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市场2008年年度总评
前言
2008年对金融市场而言,是极其动荡、极不寻常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进而蔓延至实体经济,世界各国被卷入其中,中国亦不例外。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商品需求锐减,大宗商品价格可谓一泄千里,进而引起商品期货市场深刻动荡。国际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桶的高位一路暴跌,最低至36美元/桶,整整跌去了3/4。玉米作为大宗商品,其生物能源的背景,导致其与原油价格出现了正相关的关系。玉米期货2008年全年行情先是连创新高,后又深幅下跌。当然,在危机和动荡的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政府提出要稳步发展粮食期货交易,引导粮食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这将有利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以下我们对2008年全年玉米行情进行回顾,分析各方资讯,就其未来走势作一研判。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2008年玉米期货市场走势简单概括就是: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涨势继续上涨,下半年受金融危机以及原油跌势不止的影响,开始了探底之旅。
一、CBOT玉米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与出口国,其期货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全球玉米市场价格。
图1:CBOT玉米指数日线图
根据CBOT玉米指数本年度的走势图形,我们把全年行情分为两个大阶段:
(一)上升阶段
第一阶段:(1月初—5月底)延续2007年下半年牛市
全球玉米价格由于受生物能源概念影响,近两年出现大幅上涨,尤其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行的影响下,带动了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
2008年玉米上半年的上涨行情一是延续了2007年10月的上升行情,另一因素是美国农业部预期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预计玉米产量将下降。美国农业部(USDA)3月31日公布,美国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8601.4万英亩,市场预估为8738.7万英亩,2007年实际种植面积为9360.0万英亩。
1月2日开盘在464.4美分/蒲式耳,而当天美原油最高摸至97.74美元/桶,2007年年初原油还是50美元左右。5月30日,美玉米收盘在614.8美分/蒲式耳。
第二阶段:(6月全月)加速上行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6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08/09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6.73亿蒲式耳,低于5月预估的7.63亿蒲式耳,美国2007/08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4.33亿蒲式耳, 2006/07年度玉米年末库存实际为13.04亿蒲式耳。全球玉米供求趋紧,库存大幅度下降,库存消费比远低于国际粮农组织设定的安全水平,加之6月份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和洪涝灾害,这导致国际玉米价格快速上涨,屡创历史新高。美玉米在6月27日创出历史最高791.7美分/蒲式耳,而6月初还是以614.8开盘的。
从08年开盘价464.4到6月27日的最高价791.7,涨了327.3,涨幅多达70%。
(二)下行阶段
第三阶段:(6月底—9月末)USDA种植面积报告以及原油下行引发玉米价格下跌
由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玉米种植面积预测报告和库存报告均高于市场预期,6月3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全面跌停。
美国农业部(USDA)6月30日公布的报告预测,2008/09年度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8730万英亩,是1946年以来的次高水平。此前交易商预估为8566万英亩,美国农业部3月时预估为8601万英亩。美国农业部还称,截至2008年6月1日美国玉米库存为40.28亿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增长14%,此前分析师预估中值为38.94亿蒲式耳。2007年6月1日当季玉米库存为35.33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报告使市场投资者们的看多心理受到沉重打击。
此时,原油期货也在7月11日创出历史最高147.94美元/桶,随后开始下行,带动玉米价格一路下滑。
第四阶段:(9月末—12月末)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又启一轮下行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五大投行尽墨,全球资金流动性减弱,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加上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全球商品价格全线暴跌,玉米也跟随大宗商品出现暴跌走势。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由9月24日的572.7美分/蒲式耳跌至12月5日的年内最低价315.2美分/蒲式耳,此价位也低于2007年的最低价323.1美分/蒲式耳,12月31日美玉米指数收盘在421.5美分/蒲式耳。
年内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从6月27日的最高791.7到12月5日的最低315.2,波动幅度高达476.5美分,跌幅为60%。自7月美国玉米价格从80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高点下跌以来,在300美分/蒲式耳上方企稳,年终收盘在400美分上方,虽然目前这个价格仍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出现拐点,但至少给多头增强了一定的信心。而此时原油也已跌到40美元附近。
