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性看待当前白糖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09:30  金牛财顺

     在关于2008/2009榨季的国家收储还没有正式公告出台时,12月10日发改委关于2008/2009榨季的工业短期储存食糖计划率先浮出了水面,但是对于这条政策的效果,还需冷静观察。

     一、两榨季工业短期存储政策比较

     本年度的整体工业短期储存量较上年增加了50万吨,增幅为21.74%;广西、云南和广东分别增加了20万吨、12万吨和5万吨。

     二、历史同期行情反映情况

     2007年12月21日该项政策公布后市场反应平静,当时的主力805合约的收盘价在12月26日达到最高3906,但成交量和持仓量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市场反应也较为平静。而后市场大幅波动,元月糖价的下滑主要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其后连续大幅上扬和下挫则是源自对于霜冻灾害的投机炒作。

     三、产销情况及宏观经济形势比较

     2007/2008榨季:2007年公布短期收储公告时,上榨季的产销率为96.64%,2007/2008榨季截至11月末全国累计生产106.99万吨食糖,销售了63.35万吨,产销率为59.21%,对于2007/2008榨季的全国产销局面,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共识状态。而整体的宏观环境处在一个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原油的上涨仍在持续,美元的贬值也推动了商品期货牛市的发展。

     2008/2009榨季:此次公布短期收储公告时,上榨季的结转库存高达154.27万吨,而截至11月末累计生产72.497万吨食糖,销售了26.7万吨,产销率为37.86%,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仍未有改变。而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则处于一个实体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商品期货整体处在低位振荡的局面中。

     四、结论

     1.根据去年同期市场反应来看,期货市场没有产生连续的单边上涨,甚至涨停的局面,反映相对平静,因此本轮的反弹也需谨慎看待。

     2.短期收储的目的,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制糖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问题,其由于存储产生的风险、利息等相关成本需要企业自行承担。

     3.短期收储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价格,这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存储量和生产成本或是采购成本自行计算,而为期半年的周期也仅是缓冲了某个阶段的市场投入量。

     总之,此行为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变相“质押”获得贷款,市场对于政策的反应,仍需要冷静,毕竟收储不会减少最终的市场供应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