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货基金何时推出考验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

  罗文辉

  在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不仅有来自交易所、期货公司、学术界的权威人士一致呼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这一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所必需的基础性衍生产品,而且作为期货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突破口的商品交易顾问(CTA)基金,近期能否在一些资产优良的期货公司中率先推出,也成为会场内外的热点话题。

  不过,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的南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其总经理罗旭峰就期货创新与监管之间关系等内容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谨慎表示,何时推出期货基金正考验监管层智慧。

  《第一财经日报》:本届大会有两个关键词“金融危机”与“机构投资者”,不仅次贷衍生品引发的金融风暴值得业内人士反思,而且在证券市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后,期货市场也面临以CTA为突破口的机构投资者大发展机会。如CTA之类的期货基金能否在近期推出?

  罗旭峰: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在本次大会上表示,清理整顿后的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由2002年底的7万户增加到目前的58万户,客户保证金则由2002年底的64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亿元。其中,法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和持仓量目前已分别占市场份额的12%和45%。在南华期货的客户结构中,法人客户占总开户数的3.34%,保证金却占总权益数的32.14%,法人客户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占公司总交易额和持仓量的13.18%和37.46%。

  不过,上述机构投资者不仅从总规模上与截至11月底持股市值已达流通市值50%以上的各类证券机构投资者有天壤之别,而且大都只是利用期货对冲机制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现货企业,并非期货基金意义下管理客户资产的机构投资者。

  其实, 国内期货市场已有民间发起的期货工作室、期货公司以各种形式投资设立的投资公司等机构进行代客理财之类的期货基金雏形。但这些灰色的信托“管理账户”或私募基金,一直未被官方承认。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在本次大会上提出了建立我国CTA制度的初步设想,即以资产优良的期货公司出资控股CTA期货交易顾问公司进行试点,准许那些资金、研发实力较强的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个人赞同由期货公司主导的CTA基金试点优于个人组织的私募期货基金的试点。问题是,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自去年实施后,期货公司的经营范围已仅限于商品和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咨询、培训业务的资格尚需另行申请,资产管理业务可能还不在我们的视线之内。

  本次会议关于CTA问题的探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考虑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市场承受度的匹配,个人认为什么时候推出CTA这一创新业务仍在考验着监管层智慧。

  《第一财经日报》:国庆后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暴风骤雨下的洗礼,国内不少机构对期货交易所的三停板后强制减仓制度颇有微词。如何看待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见?

  罗旭峰:风险是不可消灭而只能转移的。此次金融风暴是由国际市场传递到国内商品市场的,而并非由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身引起的,期货市场只是起了通道作用。这是一次系统性风险,不是普通的交易风险,单靠一两家公司的努力是无法化解的。所幸,由于监管层的英明,方法得当,通过“五位一体”的联合干预,积极采取强制减仓措施,节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短期内集聚的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相反,交易所如不对系统性风险果断实行强制减仓,将酿成中国期货市场的超级大灾难。

  这并不是说现有的制度没有缺陷。毕竟,强制减仓只是为市场强制提供了流动性,尽管“三板”后强制减仓措施的采取,将对投资者产生积极的心理预期,却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部分套保者的利益。在系统性风险发生时,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一种对市场有利的选择。有一个方案可以解决,交易所可通过开放场内交易时间之外的电子盘交易,在节假日期间提供流动性,但这要求银行结算体制的配套。事实上,上海期货交易所也曾在去年有过开展夜盘交易的设想,估计只是技术、人员准备等方面有难度而未能付诸实验。

  至于各交易所和各期货公司在停板后加收不同的保证金比例引起争议的问题,我们做过测算,保证金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期货公司的日交易量将损失10%,市场流动性将显著降低。期货公司在风险控制和增加业务量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两难选择。南华期货在长假前对客户保证金的收取一般要求能抵御3个以上的停板或加收7至8个百分点。

  因此,我建议由专门的机构如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建立如国外交易所通用的SPAN等市场风险评估系统不定期对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动态地开展评估,不仅可以为各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收取保证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提前量将风险化解在前面。

  《第一财经日报》: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场外衍生品市场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成为“千夫所指”,对于衍生品市场不可缺乏的创新动力和同样不可缺位的监管有何看法?

  罗旭峰:我赞同大力发展受监管的场内衍生品市场而谨慎发展场外OTC衍生品市场的观点。不受监管的场外市场已有太多教训,工具应简单而场内上市产品要丰富,对于一些专家也很难搞懂的创新业务不能盲从。不做自己不懂的业务应是投资的不二法则。

  中国的期货市场尽管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与为国民经济服务仍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次金融风险大爆发中,虽然有些套保企业因系统性风险的突然发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但更多的中国加工企业因期货市场没有相应的保值品种,又无法参与境外期货业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巨大损失的发生而无法回避。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工具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中国要有与整个国民经济相匹配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之路依然漫长。

  期货公司应加强主营业务的建设,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服务于国民经济,服务于产业经济。但期货公司也不应被要求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期货市场由各个参与者组成,期货公司只是其中一环,期货市场的繁荣发展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但创新与违规只有一步之遥,创新随时会有成本发生。个人认为,监管不应束缚期货公司的创新动力与激情,监管应更有弹性以适应期货市场的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国庆后国内外期货市场成交额的增速均有放缓,且浙江省、深圳市证监局公开的数据也显示这两个期货重镇的客户保证金或客户权益数量近期在下降。能否预测明年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

  罗旭峰:明年市场有太多不确定性。

  不过,由于国庆后各大宗商品价格均较高点下跌近半,我估计明年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量虽可增加,但价跌后成交额难以提升。且虽然实体经济增长的放缓有时滞,而国内现货企业经历大跌后套保需求也会增加,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还会促使部分资金流入期货市场,但我仍估计明年期货市场的客户保证金仍可能下滑。

  国内期货市场短期内出现调整并不奇怪,但大方向仍可看好,也有大的发展机会。南华2007年以来已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不久前萧山营业部的成功开业,全国分支机构已达18家,2009年仍将坚持把主营业务做好,创新业务将在法规允许的框架内略作尝试。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