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人工增雨为各地缓解干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17:17  新华网

  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2月7日白天至9日早晨,河南、安徽、山西等冬小麦旱区普遍出现明显降水,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得到明显缓和;从12日开始到13日,我国气象干旱区又迎来了一次降水过程。在这两次降水过程中,旱区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了大范围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的共同作用下,各地旱情得到了一定缓和。

  2月13日,新华网和中国气象报联合进行访谈,邀请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郭学良,为广大网友介绍近期人工增雨抗旱工作的相关情况。同时做客的还有嘉宾主持、中国气象报记者谈媛。

  2月13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郭学良做客新华网,为广大网友介绍近期人工增雨抗旱工作的相关情况。 新华网 陈杰摄

  人工增雨(雪)对缓解干旱起到积极作用

  主持人:首先,请郭学良主任介绍一下7日至9日和12日至13日降水过程的总体情况,都有哪些省、市进行了人工增雨(雪)作业?对于缓解各地旱情尤其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小麦主产区的旱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郭学良:这两次天气过程通过自然降水和在人工增雨(雪)的作业下,在旱区普遍出现了一到五毫米的降水,部分地区达到十到二十毫米的降水,对干旱的缓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旱区的十多个省都进行了人工增雨(雪)作业,包括飞机作业、地面作业等大规模作业,对缓解干旱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

  主持人:入春后气温升高,天干物燥,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一些山火和林火,那这两次降水对缓解这些现象有何作用呢?

  郭学良:最近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这两次降水对冬小麦的生产非常有利。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了森林的火险等级。这次大家感受比较明显的就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空气污染很严重,这次降水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也很大。另外持续的干旱对气候生态影响很大,这两次降水对缓解气侯的干旱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人工增雨(雪)要有合适气象条件 增雨抗旱不是唯一办法

  网友留言:人工增雨(雪)是如何确定时机实施的呢?比如像北京已经有110多天持续无雨(雪),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早一点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呢?

  郭学良:一般人工增雨(雪)需要合适的云的条件,但是由于北京在这一百多天中就没有合适的云的条件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人工增雨(雪)又是建立在基本的气象业务基础上(气象预报、气象监测的业务),所以没有适合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的时候就无法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

  主持人:是不是只要发生旱情,就一定可以采取人工增雨(雪)措施?增雨和人工下雨又有什么区别?能不能一出现旱情就人工下雨?

  郭学良:人工增雨(雪)是比较合适的抗旱作业之一,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就可以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但是我们也可以作为一种储蓄的手段,通过人工增雨 (雪)增加水库的蓄水量,也可以通过人工增雪增加高山地区的冰雪覆盖量,第二年春天冰雪溶化后对抗旱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业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水库蓄水、高原山区的增雪。

  另外,抗旱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灌溉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综合进行,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 特别推出了新的服务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我国人工增雨(雪)的工作机制呢?

  郭学良:人工增雨(雪)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高技术活动,牵涉的部门比较多,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总的人工增雨(雪)的作业都是由中国气象局来操作的,一般来说工作机制是预报、预测单位提供信息,一旦有作业条件的时候这些信息都会直接到位。各个省基本上都有人工影响办公室,不需要作业的时候人工影响办公室的业务人员一般都要进行研发、提高作业的科技含量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仪器装备方面都会进行专门的管理,会专门储存在相应的地方进行专门管理。

  主持人:看来,预报监测对于人工增雨(雪)至关重要,气象部门为了做好人工增雨(雪),一般都提供哪些预报监测服务?针对这次严峻旱情,气象部门有没有推出新的服务产品?

  郭学良:人工增雨(雪)作业时气象部门会提供一些中期和长期的预报,另外气象监测网也会密切关注天气的过程演变和其发展过程,会准确提供天气和云以及降水的宏观数据,以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

  这次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调动了全部的力量为抗旱服务。除了加强天气气侯的预测预报以外,还特别针对干旱特点进行了一些新的服务,比如说土壤墒情的监测、数据上报,人工影响天气的数据及时上报和整理,还有人工影响天气的新的指导产品的及时下发,以便指导各个省市的增雨作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次超常规的、特别的行动。

  人工增雨(雪)不会影响环境

  主持人:据我所知,在进行人工增雨(雪)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催化剂,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郭学良:我国人工增雨的催化剂有碘化银、液氮、干冰等几种。液氮、干冰对环境一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碘化银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根据我们现有的和国际上人工增雨(雪)的作业监测结果来看是远远低于环境标准的。比如对碘化银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远远低于0.05克/升的国家标准。所以,总的来说是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中央已调拨1000万元作为增雨抗旱财政补贴

  主持人:郭主任,人工增雨(雪)所需要的经费如何解决?其投入与产出比怎样?

  郭学良:现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但是中央财政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比如这次抗旱,中央财政已经调拨了1000万元作为增雨抗旱的财政补贴,这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及时的作用。从人工增雨的效果来看,国际上和我们普遍认可的投入产出比在1:20以上,我们国家2007年统计的结果是1:34以上,当然,我们平均是1:20,但是有些情况下达到了1:40。

  我国人工增雨技术一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人: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工影响天气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郭学良: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是人类对自然天气认识的过程,和人类的科技水平、科技手段有密切关系。可以看到,自从七十年代(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开始于 1946年)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我们对自然降水条件的认识更加深刻,另外探测手段像卫星、雷达等都有所应用,所以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认识手段和操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随着我们对自然界气候认识的提高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和水平还会逐步增强。

  我国自1958年针对吉林大旱实施的人工增雨作业后,经过50年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得到了更加显著的发展,在监测、作业指挥、作业工具以及数值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些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在我国的抗旱、防灾减灾,比如冰雹、干旱、森林火灾等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据预报,未来10天还会有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在人工增雨(雪)方面都做了哪些相应的准备?

  郭学良:因为前两次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协调,进行了大范围的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预报15号左右还会有一次大范围的降水天气。气象部门一方面会在预报、预测和监测方面进行加强,另一方面也会调动所有的力量,包括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装备、人员调动等进行积极的准备。一旦有适合的天气过程,我们也会积极地进行作业,希望能借助这几次天气过程进一步缓解干旱的影响。

    相关专题:

    旱情严重威胁小麦生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