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预期为疲弱商品市场注入短期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3:4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政策预期为疲弱商品市场注入短期动力
CFP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周国内商品市场波动趋于缓和,工业品交投相对活跃,但农产品人气却依然难以提升。市场整体供求宽松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投资者对于未来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预期却给疲弱的商品市场带来了短期动力。

  不过,商品市场整体回暖仍然有待市场信心的实质恢复,美元汇率持续坚挺暗示投资者强烈的持币欲望依然压制着商品价格的整体回升。

  金属供求变化积极

  过去一周,国内铜和锌期货整体成交量均创出了三周以来新高,其中铜期货价格刷新了去年11月21日当周以来的新高纪录,锌价也创出了一个半月以来新高。相对而言,铝价却依然维持着区间盘整,成交量萎缩至去年9月5日当周以来新低。

  由于相对于国内供应占主导地位的铝市场而言,铜锌对于需求面的变化更为敏感。铜锌市场上周的积极表现显示了投资者对于未来需求状况的乐观预期。由于政府提出了“保八”目标,并且为拉动内需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这被市场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政策信号。

  同时,在供求数据上,LME金属库存在经历了连续数月“膨胀”后,在上周出现了下降迹象,这为金属价格带来了积极信号。以铜为例,上周末,LME铜库存减少3175吨至522025吨,延续过去一周来的下降趋势。而且主要库存减少都发生在亚洲的交割库中。虽然亚洲交割量依然在增加,但仓单注销数量减少,自周四的60775吨降至周五的54000吨。

  不过,东方汇理的分析师Robin Bhar表示,在上周出现的LME铜库存减少以及注销仓单数量的增加仍然属于短期现象,很难判断这一数量变化说明的是中国需求的上升还是贸易商趁低价囤积铜现货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LME铜库存不断下降的同时,上期所在上周末公布的铜库存数量却大幅增长了10136吨,达到38468吨,增幅超过35%。上海有色金属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地区铜现货升水维持在200-350元/吨,自2月下旬以来,铜现货升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有分析师认为,至少从短期数据来看,LME在亚洲地区减少的库存并没有被中国消费商消化掉,而是成为了国内库存。随着国内库存增加,决定贸易商进口利润的内外盘铜比价也会回落,这将制约LME市场上的买盘积极性。

  CRU发布的3月份铜月报称,春节假期过后,中国买家陆续回归市场进行采购,废铜供应紧缺也使得买家转而消费精铜,短期内支撑了铜价。然而,中期市场消费下滑速度超过供给,电铜市场依然供大于求,增加了铜价下跌压力。

  投机者行为短期化

  除了金属市场外,能源和农产品市场整体供求状况同样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投机资金更希望利用短期题材寻找短期投机获利机会,这也导致了投机资金行为的短期化。

  因上周末美国公布的2月失业率升至25年来高位,并带动了美元兑欧元汇率走低,使得NYMEX4月原油期货合约在上周末劲升1.91美元,幅度达到4.38%,结算价报每桶45.52美元。

  事实上,尽管美元兑欧元汇率下滑,但目前美元指数依然处于2006年4月以来高位。宏观经济状况的前景不明带来的投资者持币热情,以及美国以外主要经济体更大的宏观经济风险使得美元汇率短期难以显著下滑。在原油市场自身的供需面上,尽管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在2月27日当周出现了小幅下滑,但目前整体库存水平仍处于11年以来高位。

  有分析师认为,在如此疲弱的总体供求环境下,美元汇率、炼厂开工率以及成品油价格的短期变动都能成为原油市场投机者可以利用的短期炒作题材。

  NYMEX原油期货上周一曾大幅下滑10%还多,而在周三又大幅上扬8.96%。在价格惊人的波动背后,是投机资金活跃的短期交易。CFTC在上周末公布的NYMEX原油期货基金仓位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当周,基金持有原油期货的净空头寸为532张合约,这是去年11月11日当周以来,基金首次在原油期货上的头寸首次转为净空。而在截至2月24日当周,基金在原油期货上的净多头寸为28749张合约,较2月17日当周下降了36%。2月17日当周的基金净多头寸却较前一周时上涨了172%。

  基于同样原因,农产品因为在近期缺乏足够短期炒作题材而显得相对平静。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在过去一周小幅上扬1.52%,美豆价格同期下滑0.53%。

  合成/王春燕

  数据来源:世华财讯 取值截至北京时间3月8日17:3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