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籼米期货历史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4日 13:55  资料

  本文发表于2001年6月13日期货日报

  一、籼米期货概况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等三家期货交易所都曾上市过籼米期货合约。其中: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为753万手(双边统计,下同),成交金额约915亿元;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382万手,成交金额约984亿元;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9.1万手,成交金额约9.8亿元。

  籼米合约交易活跃期集中在1995和1996两年。1995年,籼米期货合约成交量总计约418.5万手,其中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占绝大多数,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只有几百手。但1996年,籼米期货合约成交量总计约358.3万手,其中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57.36万手,仅占16%,而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成交300.95万手,占84%。

  二、籼米期货合约情况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期货合约于1993年6月30日正式上市,并在1996年3月18日对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籼米期货合约标准品仍为标一晚籼米(包括符合标一晚籼米标准的杂交籼米),允许特等晚籼米(包括符合特等晚籼米标准的杂交籼米)替代,但不升水,取消原合约替代品中的标一早籼米和标二晚籼米(包括标二杂交籼米)。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籼米期货合约与修订后的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期货合约基本相同,标准品为标一中/晚籼米,替代品为特等中/晚籼米,升水为40元/吨。

  三、籼米期货交易情况

  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仅在1994年有少量交易;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于1995年6月12日正式上市籼米合约,开盘后一直较为活跃,但在1995年10月份发生了“多逼空”事件,之后交易逐渐萎缩;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6月30日率先推出籼米期货合约,但开始阶段交易一直非常清淡,直到1995年10月底才渐趋活跃,受到广大投资者的亲睐。在三个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中,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持续时间最长,行情跌宕起伏,基本反映了籼米期货交易的特点。

  籼米期货交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易清淡期(1993年7月到1995年6月)

  由于受价格放开、连续两年(1993、1994年)稻谷减产、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不断升高,造成当时我国南方籼米价格狂涨,期价同步上扬。籼米现货价格从1100元/吨上涨到2700元/吨以上;同期,籼米期货价格也从最低时的1150元/吨升至2900元/吨左右。但当时籼米期货不是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对其认识不够,参与者较少,投机气氛不浓,交易极为清淡。

  第二阶段,交易活跃期(1995年6月到1996年5月)

  由于1995年我国南方籼米主产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预期会对籼米生产产生影响,供需矛盾日显突出。1995年6月广东联交所推出籼米期货之后,在现货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由于多头强行上拉,籼米期货价格从6月中旬的2760元/吨,拉升至8月初的3000元/吨以上。1995年8——10月,籼米期货价格回调整理,10月中旬,多头强行逼空,期价在巨量成交的配合下连续暴涨,9511合约最高价达到3080元/吨。后来,基本面情况发生变化,一方面1995年我国粮食取得丰收,另一方面1995年大米进口量大幅提高,达160万吨,比1994年增加了3.6倍。供需矛盾大大缓解,抑制了粮价上涨,“多逼空”行情也随之宣告失败,广联所籼米期货交易从此走进低谷。

  1995年10月底,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抓住机遇,重点推介籼米期货合约。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于1995年11月开始实质性启动,P601、P603、P605、P609合约的交易较为活跃,按交易情况的演变可分为1996年上半年、下半年两个阶段。

  上半年先是价格偏高,湖南、湖北、江苏等产区客户依据现货市场做空,并做好了交割的准备;多头主力接下主要实盘,交割量达十万余吨(如P603交割102150吨);然后,多方转手抛空,期货价格急剧走低,现货商纷纷入市接盘。由于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规定仓库内原有的籼米栈单过夏后不得重新使用,籼米行情基本上告一段落,原有市场主力逐一淡出,下半年的籼米市场面临重新启动的问题。针对上半年实货交割中出现的质量纠纷,下半年,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为再次启动籼米期货交易采取了两项新措施,这两项措施都和交割有关。一是进一步提高交割品的内在质量,规定籼米透明率的最低标准和检测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质量低劣的籼米排斥在交割范围之外。二是进一步规范包装要求,明确了籼米包装的麻袋型号、缝口标准、缝补面积等具体指标。下半年籼米交易主要是P609合约,多头主力较为集中。进入9月份以后,仓库到货远远超过多头的预期,并且增加的势头不减,籼米主要集中在昆山、松江、邬桥、上海、张家港和江阴等地的交割仓库。多头向交易所反映籼米质量和包装的问题,交易所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第一步,向有关仓库发出通知,重申了有关质量和包装的要求,并明示交易所将派质检人员赴仓库检查,对不合格的籼米将由仓库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希望仓库从严把关。第二步,组成检测小组到各仓库抽查。对发现存在籼米堆桩过大问题的仓库,当即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个别储藏条件有问题的仓库,当场暂停其交割仓库资格。第三步,请质检机构派人到交割仓库抽样检查。通过层层把关,严格要求,部分到库籼米未能获准换发栈单,部分未到库籼米被拒绝接受,部分空头知难而退,主动平仓。最后,P609实际交割籼米仅14650吨,风险大大降低。

  第三阶段,交易低迷期(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

  随着期货市场的调整与规范和投资者对籼米的品种特性的逐渐认识,投资手段开始趋于理性,再加上1995、1996、1997年连续三年籼稻获得丰收,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籼米现货市场供过于求,现货价格单边下滑,套期保值和投机均难以实现,现货商和投机者纷纷退出期市,籼米交投日趋清淡,价格盘跌。期货价格从1996年6月份的2200元/吨到1997年底滑至1600元/吨以下,并在谷底长期徘徊,期货交易更趋萎缩,进入到交易低迷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籼米期货因交易所合并重组,暂不交易为止。

  四、交割情况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期货合约自1993年6月30日上市,截至1998年3月23日,累计交割量为138368手,交割率为1.8%。数据显示,在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籼米交割相对量虽不高,但绝对量过大,如P603达到高峰10万吨,接下来P604、P605基本上是P603籼米的流转。只是由于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规定高温季节籼米栈单必须转现货,这批籼米才最终离开期货市场。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1996年籼米交割情况

  合约 交割量(吨) 成交量(吨) 交割率

  P601 33500 1809200 1.85%

  P603 102150 4752400 2.15%

  P604 78100 1189000 6.57%

  P605 76650 8484950 0.90%

  P609 14650 1005750 1.46%

  P610 4150 45450 9.13%

  P612 150 21450 0.70%

  小计 309350 1730820 1.79%

  五、功能发挥情况

  籼米期货合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进入交割月份基差收敛。籼米期货价格相对现货价格能较早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从而起到指导生产、经营作用,也为籼米流通流畅以及风险回避起到积极作用。较为典型的例子有浙江省诸暨市粮食总公司利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交易进行套期保值,以及湖南常德市粮油总公司利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价格指导农民生产创收。1993年8月份诸暨粮食总公司于在粮食产地以1000元/吨价格买入1000吨晚籼米,为了避免价格风险,他们委托经纪公司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以1150元/吨的价格卖出400手P311籼米合约。过了一段时间,现货价格上升,他们便以1000元/吨的价格对冲平仓获利,然后把组织到的籼米在当地销售,保证了当地供应,既达到了保值的目的,又稳定了当地粮价。1984年以后,常德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土地抛荒严重。1994年初,常德市政府从期货市场掌握了9、10月份的大米预期价格,就引导农民扩大种植7.2万亩,水稻增产近25万吨,获得很好的收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