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玉辰:推出三大改革 完善资本市场功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09:33  新浪财经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玉辰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股市大幅调整,震荡十分剧烈,融资功能受到制约,运行压力加大。但危中有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相对较好,我们对股市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股市处于走向复苏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统一认识、下定决心,借危机兴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协调推进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三项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弥补市场结构缺陷,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打牢市场稳定发展基础,为实现国民经济振兴、率先走出低谷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尽快推出创业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拓展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创业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主板市场的一个有益补充,将大大拓展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有效发挥社会资金配置功能,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将完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和纽带的投融资服务链,为成长型创业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引导风险投资等产业基金进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有效缓解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其在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将完善资本市场遴选、甄别和培育机制,为创业企业提供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机会,促进一批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活力,扩大企业集群效应。三是引入优秀创业企业,为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产品,提升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参与度,让更多的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四是有助于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振兴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第二,尽快启动融资融券业务,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提高市场运行活力。融资融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交易制度,是提高市场效率和活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全球主要市场几乎都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尽快推进融资融券业务,尤其是首先推出融资业务,对我国股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承接能力,保障股市稳健运行。据市场机构推算,融资业务的开展,在试点期间可为股市增加数百亿资金,将为其他重大改革的协调推进,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股市交易机制,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增加市场吸引力,拓展资本市场的深度。以成熟市场为例,其融资融券规模一般占市场交易总量的15%,是市场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三是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交易方式和操作策略,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投资需求,丰富了机构业务模式,优化了收入结构,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做大做强和多元化发展。四是融资融券业务的全面开展,也将被视为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进股市基础性制度建设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激活市场热情。

  第三,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弥补市场制度缺陷,完善股市内在稳定机制。我国股市投机特征明显,波动大,换手率高,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单边市行情。2008年上证综指日振幅超过3%的交易日达132天,占全年交易日的54%,远高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20-30%的水平;A股市场换手率接近600%,也远超过全球成熟市场100-200%的状况。我国股市之所以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单边市行情,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缺失避险与双向交易机制。如不从源头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股市就难言平稳发展。国际经验证明,股指期货是平抑市场波动、化解单边市行情最成熟、最有效的工具,是股市最大的平准基金。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几乎都已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推出,一是将弥补现货市场结构性缺陷,为市场提供双向交易手段,使看空者能够做空,形成市场自发的牵制力量,减小波幅,促进市场平稳。二是将为市场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使机构敢于长期持股,避免频繁买卖,克服 “长期资金短期化,机构行为散户化”的弊端,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作用。三是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避免恐慌。股指期货的市场稳定作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危机期间,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英国富时100指数期货、日本日经225指数期货等全球主要股指期货产品表现出色,交易量和持仓量大幅增加一倍以上,不但避险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而且较好地分流了市场抛压,成为金融风暴中的避风港。

  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是当前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套组合拳,彼此相互补充、互为配套。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尽快落实推出,以完善市场结构、改善市场功能,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振兴与发展。

    相关专题:

    2009两会股市聚焦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