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郑糖6月中旬营造多头陷阱之后,期价便连续单边下跌,短短的三个月时间901合约期价从4050附近跌至3200元下方,跌幅超过20%,而自今年年初以来,郑糖跌幅则达到了40%。8月份以来, “双节”消费旺季的到来也未能止住糖价跌势,仅仅营造了三次短暂的反弹便再度下跌。在全球商品市场初显熊端、国内白糖供需数据不佳、国内库存高企以及技术性压力之下,郑糖连续合约已经跌破上市来的最低点3210元,那么新低之下的郑糖多头在新的榨季能否迎来转机呢?
全球商品市场整体空头氛围浓厚
7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元走强以及原油、黄金期价的暴跌,全球商品市场陷入一片跌势当中。一方面,美元持续走强使得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被动下跌,另一方面,原油、黄金期价大幅下挫引发市场对于商品市场保值功能减弱的担忧,同时原油期价下跌使得原油相关制品以及能源题材较重的商品也随之下跌。7月份以来,农产品、有色金属等全球大宗商品纷纷下挫,代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目前跌幅达到20%,月线上形成了连续三根大阴线,这在2001年全球商品市场牛市以来是没有出现过的,全球商品市场牛市结束、熊市来临的市场预期不断增强。尽管国际糖价最近表现较强,未出现明显下跌,但是国际糖价在最近三年以来并未出现较大上涨,仅仅保持一个地位振荡格局,可见国际糖价整体处于弱势氛围。在全球商品市场空头氛围浓厚以及国际糖价弱势整理的格局之下,本身弱势明显的郑糖期价自然易跌难涨。
国内供大于求的糖市格局依旧压力沉重
白糖期货上市后经历了一波明显的下跌行情,2006年上半年的行情基本上就是空头主宰,随后到2008年初,白糖期货整体处于大的箱体整理之中,期间空头占据优势。可以说白糖期货上市后的运行主基调就是偏空,这也跟全球白糖市场的运行节奏偏空的大背景有很大关系,加上国内现货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糖厂保值力量强大而集中,国内白糖期货压力显而易见。笔者认为,2008年初的白糖牛市,只是一个短期题材炒作而已,并非基本面发生实质变化,多头题材炒作在结束之后,期价必然要回归基本面,我们看到了白糖期价从高点回到了起点,还跌破了牛市的起涨位置,并且又创出了上市来的新低。根据中国糖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2007/2008榨季,我国共生产食糖1484.02万吨,而截至8月末,本榨季累计销售食糖却只有1253.29万吨,销糖率仅为84.45%,低于上一榨季同期的91.12%的水平,也就是说目前在新榨季不断临近的时候,国内白糖现货市场仍有230万吨的库存。
可见糖价跌跌不休的背后正是国内供大于求的产销数据,庞大的现货压力始终压制郑糖期价。
新榨季郑糖基本面仍存变数
尽管郑糖期价跌破上市来的新低,本榨季利空数据已经公布,似乎有点利空出尽的味道,但是新榨季郑糖多头能否迎来转机仍需要从基本面入手,投资者应该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1.新榨季开榨能否推迟。一般来讲11月份国内白糖新榨季来临,如果今年推迟开榨,那么供需基本面上能稍微缓和一下,可以消化一些库存,多头或许能够迎来一丝反攻的契机。
2.国内宏观调控会否放松。为了调控物价,国家今年加大了调控力度,信贷资金收缩,使得糖厂资金压力紧张,也加大了现货销售力度。新榨季如果信贷政策放松,现货产区收购政策放松的话,现货市场压力或许会减轻一些,否则糖厂资金紧张一方面会导致继续加大销售力度而对现货造成压力,另一方收购价格也难有表现。不过从最新公布的国内8月CPI数据看,仅有4.9%,继续回落,物价上涨压力有所缓解,加上国家“一保一控”的调控政策,未来国家信贷政策有可能放宽。
3.新榨季产量会否下降。国内农产品市场有个规律,一旦上一个年度产量大增价格大跌,那么随后的年度产量往往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上升。从国内白糖产量规律看,一般产量连续明显增加2-3年之后就会出现下降趋势,而本榨季以及上个榨季国内白糖产量均是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因此下个榨季白糖产量有可能重新进入一个下降周期。
上述几个基本面方面如果能向多头转变,那么未来糖价仍会有迎来转机的机会,但是这些基本面因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糖市上的操作仍应该以空为主,一旦某些基本面因素发生变化,可以适当调整操作策略。
格林期货 弯弓