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短期钢材价格大幅走高条件尚且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3日 09:07  中瑞金融

  2009年3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螺纹钢及线材期货,挂牌当日线材期货基准价为3199元,螺纹钢期货基准价为3399元。开盘后RB0909合约一度冲高至3663元/吨,涨幅高达7.7%,WR0909合约则上涨近300点,虽然尾盘有所回落,但整体仍高出现货价格近200元/吨,可见市场对后市还相对乐观,但个人认为从目前的基本面看钢材价格要大幅走高条件依然不足。

  一、钢材产量增加

  

图为钢材产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威胁到了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钢铁领域,在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下,下游企业对钢铁的需求增长出现下降,这突出表现在房地产和汽车两个用钢大户上,并进一步反向传导到上游企业。钢铁生产企业产销受阻,价格下跌幅度普遍达到了40%以上。

  但2009年初,钢铁行业一度先于其他行业复苏,价格连续上涨了几周,却在春节后迅速消退。从春节后到现在,钢材价格又经历了连续7周的下滑。

  对于上一轮钢材价格的反弹,主要由于市场的“虚假繁荣—‘4万亿扩大内需’”,导致去年12月中旬开始的中小钢厂盲目复产,下游行业的需求持续低迷,终端需求并没有启动。而钢厂的“去库存化”,又致使现货市场库存压力剧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4,042.2万吨,同比增长4.9%,1至2月累计粗钢产量为8,161.5万吨,同比增长2.4%。

  中国2月份钢材产量为4,613.4万吨,同比增长8.3%,1至2月累计钢材产量为9,035.0万吨,同比增长3.1%。

  而库存方面,国内钢材价格在1、2月份的反弹,国内钢铁行业的开工率上升,但是由于钢材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回暖,导致钢材库存持续上升,创近五年以来的最高。

  二、房地产市场低迷

  

图为国房景气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1-2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86,比去年12月份回落1.6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0.69点,创下这一指数5年来的新低。

  数据还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2%;房屋新开工面积1.0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8%;房屋竣工面积56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

  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131万平方米,同比微降0.3%。

  此外,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22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完成土地开发面积26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5%。

  我国建筑行业消费钢材占总消费量的54%左右,其中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占40%左右。而房地产行业显然难以在短期内回暖。尽管国家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大部分是投向基础设施,但是基础设施对钢材的需求本质上是刚性的,难以独力拉动钢材的消费。且我国粗钢产能过剩严重,2008年底为6.6亿吨,超过实际需求约1亿吨,过剩的产能也压制了钢材价格的回暖。

  三、出口减少

  

图为钢材进出口数据走势图。(图片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国外钢材价格大幅回落、需求季度萎缩以及国内与国际钢材价差明显缩小的背景下,国内钢材出口出现明显下滑,在2008年7月份出口达到721万吨,接近历史峰值之后,其后钢材出口明显萎缩,09年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下降至156万吨,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8%,创下52个月新低。

  中国钢材出口的大量萎缩,致使国务院3月25日决定,从4月1日起,再度提高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目的在于提高钢铁产品的出口量及扭转出口预期,使钢材企业能向国外市场输出更多剩余库存。不过,目前钢铁行业主要的问题是下游需求极度萎靡。国内钢材出口量最大的三个目的地分别是韩国、欧盟、美国,这些国家受次贷危机影响,正处于经济的下行周期。可以说,由于出口地国家经济萧条,需求萎缩,取消部分品种出口关税或提高出口退税对钢材出口的刺激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钢材需求不景气,钢材成本有下滑的空间,而过剩的产能和过高的库存则进一步压制了钢材价格的反弹,预计未来钢材市场将维持一段时间低需求、低价格的运行状态。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钢铁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控制国内钢铁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改善国内钢材市场的供给状况,才能真正扭转当前钢材市场的颓势。

  中瑞金融:柔风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