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湖期货研究部
无论从宏观面和行业基本面来看,商品市场正酝酿着一波中期反弹行情,时间跨度预计在3-5个月。
经济指标逐步好转
从国内情况看,2009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08年11月创38.8的低点以来,连续3个月回升。从分项指标来看,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5.4%,新出口订单指数强劲反弹,环比上升9.7%,生产指数环比上升5.7%。虽然PMI指数仍然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在萎缩,但比去年底已有明显缓和。我国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从2月份的投资、消费数据看,今后几个月工业生产还将逐步回升。在国家刺激经济,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2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5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8%,目前来看,市场上资金已变得比较充裕。
从国际情况来看,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2月升至35.8,比去年12月的历史最低点33.2有所回升。美国和日本的PMI出现回升态势,但欧元区2月份PMI指数继续下滑,比1月份下滑0.9个点至33.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发达国家制造业仍然处于萎缩阶段,但是在危机中也看到了一线曙光,制造业回稳说明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已经初显成效,初步控制了经济的继续滑坡。
政府收储提振价格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到来,下游需求急剧萎缩对国内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的产业造成极大伤害。针对这种情况,自2008年10月起,国家陆续启动了针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有色金属的收储计划,“收储”顿时成为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热点名词。
国家对大宗商品的收储,在短期内提振了商品价格。大豆期货价从去年12月初的2700元涨至目前的3450元左右,涨幅27%。天胶期货价从去年12月中旬的9000元左右涨至目前13000元,涨幅44%。沪铜期货价格从去年12月的2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29000元,涨幅32%。
但长期来看,政府收储并非真实消费,只能适当缓解短期市场供给压力,无法改变市场过剩格局。以有色金属市场为例,预计2009年,全球铜市场将过剩10万吨,铝市场过剩90万吨,锌市场过剩17万吨,其中,以铝的供需情况最为严峻。
并且,伴随着前几年的商品牛市,全球金属产能大幅扩张,处于产能过剩格局。目前由于金属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产能处于闲置状态。比如在2007年,全球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为59.7%,随着金属价格逐步上升,闲置产能将陆续释放,对价格的持续反弹产生压制。
所以说,政府收储只能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短暂的现金流,提升市场信心,但不能根本改变供求关系。
中期反弹在望
国务院提出09年“保八”战略,要达到这个目标,投资是拉动GDP增长的关键。随着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逐步落实,为各个行业的回暖带来作用,也使商品价格走势获得支撑。另外,随着各国救助政策的出台,各国央行持续降低利率水平,信贷政策放松也为行业转暖带来资金支持。因此预料商品价格或将出现一波反弹。同时,预计在为期3-5个月的中级反弹中,商品价格走势将出现分化。农产品,比如大豆,目前处于远期贴水,在国家收储政策支持下,将逐步向国家收储指导价回归,未来反弹幅度相对有限。而玉米期货价格目前已经高于国家收储价,所以后市并不看好。原油面临较大幅度反弹,预计将回升至50美元左右。
工业品反弹前景比较看好,特别是前期跌幅较深的品种(比如铜),反弹力度会大一些。历史上铜的运行区间在1350-3000美元之间,自从2005年商品大牛市以来,铜价摆脱了这一运行区间,一度涨到8900美元。在这轮商品下跌中,铜价跌到3000美元附近企稳,目前回升到3600美元左右。从其走势看,目前价格不可能再回到历史的低价区间。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消费已经不同往日,由于我国铜矿资源相对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二是目前货币已经不再是那个时代的货币,货币已经贬值,铜价也不可能回到原来价格。
此外,铜是中国最稀缺的金属,需要通过进口原料来进行生产,定价权不在中国手上。国家往往对于稀缺金属资源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战略储备布局,这也将促使行业回暖时需求会被放大的原因。铜价可能先于其他商品反弹。
从伦铜的中短期趋势来看,铜价在底部已经运行了较长时间,逐步走出了圆底形态。目前,铜价已经站上了10周和20周均线,酝酿着中期反弹动能。
应当注意的是,全球经济仍处于衰退之中,除观察国内商品市场变化外,还必须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整体动向。(戴耀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