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原油期货市场回顾与展望
随着200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2008年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在已经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从年初的全球通胀压力到年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低迷到华尔街几大投行破产倒闭,再到美国三大汽车濒临破产,可以看出此次金融风暴不仅影响了世界金融市场,并已蔓延到实体经济,显现了巨大的破坏力。2008年也是国际油价波动最为剧烈的一年,油价走势跌宕起伏。
一、2008年原油走势回顾
2008年上半年延续了2007年供应偏紧的局面,由于投资者担心原油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对原油价格的推动,在全球大宗商品普遍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投机资金大肆炒作,推动原油突破100美元大关,并向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6月受欧佩克轮值主席预计国际油价仍将走高等消息的影响,盘中一度突破140美元大关。
7月上旬由于市场担心中东地区局势紧张有可能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原油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创下147.27美元/桶价位。随后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需求,纽约原油价格于7月底收于130美元/桶下方。
8月,受热带风暴“爱德华”将不会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的消息影响,原油价格继续下跌。
9月由于美国金融业震荡引发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以及飓风“艾克”对墨西哥湾产油设施未造成严重破坏,原油价格一度收于100美元以下,由于美国政府公布将出台援助金融机构计划,投资者预计该计划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原油大幅反弹,最高达到130美元/桶。但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投资者对原油需求的担忧再次引发了原油的暴跌,最终9月份原油收于100美元/桶之下。
10月全球股市暴跌,美国原油库存增幅超过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原油暴跌到每桶70美元之下。
12月受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的影响,原油创下35.16美元/桶的新低。
美原油连续日线图
二、国内燃料油走势回顾
燃料油是国家最先放松管制的成品油,因而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油品。作为原油的下游产品,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二者相关性高达92%,这也说明了燃料油为什么一直追随国际油价涨跌,因而研究燃料油的走势不能脱离原油。燃料油上半年随国际油价上涨而创下新高,7月后随国际油价下跌也创下新低每吨2142元。走势和原油并无两样,只是在年底时先于国际原油反弹,表现比较抗跌,这中盘面表现和国内实行燃油税改革有一定关系,在正式实行燃油税前企业加大了燃料油的采购,这是年底支撑燃料油的重要原因,同时从库存看,新加坡和上海的库存都在低位。
沪燃料油0903合约日线图
美原油连续和沪燃料油主力合约叠加图
三、目前国内燃料油供需情况
1、供应:国内燃料油生产一般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2008年前11个月,国内燃料油产量为1953.63万吨,预计全年产量2100多吨,与2007年相比,将减产100万吨以上。目前国内生产供应的商品燃料油品种主要是船用燃料油和重油,船用燃料油比重较少,约占12%,重油约占82%。供应渠道方面,由于炼厂原油加工量一直受到严格控制,促进了重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扩大重油深加工能力,建设重油催化装置和建设重油炼化装置已成为各大炼厂挖掘潜能、增加效能的重要途径,而近年来炼厂加工的轻质油品较多,也促使了国内炼厂产品轻质化。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国内燃料油产量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许多年份还呈下降趋势。
在此情况下,国内燃料油消费就必须依赖进口来弥补,燃料油已成为除原油以外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石油产品,在国内燃料油消费中,进口量一般占50%以上,近年来燃料油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目前已达到58%左右。这种对外的高度依赖性,使得燃料油价格受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2、需求:
目前国内进行了燃油税改革,其目的是节能减排,形成成品油多消费多交税的机制。在进口燃料油方面,贸易商表示,征收燃油消费税,将使进口成本提高,用户可能很难承受,将会更多选用其它替代用燃料,对进口造成较大冲击。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中国也不能幸免,经济衰退直接导致需求下降,供需博弈,供应减少但需求也在不断减少,因而预计短时间内供需还很难达到平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