二、大连玉米
在2007年底,基于粮食危机和国内CPI的走高,国家对玉米等原粮及其制粉进行了政策调控,其中包括拍卖、进出口政策等。如在2007年12月20日取消玉米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从2008年1月1日起,玉米等部分原粮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等出口暂定税率10%;从2008年1月1日起,对玉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临时性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种种措施意图使国内玉米市场与国际割裂,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前,大的宏观形势还是使得国内玉米市场走出了与国际市场大体雷同的走势,即上半年上涨,下半年下跌的行情。
图2、大连玉米指数日线图
第一阶段:(1月初—7月初)延续07年的上升行情
2008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延续了2007年7月以来的上涨行情。1月2日开盘在1723元/吨,1月22日出现上半年的低点1671元/吨。在一月底政策面利空因素消化完毕后,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玉米跟随国际市场出现上涨趋势,至3月4日创新高后,因为市场多空分歧,加之新粮在3月份后开始集中上市,使得东北地区玉米出现了卖粮难问题,玉米走势呈现出长达近两个月的震荡行情。后由于国家启动的800万吨托市收购遏制了玉米价格下滑,其后受国际玉米行情影响,在6月30日出现1940元/吨的新高,并在7月11日玉米指数曾一度冲上1955的高位。上半年的低点和高点相差284,涨幅仅为17%。
第二阶段:(7月底—12月末)受拍卖、金融危机及丰产的压力,玉米价格下行
7月底以来,在玉米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之时,国家出手大量拍卖中央储备、临时储备玉米,压制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趋势,进入9月后,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玉米连年丰收但玉米需求不振的压力,使国内玉米也走出了下跌行情,也是在12月5日出现本年度的底点1452元/吨。由于国家不断下达收储计划,共计收储3000万吨东北玉米,跌势终缓,并有企稳迹象。12月31日大连玉米指数收盘在1566元/吨。下半年高点和低点相差503,跌幅为26%。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际方面
(一)国际宏观形势
图3、近年全球GDP增长率(%)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明显疲软,这显见于欧洲、日本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更是把世界各国相继卷入其中,并对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普遍笼罩在经济成长率滑落、失业率升高、货币大幅贬值、股市重挫、景气衰退引发需求疲软等阴霾之下。预计2009年世界商品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依然是信贷缩减、经济衰退、需求减弱。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2008年12月1日称,美国经济在2007年12月已步入衰退。这一论断让经济学界一直以来关于美国是否进入衰退的争论画上了句号。由于美国经济占全球比重达30%,其进口占世界贸易的15%。因此,美国经济走软甚至出现衰退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进而影响全球经济。为了提振美国经济、扭转经济下滑的局面,美联储已经连续9次降息,并向金融市场注入了1.4万亿美元的应急贷款。美联储更是在2008年12月16日把其联邦基金利率从1%下调至0到0.25%的“目标区间”,并同时明确表示,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称将使用“所有可用工具”来抑制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以及1/4个世纪以来维持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也不失时机地推出经济复苏计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佛·布兰查德近日表示,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世界经济在2009年的前景不容乐观。不过他也指出,随着引发本轮危机的各种负面因素在明年下半年逐渐转向,全球经济有望在明年年底“触底”反弹。标准普尔公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Subir Gokarn教授也表示亚太地区2009年上半年可能经历严峻的时期,但下半年有望好转。
从历史表现看,股市一般会提前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纽约股市2007年10月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一路下滑。通常股市的底部会出现在衰退的中期之后,随后市场会出现回升。如果把2008年11月20日道琼斯指数的7550点和标准普尔指数的750点作为底部计算的话,本轮衰退应该在明年中期之后的某段时间结束。
(二)国际供需
USDA12月报告: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 百万吨
年度 |
期初库存 |
产量 |
进口量 |
饲料消费 |
国内总消费 |
出口量 |
期末库存 | |
世界 | ||||||||
08/09 年度 |
12 月 |
127.8 |
785.9 |
79.69 |
488.13 |
789.87 |
80.39 |
123.83 |
11 月 |
126.47 |
781.36 |
80.43 |
488.02 |
797.71 |
82.33 |
110.12 | |
07/08 年度 |
108.82 |
792.26 |
96.48 |
497.66 |
773.28 |
95.35 |
127.8 | |
06/07 年度 |
124.62 |
712.47 |
91.01 |
478.12 |
728.27 |
93.8 |
108.82 | |
美国 | ||||||||
08/09 年度 |
12 月 |
41.26 |
