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市场对世界经济后期走势普遍看淡,国庆长假期间,LME大幅下跌,短短的5个交易日内,跌幅高达15%。受此影响,国庆长假过后,沪铜也走出了补跌行情,主力合约901从9月26日至10月29日,沪铜跌幅高达41.79%,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出如此暴跌行情实属罕见。经过10月份沪铜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之后,空头能力已经得到较大程度释放,加上近期内宏观面、技术面的表现,笔者认为,沪铜行情有望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世界经济增速下降增加铜价上涨阻力
各国政府联手救市为市场增添一丝暖意
从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远未结束,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转移和向世界各国的扩散,不仅IMF再次把2008、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调低到3.9%和3%,现实的经济形势也很不乐观。美国商务部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0.3%,创下自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七年最大跌幅。 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3/2的个人消费开支下降了3.1%,为28年来的最大降幅,也是自1991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欧盟委员会30日发布调查报告说,面对经济衰退的威胁,欧元区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指数在10月份降到了80.4点,比上月少了7.1点,这是自1993年来的最低谷。在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中,荷兰的经济信心指数下降最为明显,下降11.3点,法国、意大利、英国、波兰、德国和西班牙分列其后。
由于铜是工业和建筑行业重要的原材料,铜价走势与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存在非常密切的正相关性,世界和各国经济增速下降对沪铜、伦铜期货价格构成重大利空影响。
相对其他基本面因素而言,宏观经济形势对期货市场具有长期的、全局的和根本性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增速企稳之前,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受到抑制,从而,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构成期货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
同时,还应该看到,尽管世界经济增速下降已成定局,但为重振消费者信心,尽量缓和因经济增速下降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联手、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内采取降息措施。降息一方面增加了市场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筹资成本;同时,也表明了政府态度,政府对经济下滑态势不是坐视不管,而是在积极救市。由于此前各主要国家已经两次联手救市,这些举措有助于缓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的冲击,对恢复市场信心、缓和铜价下跌趋势有一定的作用。
基本面供应压力尽管加大
但流动性增加为物价上涨埋下伏笔
在美国,铜主要用于建筑行业消费,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屋开工月降6.3%,年降31.1%至季调后的81.7万套年率,这是199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下降之后,9月房美国屋建筑降至17年来的最低水平,预示第四季度会有进一步的下降。
在我国,铜主要用于电力投资和空调行业,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电力行业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空调出口数量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1-9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1,688,433吨,同比下降10.6%。我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主要铜消费大国,我国和美国铜消费数量减少增加了铜现货供应压力,从而对铜价上涨构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随着各国政府纷纷降息,并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一旦在世界经济企稳之后,通胀将构成各个国际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从当前看,因为流动性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问题初现端倪。3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日本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成长2.3%,增幅符合市场预期。10月东京地区核心CPI较上年同期成长1.5%,亦符合市场预估的成长1.5%。今后一段时间内,因流动性增加对物价支撑的影响将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