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文辉
进军钢材期货的“集结号”于上月正式吹响后,投资者均在跃跃欲试。不论从上期所精心设计的钢材期货合约,还是市场已拥有在“准期货”钢材电子交易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庞大钢材贸易商基础,及中小投资者踊跃参加期货公司近期密集举办的各种形式推介会来看,即将推出的螺纹(俗称“钢筋”)、线材期货均可谓目前国内最接近大众化的商品期货品种。
已有媒体乐观预计钢材期货上市后客户保证金数量将增加200多亿元,甚至较目前翻一番达千亿元。不过,冷静审视国外尚不算成功的各种钢材期货交易及国内几起几伏的钢材中远期电子交易之后,或许会对钢材期货的未来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其实,全球第一个钢材期货诞生于16年前的苏州商品交易所。1993年3月5日,江苏省金属材料总公司卖出、苏州当地一家公司买进成交了第一单φ6.5mm普通线材期货,这举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称赞为“中国人在设想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合约品种方面,一直是富有令人惊奇的创新精神”。
可惜,这一当时最热门品种在苏州、天津两地市场相继发生恶性逼仓事件及当时又处于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大背景中,于1995年被有关部门最终叫停。
冷热不一的国外钢材期货
2003年才成立的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CX),于2004年3月毫不犹豫地抢推新世纪全球第一个钢材期货合约。目前在MCX上市的钢材期货合约有三类:扁平材(flat)的热轧卷板(HRC)、用于制造钢条等长材(long)的方型钢锭(ingots)和炼钢原料的海绵铁。印度的国家及衍生品交易所(NCDEX),则于2006 年1月30日推出海绵铁期货交易。
而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2007年1月与大阪商品交易所合并后改名为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于2005年10月正式上市废钢期货。以黄金期货著名的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DGCX)则于2007年10月29日推出螺纹钢期货合约,该合约每手10吨,也最接近上期所即将推出的螺纹钢期货设计。
但国外影响最大的钢材期货,还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迟疑多年才于去年2月25日先开通电子交易后于4月28日正式推出圈内喊价交易的钢坯期货。其实,LME上市的钢坯期货是按交割地细分为远东合约和地中海合约的两个地区性钢材期货品种,在远东地区的交割地为马来西亚和韩国,而在地中海地区的交割地为土耳其和迪拜。
不过,最具创新性的钢材期货品种,仍属全球最大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去年10月19日开始挂牌交易的首个现金交割的热轧卷板期货。由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去年被CME收入囊中)多年研究后设计出的该合约,到期交割时以美国中西部地区主流HRC的平均成交价为基准指数进行现金差价结算。
事实上,以上国外钢材期货品种成交均极不活跃、价格波动性却极大。成交量最大的LME钢坯期货,直到去年12月中旬才达到100万吨或15300手(每手65吨)的累计成交规模。LME网站提供的数据还显示,截至本月3日按MOI口径统计的地中海钢坯、远东钢坯的持仓量也分别仅有655手、30手。而不断推出新品种且不以短期成交量高低衡量一个新品种成败的CME,其HRC期货截至本月4日总持仓量也仅415手。
国内“准期货”钢材交易
与国内钢材期货长期一片空白、国外钢材期货目前仍缺乏吸引力相映成趣的是,国内“准期货”的钢材现货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自安徽钢材中心批发市场于2003年4月首创电子盘交易后,虽背负着“变相期货”甚至“非法期货”的十字架而几起几伏过,但已在沿海城市遍地开花,并已培育出数万户保证金总量10多亿元以上并熟稔保证金杠杆交易的中小钢材现货贸易商群体。
仅上海地区,2006年即有斯迪尔、大宗钢铁、钢联、中联钢、中规5家钢材电子市场在螺纹、线材、热卷板3个品种的电子交易中竞争。而北京金银岛网交所、无锡不锈钢市场还分别独辟蹊径地推出钢坯、不锈钢的电子交易。其中,个别兴旺的电子交易市场在前两年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成交量可稳定至五六十万吨(按单边计)。而去年底刚成立的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市场,受钢材期货即将上市的影响,近期日成交量竟也超过了10万吨。
国外钢材期货冷热不一、国内“准期货”钢材交易,与国外期货合约的设计主要针对大型机构投资者,而中远期电子交易合理定位于区域性中小现货贸易商群体有关。作为最大钢材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中国,在钢材期货于上期所上市后,则应有主场作战并把钢材期货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充分自信。
不过,据有关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考虑到螺纹和线材的消费区域性、物流瓶颈制约、90天出厂交割有效期规定等因素,可实际用于每月交割的有效数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因此不排除这两个钢材期货品种上市后会被人利用厂库交割等制度性漏洞进行逼仓的可能性。而且从钢铁衍生品的发展路径来看,作为处于产业链终端的低档建材,且与中国钢铁出口品种结构不匹配的螺纹、普通线材,应只是国内过渡性的钢材期货品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