305.32 |
0.38 |
135.9 |
263.79 |
45.72 |
37.44 |
11 月 |
41.26 |
305.32 |
0.38 |
134.63 |
270.14 |
48.26 |
28.55 | |
07/08 年度 |
33.11 |
332.09 |
0.51 |
151.74 |
262.59 |
61.87 |
41.26 | |
06/07 年度 |
49.97 |
267.6 |
0.3 |
142.11 |
230.77 |
53.99 |
33.11 | |
阿根廷 | ||||||||
08/09 年度 |
12 月 |
0.56 |
18 |
0 |
5.6 |
7.5 |
10.5 |
0.56 |
11 月 |
0.51 |
18 |
0 |
5.6 |
7.5 |
10.5 |
0.51 | |
07/08 年度 |
1.66 |
20.85 |
0.05 |
5.1 |
7 |
15 |
0.56 | |
06/07 年度 |
1.16 |
22.5 |
0.01 |
4.8 |
6.7 |
15.31 |
1.66 |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08/09年度玉米年末预估为1.2383亿吨,2007/08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2780亿吨;全球2008/09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7.8590亿吨,2007/08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7.9226亿吨。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最新预测,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7.73亿吨,同比减少1.6%;玉米消费用量为7.90亿吨,同比增长1.9%。由于产不足需,全球玉米库存下降至1.11亿吨,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比上年度减少13.3%。库存消费比14.1%,低于17%的安全标准。因此全球玉米供求关系仍然趋紧。
美国2008/09年玉米总产量降低,总消费量却增加,从供需格局方面看,美国玉米长期趋势利多,但由于2008年全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玉米价格维持弱势格局。2009年年初,玉米预计将会弱势震荡;到第二季度后随着玉米消费的增加,玉米价格因供需格局可能会扭转趋势。
(三)原油市场
由于生物能源计划,原油价格的上涨与下跌对玉米价格影响较大。2008年原油市场也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由此开始上半年的上升之路,直至7月11日的147.94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开始无止境的探底之路,直至目前的40美元。虽然欧佩克已三次减产,但依然止不住原油的下跌之势,瑞银甚至预计2009年原油价格可能失守20美元。
在世界经济深陷衰退、且未来几个月仍可能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原油需求出现实质回升不大现实。但我们回顾一下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其中以地区冲突、国内局势动荡为导火索的就占多起,例如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主要就是受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的影响。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盘中创下每桶120.36美元的历史新高,当天油价飙升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土耳其军队越境空袭库尔德工人党武装。6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38.54美元,在盘后电子交易中,纽约市场油价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39.12美元,造成当日油价暴涨的原因就有以色列威胁如果伊朗不放弃核计划将对其实施打击的表态加剧了投资者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的担忧。另外,过去世界石油危机的起因也是缘于中东冲突,我们认为未来影响原油价格的一大变数还将是地缘冲突,事实上,就在2008年12月28日,以色利就向加沙地区发起史无前例的空袭。
(四)乙醇市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粮食价格2006年上涨了12%,2007年上涨了24%,2008年前8个月涨幅超过50%。世界银行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对粮价影响最大的就是欧美国家发展生物燃料。报告称,促成粮食涨价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涨价占15%,生物燃料生产占75%。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还促使农民改变粮田的用途。
美国乙醇的原料90%来自玉米。20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新能源法,推动美国每年乙醇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当年美国乙醇产量为48.6亿加仑,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2007年美国乙醇产量又创下了历史新高,当年美国乙醇总产量为64.85亿加仑。美国再生燃料协会预计2008/09年度美国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可能在38亿蒲式耳,占到2008年美国玉米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今年美国乙醇年产能将达到138亿加仑。
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快速下滑,12月美国第二大乙醇生产商―Verasun公司宣布破产,美国乙醇行业受到重创,市场传闻会有更多的乙醇厂面临倒闭的局面。美国农业部在12月份供需报告中将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数据下调到37亿蒲式耳。玉米乙醇的价格将紧随原油市场的变化而波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