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华财经(编辑 张红艳)--国内市场
今日郑棉低开低走。周四美盘继续下跌导致CF901以10895元跳空低开,下行至10720元附近时暂时止跌横盘,11点过后空方加大打压力度,棉价下探跌停板10625元。午后大部分时间封住跌停板直至收盘。成交量略萎缩,为59288手,持仓增加3694手,共52390手。
国际市场
6日美国股市及商品市场大跌,ICE期棉继续受外围拖拽,大幅走低,多数合约跌幅200点左右。
昨日美国股市收盘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逾400点;原油收于19个月来最低位,部分谷物走弱。受外围市场影响,ICE期棉继续大幅下跌,12月合约盘中再触新低42.83美分/磅,最终收于42.98美分/磅,跌133点;3月合约跌194点,收于46.69美分/磅。
分析师指出,经济忧虑导致商品市场大跌,ICE期棉连续第二天大幅走低。虽然美棉出口周报显示上周美棉出口大幅回升,并且有消息指出低温天气可能影响德州高原的棉花单产,但这些基本面的消息未对市场起到任何支持作用。
10.24-10.30日美国净签约出口陆地棉54771吨,较前一周增3.2倍;装运43613吨,较前一周减少23%。当周没有皮马棉签约出口;装运318吨。
ICE统计:6日约成交22400手。登记库存1040934包,减少5977包。截至5日12月未平仓合约81880张,减少1580张,累计未平仓合约173654张,增加4639张。
现货统计:11月6日Cotlok A 指数57.45美分/磅,跌140点。
评论
时至今日,郑棉已连续5天下跌,本周累计跌幅达1500元。除在2004年6月棉花期货挂牌上市的第一周出现过深幅下跌之外,四年多以来再现这样的暴跌走势还是第一次。
除收储价格保持不变之外,期货市场、撮合市场、现货、进口棉和子棉收购价都呈现单边下跌的趋势,需求萎缩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利空因素。不过,由于中国的棉花消费量巨大,即便有所减少其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信心丧失是棉价急跌的直接原因。
从新棉的产量看预期与去年持平,但前期已收购的数量显著低于以往,棉价大幅低于棉农预期造成普遍的惜售行为。不过,随着棉价持续走低,特别是国家进行收储后棉价仍旧萎靡不振的现象开始促使棉农恐慌性抛售,这更加大了棉价的压力。
收储未能达到救市目的的重要原因在于满足收储质量要求的棉花数量较少,而市场上绝大部分棉花不能用于交储。既然多数棉花享受不到收储的保护,那么在市道低迷的情况下尽早抛售也就成为很多棉企的无奈选择。另外,进口棉价不断下跌也使得国内棉价难以走稳,今日1%关税的进口棉到岸价仅10390元(FC Index M指数),国内棉价若不补跌则会刺激进口棉数量的增加。
这样看,整个市场下跌趋势未改而且政策利好具有局限性,所以郑棉急跌也顺理成章。改变目前状况既要等待空方力量充分释放,还需要政策推出更灵活的措施加以应对。
北京中期 张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