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麦延续下跌 或将重归平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 08:31  光大期货

小麦延续下跌或将重归平淡

  首先,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周时间里面,国际国内的小麦市场价格走势。

  国际市场:

  CBOT5月合约上周累计上涨31美分,报收549美分/蒲式耳。支撑CBOT市场走出接近6%的涨幅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美元走软,美股反弹以及国际原油期货的大幅上涨;而美国大平原地区的干燥天气,也对小麦价格产生利好的作用。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积极销售,美国小麦出口数量周比下降,却给美国小麦带来持续的压力。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止3月12日的一周里,小麦出口检验数量为1260万蒲式耳,一周前为1457.5万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而每周的出口检验数量需要达到1530万蒲式耳,才能实现美国农业部对全年的出口预测。

  截止到2009年3月12日的一周,美国小麦净销售量为213,800吨,比上周低了41%,比四周均值低了45%。2009/10年度交货的净销售量为22,000吨,出口量为311,600吨,比上周低了31%,比四周均值低了1%。

  全球小麦基本面方面,国际谷物理事会和美国农业部等机构预计本年度小麦供应过剩将远远超过1.5亿吨,这使得这占到消费量的20%以上,全球小麦库存有望恢复性增长。

  2008/09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小麦期末库存将出现四年来的首次增长,缓解短期内小麦价格上涨压力。但是下个年度小麦供应过剩规模很难确定,因为全球经济衰退致使需求前景不明朗。

  法国战略谷物公司预计下年度小麦库存将进一步增长1.58-1.6亿吨,占到消费量的25%。而Societe Generale公司预计小麦库存将降到1.41亿吨,占到消费量的21.5%。

  战略谷物公司称,小麦供应状况仍要远远低于90年代末的峰值35%。同时预计下个年度小麦饲料用量将会减少1300万吨,小麦食用量将会减少100万吨。

  市场分析师预计,因为小麦价格下跌,农户减少种植面积,下个年度小麦产量将会减少6%,小麦单产也会低于08年的水平。

  国内现货市场:

  本周进行的第115次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安徽市场(设分会场)计划交易小麦136.10万吨,实际成交79.82万吨,成交率58.65%。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110.29万吨,实际成交62.74万吨,成交率56.89%,成交均价1810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25.81万吨,实际成交17.08万吨,成交率66.18%,成交均价1749元/吨。郑州市场计划销售95.07万吨,实际成交48.63万吨,成交比率51.16%;成交均价1807元/吨。

  本次拍卖,计划交易小麦总量为231.17万吨,比上周(投放量198.73万吨)增加32.44万吨;实际成交128.45万吨,比上周(成交量161.85万吨)减少33.4万吨;成交率为55.56%,较上周(成交率81.44%)下降25.88个百分点。

  成交均价:周比每吨上涨了33-34元。

  此次拍卖,托市麦投放量大幅增加,成交量和比率明显下降。此前4次托市麦成交量分别为:138万吨、156万吨、166万吨和162万吨,成交量呈先升后降态势,而本周成交量128.45万吨,降幅明显。

  同时,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通知,3月18日,国家第四次提高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拍卖底价,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和陕西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提高。其中:白麦底价提高至1740元/吨(河北和山东调至1750元/吨),上调40元/吨;红麦及混合麦底价提高至1660元/吨(河北和山东调至1670元/吨),上调60元/吨,等级差价保持不变。上调之后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基本与国家规定的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持平,山东和河北价格略高。

  后市展望:

  政府托市麦投放量从2月11日的150.87万吨,逐渐增至本周的231.17万吨,连续5次保持稳步增长。但近期成交量却有所下降,尤其是本次成交比率周比下降了25.88个百分点。而拍卖底价却逐步上升,基本与国家规定的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持平,后期再次上调拍卖底价的空间与可能性均不大了。现货方面因制粉小麦消费量增势仍不明显,产区购销市场呈现弱势振荡,短期部分地区小麦价格仍将有所走弱。上周郑州强麦延续下跌趋势,收盘价已跌破10周均线的支撑,成交量持续的减少,显示市场资金逐渐离开了小麦市场。后期郑麦仍将维持缓慢下跌的走势,在没有新的可改变基本面的因素出现之前,小麦的价格仍将缓慢向现货价靠拢,小麦市场恐重归平淡。

  光大期货 高兴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