1500元/吨的政策收购价,如3月27日,公主岭黄龙及中粮公司挂牌价格调涨至1580元/吨,长春大成的玉米收购价为1530元/,而且,市场依然存在继续调价的趋势。在市场各方抢购和农民手中余粮已不多的情况下,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日前表示,公司很可能无法实现收储4000万吨玉米的目标。另外,在东北市场的带动下,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也出现补涨行情。目前,市场普遍较为关注山东、河北两地农户的玉米余粮水平,一旦出现当地粮源供应不足的情况,那么也预示着华北与东北两地玉米价格将趋于接轨。
2、下游需求有好转迹象
自上月深加工企业上调玉米淀粉价格之后,本月,国内玉米淀粉主产区及主销区价格再度上调。此次玉米淀粉价格再涨的原因主要是:一是由于前期深加工企业效益不佳严重亏损导致玉米库存严重不足,但目前由于粮源不足,东北多数深加工企业将玉米收购价格已提高至1500元/吨,成本上涨必须通过提高下游产品价格来消化;二是由于前期多家企业停产或限产,导致淀粉库存紧张,致使销区淀粉供不应求;三是由于白糖、木薯价格大幅上涨,玉米淀粉的替代作用增强,玉米淀粉及下游产品被市场看好。随着深加工企业效益略有改观,全国淀粉价格普遍站在2100以上,较上月上涨10%—15%。加之近期蛋禽价格走高带动禽类饲料需求走高,因此整体上来看,玉米需求较上月已经有了改观。
3、美出重拳救经济
本月,为了挽救经济日益下滑的局面,美国政府连续采取强力措施来刺激经济。
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投入巨额资金以刺激经济增长。当天,美联储在本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在未来六个月里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并购入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同时美联储表示,仍将利率保持在零利率区间。美联储的意外决定提升了投资者的情绪,不但使道指逆转,美元走软,也给商品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19日,美联储再度祭出狠招:正式启动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旨在激活上万亿美元的消费信贷。紧接着,美国财政部23日又宣布,将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资金,设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促进信贷恢复流动。而且这个项目有扩大到一万亿美元的可能性。投资者期待该计划将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并帮助恢复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