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储备再次收购东北大豆300万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 04:37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肖晓芬 发自上海

  近日,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达第四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安排中储粮总公司在东北大豆产区收购国家临时存储大豆30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增加国家对大豆市场的调控能力,但对于进口大豆大量进入对大豆产业的冲击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国家收储大豆已达600万吨

  日前,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达了第四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安排中储粮总公司在东北大豆产区收购国家临时存储大豆300万吨。这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收购执行期将截止到2009年4月底。

  对于国内大豆业而言,这是国家发布的第三次政策性收储计划。加上从2008年10月开始国家启动的两批共300万吨的国储收购量,国家共计收购了600万吨国产大豆。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将根据收购进度和市场情况,及时下达后续批次的收购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是为了解决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导致我国东北主产区大豆面临的滞销问题。

  2008年底,由于国产大豆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价位,受大量低价进口大豆的冲击,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农民大量的大豆卖不出去。

  通知强调,这次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公开竞价销售。

  进口大豆的冲击仍存在

  对于此次新增加的国储收购,有关部门表示,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保证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大豆为2008年国内新产的大豆,防止进口大豆流入中央储备。

  “加大收购东北大豆对于增加国家对大豆市场的调控能力,但进口大豆大量进入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表示。

  据估计,目前黑龙江大豆农民手上还有300多万吨,有60%~70%的大豆仍然在农民手上销不出去。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甚至可能收购全部国产大豆,但未得到有关方面证实。

  “几年前,黑龙江大豆可以卖到长江以南,但从2008年开始,美国进口大豆直接将黑龙江大豆堵在了黑龙江。”一位黑龙江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本土消费需求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元旦以来,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停产的情况有所好转,大豆滞销情况有所缓解。但由于大豆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国内大豆市场受国际市场、跨国资本控制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据中华油脂网预计,2008年中国全年进口大豆3800万吨,远高于上一年的3100万吨。而公开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650万吨,进口大豆数量已经超过国产大豆数量一倍多。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