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豆市行情低迷清淡 期价盘整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08:28  格林期货

豆市行情低迷清淡期价盘整蓄势待发

  一、11月份美黄豆及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回顾

  (一)政策利好,消耗待尽

  国家出台托市收豆政策,一度对国内大豆形成强有力支撑,国内大豆价格迅速上涨,产区交易有所活跃。但随着国储收购逐步展开,国际低成本大豆频频冲击国内大豆,使托市收豆的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托市收豆的利好消息经过近一个月,几乎消耗殆尽。产区大豆市场再次陷入托市前的低迷清淡行情中,价格也开始步步逼近成本线附近。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出台之前,国内大豆后期稳中趋弱态势明显。

  下图为豆一0905在11月份的60分钟走势图

   豆市行情低迷清淡期价盘整蓄势待发

豆一0905在11月份的60分钟走势图。(来源:格林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二)近日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幅度加大

  截至11月19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3160元/吨,同日国内大豆现货哈尔滨报价为3500元/吨,价差已达340元/吨。尽管较近期有所降低,但依旧差距不小。目前美豆有见底的迹象,但上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原油价格下降导致海运费下降近90%,金融危机导致基金减持农产品多单。北半球大豆丰收以及阿根廷种植面积增加使得供应明显增加,而需求增加还存在不确定性,即使增加,幅度也不会很大。而目前产区大豆的价格基本接近成本,下跌的空间不大。因此,国内外价格倒挂的现象还将延续。

  下图为CBOT美黄豆01在11月份的120分钟走势图

   豆市行情低迷清淡期价盘整蓄势待发

CBOT美黄豆01在11月份的120分钟走势图。(来源:格林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空因素

  1、国际形势

  (1)因20国金融峰会并没有达成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质性对策,美国股市再次下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其经济衰退已成事实,致使原油的需求量不可避免减少,原油有继续走低的可能。

  (2)奥巴马一向主张低价原油,也有可能打压原油价格。而原油价格下跌将对大豆价格进行打压。外盘仍然深受国内外实体经济困局和美元波动影响。目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系统动荡已经趋于放缓,但世界实体经济正遭遇到极大的寒流。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极为不足,投资者需求持续萎缩。

  (3)如果美元持续走强,势必会对商品市场带来下跌的压力。这些因素都是外盘走的相对疲软的原因。而外盘如果选择向下突破,将传导到内盘,从而令连豆做出方向性的选择。

  (4)从近期各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继续陷于衰退当中,部分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了连续第二个季度的负增长,陷入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情况来看,其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第二大经济体欧盟的最新数据也表明其第三季度经济收缩了0.2%,是自1999年创立欧元区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第三季度GDP更是下降了0.5%,连续第二季度出现下降,日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日本政府周一公布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前一季度下降了0.1%,连续第二个季度收缩。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普遍出现萎缩。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将出现明显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明显下滑,第三季度GDP增长9.0%,为4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俄罗斯经济部也在近期表示,将其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估从此前的7.8%调低至7.3%。全球经济在2009年将出现明显的减速,世界银行在上周作出的经济形势预估中,将发展中经济体明年的增长预计下调至4.5%,6月时预估为6.4%,发达经济体明年的增长率为负0.1%,此前预估为增长2%,对全球的经济增速的预估也由之前的3%调降至1%。

  2、国内市场现状

  (1)11月中下旬,有大约150万吨的低成本进口大豆集中到港,成本大约为3200元/吨。尽管量不是很大,但因其成本低位和到港比较集中,对国内大豆形成冲击。港口地区的部分油厂都等着使用这批低成本的大豆生产,产区油厂因此而不看好下游产品的后市,谨慎收购大豆,停收大豆的油厂增多。

  (2)国内大豆行情低迷,产区大豆收购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贸易商普遍停收,在有国储收购的地区基本除国储收购外都停收。在托市收豆政策消耗殆尽之际,产区普遍希望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惠农政策使产区大豆走出低迷行情。产区大豆收购呈现出收购主体偏少且收购量少的特点,其实也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目前市场渴望政策的连续性。

  (3)交易者们更关注政策收储能否改变当前的供求关系。相对于今年国产大豆1650万吨的总产量,150万吨的收储量确实有点杯水车薪。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08/09年度的大豆供需平衡表看,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及工业消费和少量的榨油,07/08年度国产大豆产量1270万吨,基本满足上述用途及种用量。而08/09年度对国产大豆的需求量预测维持在1315万吨,另外种用量为92万吨。那么如果继续增收200万吨,共350万吨,相对1650万吨的产量,基本可以维持1300万吨的市场供应量,与预期的需求量继续保持紧平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